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骨观心(探案)(202)
“但同样的事件,书里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当日安德明带着大军压境,夭苗族首领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一枚铜镜,递给安德明。安德明看完后,脸都吓白了,因为铜镜里面显示着,夭苗族的千军万马。原来夭苗族保留死后不葬t的习俗,是在豢养阴兵。这些阴兵,生是夭苗族的人,死是夭苗族的鬼,绝不允许敌人踏足半分。安德明吓得只能撤退,最后想出来迎娶,部落首领之女的法子,才终于统一了黔西。”
“这本书里还说,夭苗族的人,虽然放诞无状,对待爱情却忠贞不渝。凡是背叛之人,都会遭到反噬。而安德明在德懿夫人怀有身孕期间,又宠幸了一名歌姬,才会导致无法驾驭阴兵,最终反噬而亡。”
“大人,我查了一下,天启十七年,安德明去世,当时朱顺安不过一岁。也是那一年,十七岁的阿瑶向先帝求助,最终,先帝平息内乱,阿瑶归顺朝廷,获封德懿夫人。而先帝也统一西南。”
“书中记录,真假参半,但有一点很肯定,豢养阴兵的说法,就出自德懿夫人的出生地。而鬼师也是来自夭苗族大木村,所以,她懂得用阴兵之道,来诱惑朱顺安。”
“阿梨所言甚有道理”,盛从周眉心微皱,“只是,我好奇一件事,豢养阴兵的事情,如果是出自德懿夫人的出生地,这也不过是部落文化而已,为何,我们起初翻阅了那么多典籍,却都不曾记录这件事,好像此事被刻意抹去一般。”
“这确实古怪”,棠梨也眸带困惑,“不过,大人方才说,‘好像此事被刻意抹去一般”,倒是提醒了我,不但德懿夫人出生地的信息被抹去,就连德懿夫人的日志,我也没有找到,只是从一些起居记录里,看到德懿夫人有写日志的习惯,不然她也不会专门为儿子,亲手制作日志手记。”
二人正说着话,那老管事被带了进来,面相不过四十来岁,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上。
棠梨将自己所画的鬼师画像,拿给他辨认。
“你可认识画像上的人?”
那老管事连连点头。“这是我们王爷...”他说完自觉失言,只能嗫嚅着,“这是王爷信任的鬼师,小人知晓的也不多,只知道鬼师很能干,先前我们王爷和水东土司,为抢占朱砂矿,屡屡有争端,都是靠着鬼师相帮,才能压制了东安王。不但我们王爷喜欢她,我们黔西的老百姓,也都很信任她......”
“她幼时来过王府吗?你可知道她姓甚名谁,家住何处?”
那管事头摇成拨浪鼓。
“小人也不清楚,小人也是后来才来王府的。”
“后来才来?”棠梨和盛大人对视一眼,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不解。
一般这种王府里的管事,最注重家生子,怎会让个外人管理王府。
那管事见她二人不信,也连连自辨道,“并非小人撒谎,德懿夫人去世的那一年,王府的所有老人,都一律发卖处理了!小人便是那时才进的王府,不信二位官爷去问问其他人,就知道小人所言不虚。”
“既是如此,你家王爷,从何处结识这个鬼师的?”
盛从周也不纠结,换个方向问,那管事还是不知道。
“王爷行事,并不向小人交待,只是几年前,这个鬼师才得王爷信任,频繁出入王府,我们只当她是半个主子,并不敢多问。后来,见她神通广大,便是下人们见了她,也比见了王爷更敬畏。”
棠梨听他此言,慌忙去翻那本,德懿夫人的《起居录》,却发现少了一卷。
天启三十一年,德懿夫人因病去世的那一年,完完整整的缺失了。
按理说,王公贵族们的饮食起居,之所以要事无巨细的记录下来,就是为了防止日后生病,医工们不好下药。
所以,没有道理,刚好德懿夫人生病的这一年,反而没有任何记录。
“这本《起居录》就放在短案上,应该是有人常看才对,你可知道为何会少一册?”
管事张了张嘴,比棠梨还困惑的表情。
“小人不知道啊。”他哭丧着脸,俨然闯下弥天大祸的表情,显然是真的不知道。
“那你可知,这间书阁,平日谁来得最多?”
那管事稍作沉吟,便回答道,“我们王爷不爱看书,听说先前老王妃在的时候,倒是常常在书阁读书,后来老王妃去了,书阁基本就空了,只有鬼师来王府小住时,常来此处看书,有好几次,都是通宵达旦......”
棠梨看了看短案上的那册《起居录》,她起初见放在这里时,还以为是安昌王想念母亲,没事拿出来睹物思人。可如果常看这些记录的人是鬼师,那她此举,难道是为了消除什么证据?
可是,她若想要消除证据,可以将整本册子毁了,也可以将其束之高阁,便是棠梨,也想不到要去寻来看,可见,她不是为了毁尸灭迹。
那她是为什么呢?
盛从周见那管事也知之甚少,就摆了摆手,让他离开。
又见阿梨怔然的望着那本《起居录》,也不多言,只是接着替她按捏手掌和胳膊,缓解她的酸痛和木麻之感。
棠梨却忽而抬起头,扫了一眼这诺大的书阁,有些纳闷道,“大人,这安昌王府邸里就留了两万人,就敢带兵倾巢出动,你说他是生性鲁莽,还是势在必得啊?”
盛从周沿着棠梨,手上的少商穴,商阳穴,中冲穴,一路游走,手上力度,柔软而适中,声音里却带着沉痛。
“若安昌王当日固守西南三大卫所,即便府邸里只留两万人,黔州都指挥张耀方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打仗用兵,兵行诡道,讲究的是进退自如。他若先收拾黔地的朝廷驻军,难免打草惊蛇,但如果重兵突袭蜀南三大卫所,一旦成功,他凭借西南天险,向前可以让绵州都指挥的十万大军,奈何不得他。向后可以收拾不过几万人的黔地朝廷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