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公子穿越考科举(133)
回到房间,季泽问顾云逸接下来的打算,“云逸兄,接下来你可是要去国子监读书?”
副榜前三名,便有去国子监深造的机会。而国子监又称太学,是大周朝最高学府及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若是在里面读书自然是有许多好处的。
国子监中教导学子的先生至少也是同进士,作为监生可以获得直接授官的机会,也可继续参加科考。
唯一棘手的是,那里大多是皇子,以及王府子弟,有点贵族教育的性质。倘若不善表达,钻营的人去了,很可能会得罪麻烦的人。
顾云逸显然也知道其中利弊,他摇了摇头,“我还是回县学。”
不管他作什么决定,季泽都是支持的,但想了一下,他还是道:“虽说云逸兄此番乡试失利,但是万万不要妄自菲薄,你可知自己是什么原因落榜?”
“你的文章我师父看了也是称赞过的,此次落第想必你也应该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未来三年我们不在一处,还望云逸兄能够迎难而上。”
顾云逸此时才算是露出了一个真心实意的笑来,“贤弟说得对,找到原因对症下药,一切都会迎难而解,我也是时候好好静下来想一想了。”
鹿鸣宴
桂子月中落, 天香云外飘。[1]
乡试发榜后的次日,由地方行政长官主事,宴请新晋举人。
参加鹿鸣宴的人有科举考试的主考官, 同考官,提调等其他各级官员, 还有新科举人,以及一些年老的举人。
这一次的鹿鸣宴由成兖府知府, 余知府主持,据说此次宴会除了会邀请考官与新科举人, 还会来一些在朝中举足轻重的大官。
考中举人相当于半只脚迈进了官场,举子与官员之间总会有点关系,倘若运气好的能在这宴会上拜得名师, 中进士便只是时间问题。
季泽当然不会想要拜师,甚至他连这宴会也不想参加,自己若t是普通举子便罢了, 但他是解元, 所以这鹿鸣宴必须得参加。
一大早他就被小木叫起, 穿了身看起来还算新一些的月白长衫,束起发髻, 往府衙而去。
季泽其实很少穿除了学子衫以外颜色的衣服,只是他娘总是喜欢给他挑些白的,特别是月白色,有点接近淡蓝,如同月亮那般。
因此他娘老是念叨让他穿这一件, 说青色的不好看, 显得老气沉沉,一会儿又说他穿着青衫还是比别人要好一些。
念叨完穿着, 李氏还会念叨啥时候给儿子娶个媳妇,啥时候她能抱上孙子……
鹿鸣宴在府衙的后园举办,季泽去时里面已经到了不少人。
由于古代等级划分是十分严格,官员按照职位大小,新科举人按照名次,皆是按序就座。
季泽是头名,便被侍者带到了最前边的位置。
在场的举人看到他落座,纷纷起身过来打招呼,想认识结交一番。
大家早就听说此届秋闱的解元是之前的那位十一岁的小三元,但是却没有人见过他,这下总算是见到了。
只是一部分人去了季泽那里,还有一部分压根儿没看他一眼,全都围着他旁边座位的那个黄公子。
季泽并不介意自己被某些人排斥在外,他笑着与前来招呼的新晋举人们寒暄了一会儿,便看见知府大人与此次乡试的主考官李中南,以及身后的一位不认识的官员一同走了进来。
待几位大人落座后,举子们皆起身行礼。
余知府看到众人,摸了摸胡须,露出个和蔼的笑来,“大家都坐下吧,今日的宴会可是特地为在座的各位举人而办。来,本官敬大家一杯,预祝诸位明年二月会试金榜题名!”
“多谢大人!”
“学生敬大人!”
……
饮完酒后,余知府又表达了一番对即将参加次年春闱的考生们的真切祝福,而举子们也表达了对父母官的“感恩戴德”以及栽培之恩。
鹿鸣宴正式开始,园里也响起了曲子《诗经·小雅》中的“鹿鸣”之诗:“悠悠鹿鸣,食野之苹……”
在场的举人亦一起朗诵《鹿鸣》这首乐歌。
季泽一边朗诵,一边感叹这古代的宴会还是有那么几分意思的。
乐歌的内容大致意思是,鹿发现了美食,于是召唤同伴一起来品尝,古人觉得这是美德,因此上行下效,皇帝宴请臣子,官员宴请同僚、举人豪绅等,用来展示自己礼贤下士的高尚品德。[2]
因此,这才有了吟唱乐歌作为鹿鸣宴的开头。
且鹿与“禄”是谐音,象征着升官发财,考中举人亦是入“禄”之始。
但由于古代人们往往含蓄谦逊,是以君子,不会时刻提及钱财等身外之物,因为这与圣人思想有出入,所以才为宴会取了“鹿鸣”这个美名。
伴随着乐歌,举子们相互敬酒,谈论文章,偶尔有进士出身的官员指点一下,整个宴会的氛围都是和乐融融的。
黄茂予在位置上等了半天也没见季泽主动过来与他打招呼,难道是对方不认识他?
不过,这也正常,寒门出身的举子又有几个敢来结交他?
黄茂予虽说笑着在与周围的人吟诗作对,实则一直关注着季泽那边。
才十六岁,还是农家子,这样的人却连中了四元,他没亲眼见识过对方的文章,哪会甘心自己的名次屈居此人之下。
于是,黄茂予端了一杯酒走到季泽面前,笑道:“早便闻季解元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令我等钦佩不已,不知今日在这鹿鸣宴上我等能否借着在场的各位大人以及举人的颜面,当场见识一番季解元的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