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公子穿越考科举(222)
“原是如此。”言星遥喃喃道。
难怪夫君会失落成这样,很明显,那张大人不过是沦为了反对新政一派的棋子罢了,如若不然也不会这么快被定罪,连申诉的机会都不给。
表面上是朝廷凭借谣言办案造成的重大冤案,但这并非是真相。
可惜了,这样一个惊才艳艳的好官……
“是啊,就算沉冤昭雪昭告天下又如何?人死不能复生。”季泽苦笑。
“张大人的确是个好官,但绝对不是你杀的。”言星遥握紧季泽的双手,“奸佞小人害人总不会有各种理由,他们只为达成自己的目的,就算不是张大人,曾经,或者以后还会有其他人因此而受害,夫君你要做的,就是将那些祸害朝廷,祸害百姓的蛀虫揪出来,为张大人报仇!”
“对啊,遥遥说得对,儿子,你可不要因为朝堂上那些人说是你害死的张大人,你就真的相信了!”季大根哪里见过儿子这幅模样,连忙跟着说道。
李氏也心疼儿子,这还没及冠呢,就要承受这么多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东西。
她道:“你没有错,娘支持你。爹娘也没什么文化,只知道你做官上对得起朝廷,下对得起百姓。何错之有?”
就连王霸系统也在耳边叽叽喳喳,“宿主,不会吧,不会吧,你竟然哭了……”
“胡说,我这是辣的。”
……
第二日,季泽收拾心情,照常去东宫为太子讲课。
虽然昨日心情有些低落,甚至陷入自我怀疑,但他的目标从未改变。
太子肖宇才五岁,还在启蒙阶段,季泽只负责教授一些幼学课程,至巳时再由侍书官教写书法。
今日,方才授课结束,永旭帝身边的荣云公公便疾步来到门外,声音略急,“季大人,皇上在勤政殿召见,请快些随咱家过去吧。”
季泽心中咯噔一声,问,“荣公公,可是发生了何事?”
荣云回答:“咱家也不知道,季大人你快些,反正,皇上现在很生气就是了。”你自求多福吧!
季泽听明白了他还没说完的话,心里浮现出不好的预感。
勤政殿。
殿内一片寂静,永旭帝大马金刀地坐在御座上,神情凌厉。
“微臣参见皇上。”
“啪!”
永旭帝将太监传呈上来的奏疏一通扔到季泽跟前,冷声道:“季爱卿,你好好看看,可有什么话说?”
季泽并未因皇帝的怒火就慌了心神,他冷静拾起奏疏,一目十行看过去。
原来是雄鹰卫副指挥史快马加鞭传回来的急报。
西北河西省庭延府与越西接壤,土地贫瘠,气候恶劣,百姓收成不足,难以维持生计,朝廷每年皆会拨款数十上百万两白银,用于赈济百姓,同时用以操练州府府军对抗越西边境的骚扰。
今年七月,成百上千的百姓一同登报状告庭延府下辖十几个县令同流合污,互相勾结作保,贪污朝廷赈济款。
地里种不出粮食,县衙门口支起的陈粮稀粥摊子变成了含有沙石的粗粮摊子,往日还能每日施粥一次,如今变成了两日一次。
好好的大周百姓,过成了流民的日子,这让他们如何能忍?
就此,百姓发生暴动,又辗转告到知府那里,说曾亲眼见县令们聚在一起共同分赃,吃喝玩乐,请求知府大人为他们伸张正义,处决贪官!
此案涉及款项巨大,民怨沸腾,永旭帝登基以来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大案,不日便命令庭延府知府与雄鹰卫副指挥使亲自到访调查,然经过一番走访调查,却什么也未发现。因为没有查到证据,那些县令家中亦是一贫如洗,用刑审问,皆大喊自己冤枉,更是声称从未见过粮食,运送来的只有掺杂了大量糠皮的陈年旧粮。
那么,钱和粮都去了哪里?不可能凭空消失吧?
只能暂且将县令收押,留待候审。
可就在前几天,百姓不满朝廷拖延的态度,由流民带领迅速爆发了起义,并且与越西贼子里应外合接连占领了庭延府三个县城,第一时间抢走县衙库房粮种,在城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百姓暴动,流民起义。
既是对朝廷的挑衅,亦是对永旭帝这个皇帝最大的侮辱!
虽然规模不大,但这是将皇帝的面子狠狠踩在了脚下,究竟朝廷有多腐败才会让百姓与外敌勾结,爆发万人起义?
永旭帝又问,“季大人,看完了吗?如今看来你提出的密查侦缉与密奏传呈只有我们等得了,百姓却是等不及的。”
“这事儿如何解决?你有什么意见?”皇帝似乎压抑着怒火,若是他答得不好,恐难以完完全全走出这个殿门。
荣云悄悄抬眼看了下边站如松柏的年轻人,却不想对方十分冷静,除了紧缩的眉头,并没有失态。
他心里赞叹,倒是个令人敬佩的。
季泽其实也发现了问题所在,他正声回道,“禀皇上,微臣已经看完。此次事件有两个导火索,其一,是密查侦缉与密奏传呈具有飘忽不确定性,并不能给予告密的百姓安全感,百姓的不信任,造成了此次事件的发生。”
“其二,有很大一方面是源自于外敌的蛊惑,恐有意外发生,庭延府还需彻查。”
季泽冷静端方的样子永旭帝看在眼里,他想,倘若这次召来的是别人,怕是早就吓得跪地求饶了吧?
谁还敢站在此处理智思考,且分析得头头是道?
一时间,殿内陷入了沉默,永旭帝眼中异色一闪而过。
季泽说完,久不见皇上回应,他心中也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