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逛动物园(11)
“再有几日便是太后生辰,夜宴之上,本宫定要做成。”
瑶太妃俯下身来,垂头看着身高在她腰间的小女童,“你可愿为本宫试菜?”
这是个问句,却因她过于寡淡的表情,以及毫无波澜的语气,使人觉得她并不在意答案。
然她甫一俯身,宋颂便清楚地看到她脸颊旁两片白色鹿耳,笔挺地竖了起来,坚持着,一动不动。
这让宋颂想起曾养过的一只小泰迪,每当她说出“出去玩”三个字时,那双软绵绵的狗耳朵便是
这般嚯地竖起来的。
没办法,后来她只能带它出去玩。
确实没办法,宋颂只能答了句,“愿意。”
一双白色鹿耳在没有表情的脸上欢快地动了动,“那便随本宫来。”
离得近了,宋颂才发现这位瑶太妃皮肤极细嫩,如吹弹可破的鸡蛋一般。
二十几岁的年纪,便坐上太妃之位,未等有子嗣,先皇便已故去,后半生只能在这深宫中孤苦伶仃。
可这张脸漂亮得紧,着实不像一张以泪洗面的脸。
宋颂心中疑惑,迈着小短腿,跟上前头轻快的步伐。
行至怡景园旁,忽闻不远处有些细碎交谈之声。
她顺着繁茂树丛望去,目光所及被树木遮得七七八八。
依稀瞧见一条麻黄鸡尾躺在绿叶中,扑腾扑腾地挣扎着,甚是醒目。
宋颂几乎立即想到了那黎安街头的落汤鸡。
瞧这羽毛花色,简直一模一样。
第 6 章
棠梨宫位于皇宫西北角,绕过怡景园再向北行百十步,便见数排垂柳后露出一角朱甍碧瓦,是处安静雅致的院落。
还未迈进殿门,便见其中升起袅袅炊烟,正是午膳的时辰。
瑶太妃径直进了小厨房去,宋颂在偏殿等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边见宫人来摆午膳了。
丝瓜卤蒸黄鱼,白汁圆菜,香炸琵琶虾,配一大碗西湖莼菜汤,极简单的菜式,味道却可口得让宋颂惊叹。
昨日尝到那道荔枝烤江团,还以为她是个厨艺不佳的厨娘,不成想竟是位手艺如此高超的太妃。
一小碗米饭下去,顿觉天上人间也不过如此。
只是味蕾虽得到极大满足,宋颂仪态却仍做得很足,小身板规规矩矩挺直在圆墩木凳上,黑葡萄般的杏眸里尽是恭顺乖巧,不敢有半分松弛。
当然,如果忽略掉她滚瓜溜圆的小肚皮的话。
“你可知一物,名为烤鱼?”
瑶太妃瞧着坐得板正乖巧的五岁稚童,轻摇着团扇,鹿耳朵一动一动。
宋颂仰头,一双童真的眸懦懦地对上了她的视线。
“太后娘娘近日里茶饭不思,便是惦记着一道‘荔枝烤鱼’的味道,这几日午膳时分,你前来帮
本宫试菜,酉时前本宫会派人送你回府,可好?”
瑶太妃说罢,似想到她许是听不懂这些,又将目光望向小豚,小豚自是老实应下。
宋颂奶声问了句,“太妃,为何选我?”
“在这宫中,敢把本宫做的菜吐出来的,你还是头一个。”
瑶太妃顶着那张面无表情的脸,移去塌上开始翻阅起食谱。
宋颂有些懊恼,早知如此,昨日该把那古怪味道的鱼肉拼命咽下去的。
她初到夏国,不论前朝势力或是后宫纠葛,俱是两眼一抹黑,且北泽国国力衰退,她在此一无根基二无靠山,没有什么宏图大志,唯一所愿便是有一日能被遣回故国,立命安身便罢了,实不该与后宫贵人们走得太近。
只愿能早早了结此差事,回去继续做自己默默无闻的穷国质子。
据她所知,古时常有烤鱼吃法,乃清鱼去鳞,撒上盐椒等佐料置于火上翻烤,简单易得,显然瑶太妃所说并非此物。
至于她心中所想现代烤鱼的吃法,古籍食谱中却不可能见到。
她皱了皱小鼻头,不知深宫太后何以会对烤鱼感兴趣,如今她只是个五岁稚童,凡事亦不可做得太明显,当真是难事。
正愁着,宫门口忽传来一阵喧闹,太监急声唤道,“妤太妃驾到—”
宋颂甫一抬头,便见四方院上的四方天光被遮了大半,眼前骤然一暗。
再细瞧去,原是一窈窕蓝羽孔雀煽动着翅膀,半飞半扑地落在了棠梨宫前的青石砖上。
它迈着骄矜的猫步,小小的头高傲地挺着,将趾高气昂这四字演绎到了极致,头顶耸立一簇艳丽的蓝绿色羽冠,日光下绚烂夺目,更添了几分神气劲。
“你家娘娘呢,怎的不出来迎我?难不成又窝在厨房里烧火拾柴,做那些粗鄙活计去了?”
女子声音轻轻柔柔的,却透着高高在上的鄙夷和不屑。
瑶太妃冷哼了声,阖上食谱移步到门口。
“本宫当是谁呢,原是我大夏后宫怀才不遇的女状元啊!本宫这可不是翰林院,容不下你这尊女才子,少在这惺惺作态,倒人胃口!”
瑶太妃行至门口,素白裙角在门槛露了个边,那蓝羽孔雀仿佛正在等着这一刻。
两人刚一照面,它便将尾羽挺劲一抖,霎时开了个华丽的满屏,蓝绿色尾羽华丽又饱满,看得宋颂瞠目结舌。
她身边扑腾着两只巴掌大的麻雀,叽叽喳喳地乱语,听着像在极力谄媚。
瑶太妃也撩起裙角走出了内室,在宋颂目光中愈行愈远,化成了只体态优雅的白鹿,站在炫耀着华丽羽毛的孔雀前,傲慢地磨着前蹄,顶着一头白花花的鹿角与其对峙。
宋颂咽了咽口水,宫斗现场来得如此突然,叫她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