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公子穿越考科举(163)
此刻,黄忠言一张老脸也皱成了一团,怎么文阁老没和他说过此子的文章,竟是这般的惊世骇俗?
文阁老哪里敢说自己还在上面画了个圈呢?他能告诉黄首辅此子仅有三个圈就不错了。
黄忠言越听越是不对劲儿,浑身上下都充满着对这篇策论的排斥气息,尤其是里面提出的几条建议,仿佛是为他量身定制的一般。
这么想着,他在心里连着呸了几声。
他又不是那等罔顾人命,中饱私囊的贪官!
黄忠言听着这后面的内容,暗想,看来这人是拉拢不过来了啊。
欸,倘若早知道此子不凡,是个得用的,早知有一日对方会走到今天的位置,他就该,就该早便把季泽拉下去的!
现下不仅黄忠言听着不得劲儿,周围的其他官员自然也是如此。
他们怎么就同意此人为今科状元了呢?定是圣上对他们不满由来已久,故意借对方的文章来敲打他们!
算了,算了,毕竟是自己同意了的,现在只得打落了牙齿混血吞。
哼,年轻气盛!
不过一个还未及冠的十几岁少年,胆儿倒是挺肥。
想法不错,就看你入了翰林院,有没有机会实现了。
这些人自以为永旭帝只是想敲打他们,从未想过也许皇帝真有实施这些措施的想法。
叶次辅老神在在地站在一边儿,犹如看戏一般,面上一点波动都没有。他早就猜到皇上不可能放掉这么个人才的,并且还要叫众人知道这可是他们自己选出来的状元。
站在众人最后方的季泽大概能猜测到永旭帝的用意了,尽管如此,文章被公开念出,他还是松下一口气。
他本来就不打算站队,这样也好,t日后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
御座上永旭帝背靠着龙椅,懒洋洋地听小太监念完这篇两千字的策论,目光有意无意地落到下面某些官员变化莫测的表情,那样子如梗在喉,看得他都高兴了几分。
不等众人缓过神来,永旭帝直接唤道:“季泽。”
季泽听到自己的名字,忙站出来俯身下拜,“学生季泽,拜见皇上。”
大周所有的读书人皆是天子门生,所以他自称学生也没什么问题。
“平身。”永旭帝看着底下的人声音平和道。
“谢皇上。”
季泽起身,头微微低着,但背部挺直,没有表现出一点怯弱姿态来,可面上却有对皇上真诚的敬意与被皇上点名后露出的一丝喜意,这倒是让周围的官员高看了他几分。
毕竟年纪轻轻也是第一次被皇帝传话,并当场被指为状元,还能处变不惊,做出如此恰到好处的模样,已经很是了不得。
永旭帝目光直视着他,面色严肃,“你的策论,朕见之甚喜,但还需继续努力,可不要辜负了这‘六元及第’之名。”
这样一说,他状元的名头是定了。
季泽面上一肃,连忙俯身拜谢,“学生谨记!必不负皇上龙恩!”
“起来吧。”
“谢主隆恩!”
回到原本的位置,季泽感觉身边的氛围都有些不同了。
左边站着的黄茂予嫉妒得眼眶发红,他怎么运气就这么好?
父亲不是说季泽只有三个圈,定是要落到三甲之中的么?怎么会这样?
圣上竟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念他的文章!
也就只有黄茂予这样单纯的人,会觉得永旭帝单单只是为了称赞季泽了。
而此刻站在第一个位置的崔鸿文,贡士服下面的双手死死捏着,心头那点侥幸很快消失不见。
只不过,既然他不是状元又为何让他排在第一位,简直是侮辱。
结局已定,他的内心就是再不满,也是无计可施,当然,同样不会服气。
一个农家子,如何配得上状元称号!
若不是被帝师大人收为了弟子,又哪里来的这般好运气?
饶是他心思百转千回,面上却是不显。
原本季泽应该站到崔鸿文前面去的,但鸿胪寺的官员震惊于他那篇策问的内容,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导致他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也没有人提醒。
因此,也就让崔鸿文觉得自己依旧排在第一个位置,是在被嘲讽羞辱,不过若是其他人知道他这般想,恐怕会忍不住来一句“你也太看得起你自己了”。
皇帝一锤定音,对榜眼,探花的位置没有改动的意思。
接下来,鸿胪寺卿开始唱名,“洪顺乙未科一甲第一名,状元,岭南省安阳府季泽!”
“洪顺乙未科一甲第一名,状元,岭南省安阳府季泽!”
“洪顺乙未科一甲第一名,状元,岭南省安阳府季泽!”
一甲前三名的名字要传唱三遍,鸿胪寺卿的声音由御阶之上传至太和殿外的广场,周围环绕着季泽的名字。
六元及第!千古之名!
今日往后,季泽二字便会被刻在国子监的状元石碑之上,供后来的人瞻仰!
另外十个人的名次依次朝后移了一位。
“洪顺乙未科一甲第二名,榜眼……崔鸿文。”
……
“洪顺乙未科一甲第三名,探花……于谦。”
除了一甲前三名,二甲,三甲皆是只唱名一次,并且二甲第一名以后的唱名皆由传胪接任。
这边在唱名的同时,另一边有专门的官员进行填榜。
金榜是用黄纸裱成了里面两层,并且还有大金榜与小金榜之分,各有一份。
大金榜由中书四人所写,四人写小金榜。写好后,小金榜被专门的官员放入宫内存档,而大金榜则是被内阁大学士之首黄忠言捧到太和殿内,加盖上永旭帝的印章,待到宣读典礼时,再宣读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