画骨观心(探案)(109)
只有这则故事, 有鼻子有眼, 有事实佐证,是以, 被说书先生添油加醋一番后,迅速蔓延整个京城。
盛从周一气之下,将说书先生关进了昭狱,可线索也止于此而已。
看着锦衣卫跑得人困马乏,却没有查出实质性的东西,盛从周摁着扳指,如同吞针,难以释怀。
散布童谣之人,在擅长缉拿侦查,搜集情报的锦衣卫手中,轻易脱身,不留痕迹,必然是对京城非常熟悉之人。
可龙涎蜡出自益州府,盛从周明确问过宫中太医,蜡烛所含的毒素,只能产生于制作过程中,而非后续添加涂抹...
难道这个案子中,益州府和盛京城,有何私相勾连?
盛从周进宫面圣,急着动身去益州。
太子却嚷嚷着要跟去。
此时,李贵妃已经脱离危险,只需后续慢慢调养,就能恢复如初。
太子发誓要查出,伤害母妃的凶手,洗清自己身上的嫌疑。
圣上对太子入蜀之事,游移不定。
私心里,他也想太子历练一番,可益州山高路远,圣上又怕太子,有个三长两短。
最后,圣上允许太子带着亲卫出行,拨了一个千户所的锦衣卫护行,都察院左都御史苏拱之随行。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也有震慑州府之意。
盛从周带着缇骑,在前面开道。
太子同行虽然累赘,他却没有多加劝阻。
如果益州府真和京城有勾连,那会不会是太子呢?
盛从周只觉整个案子,诡异之中,透着荒唐。
任何一个环节,都超出人之常识。
不过,因着避人耳目,队伍是在寅时出城。
而棠梨赶在出发前,临时抱佛脚,熟读《骑术要录》和《马良行记》,学习骑马的理论知识。
她记得初学游泳时,也是先看书学动作,最后逼自己下水,多扑腾摸索几次,大致就学会了。
在技能学习上,她是有些虎气在身上的。
这会骑在马背上,心里颤得慌,却也竭力稳住身体。
心中默念:握紧缰绳,保持平衡,不要害怕。
有些事情,硬着头皮扛下去,就会发现不过如此而已。
譬如这会,她捏着缰绳的手,分明全是汗,但千里长驱,朗澈的清风袭来,她策马扬鞭,听着达达的马蹄声,激起尘土飞扬,沿着大路疾驰而去时,心里莫名涌起一股激动。
那是恐惧过后,自由的味道。
可随着出城后,盛大人速度越来越快,她慢慢意识到骑马的困难,不单单是坐在马背上,而是保持这个姿势,一连几个时辰不变,腿部和臀股都疼痛难耐,腰背也酸得厉害。
棠梨的大腿内侧,几乎被磨破了,动一下都疼,可这匹高头大马,自出城后,就越走越颠簸。
道路起伏不平,每颠一下,棠梨都忍不住轻嘶一声。
骑马真是太遭罪了。
盛从周见她,起初一身飞鱼服,高束的马尾垂肩,罗衣飘飘,双目晶晶,透着一股英气。
尤其是那双眼睛,望向自己时,霞映澄塘,月射寒江,顾盼生辉,光采照人。
可一个时辰后,她整个人,就已经萎在马背上,不复方才豪迈之姿。
不知不觉间,竟是落在了队伍后面。
“魏执笔,孤念你是女子之身,身娇体弱,允你马车同乘!”
太子见棠梨骑马吃力,颇为体恤的恩赐,让陷入困乏的魏棠梨,大脑瞬间清醒。
她不由望向太子的鹤辂,正好与苏大人投来的目光对视。
他重伤后初愈,面容瘦削而苍白,一袭白衣,如玉般的姿容,更添几分羸弱清冷之感。
苏大人与太子同乘,两人都隔着帷裳,望向棠梨。
棠梨粗粗扫一眼,也知太子的鹤辂,虽是精简过的,却也宽敞豪阔。
两匹汗血宝马拉乘,轻便平稳,舒适快捷。
棠梨虽然很想坐马车,可不想与太子坐一辆马车。
自然婉拒道,“谢殿下仁厚,卑职可以骑行!”
她坐在马上,行了个揖礼,却不想一个趔趄,她身体失重,整个人向下滑。
正待要栽下去,一个遒劲的臂力,撑住了她的肩膀。
棠梨稳住身形,见盛大人一身黑色骑装,立在她的身旁。
“殿下,既已出城,下官要先行一步了,其他锦衣卫护送殿下!”
盛大人显然是来回禀事情的。
棠梨不敢想象,若不是盛大人扶自己一把,从这么高的马上摔下去,该有多丢人。
太子的目光,从棠梨挪向盛从周,眼中神色莫辨。
出发前,盛从周就已经和圣上说过,先带几个人,快马加鞭去益州,以免夜长梦多。
他此举,也有不愿对太子出行,负责之意。
不过,既是圣上同意的,太子自然应下,嘱咐他路上小心。
盛从周却回身望向棠梨,目光严肃,“你随本座一道。”
太子的目光中,多出了几分玩味。
任谁都能看出,魏执笔这个速度,已经有些跟不上,谈何快马加鞭t,先到益州?
棠梨也有些心虚,可这些人中,唯有盛大人可以信任,也就豁出去了。
她点了点头,用力攥紧缰绳,朝着马屁股上,抽了一记鞭子,随着一声高亢的嘶鸣,这匹浑身油亮的黑马,四蹄翻腾,长鬃飞扬,激起雷鸣般的马蹄声,朝着前方奔腾而去。
轻裾翻飞,马似流星人似箭,棠梨也觉得自己,恰似那开弓之箭,没有回头的余地。
只能有多远,跑多远,拼命硬撑。
盛从周见她如此,也扬鞭跃马,一路跟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