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为我援琴(126)

作者:佳期夕张 阅读记录

崔筠要到大隐坊拜祭春卿。

今日大隐坊闭门,崔筠叩门许久,才有个老汉打开门,见是她,顿时没了好脸色,什么话也没问就把门关上了。崔筠复又叩门,这回竟是朱红亲自开的门。

朱红略有疲色,他一身白衣,脸部瘦削,眼神凌厉,他请崔筠进来。崔筠今日没戴眼纱,为敬死者,也穿了一身白衣。

春卿的棺椁停在堂上。

崔筠上前拜了三拜,见朱红在一旁坐着,也坐到他身边去,为他倒一杯茶水,才准备要走,朱红却叫住她道:

“你对她不觉得愧疚吗?”

“为何?”

“她因你而死。”

崔筠却笑了,又走回朱红身边,郑重纠正道:“不,她因骄傲而死,而我,虽然觉得遗憾和难过,却尊重她的骄傲。”

朱红一时不知道说什么,他喃喃自语:没想到,你却是她的知己。

他终是喊住了崔筠,抬手倒了一杯茶放在对面,做了个请的手势。崔筠想了一刻,回转过身,在他对面坐下。

崔筠先开的口:

“我也想过,有朝一日,若我技不如人,我要么从此再不碰琴,要么也如春卿姑娘一样,自在去了。所以今日我来送她一程。”

“那我倒要谢你了。”

“不必。”

“你师傅尸身在何处?”他忽然转了话题。

“听起来先生与我师傅是旧识?”崔筠未答先问。

朱红抿了一下唇角,眼神逐渐悠远起来,他似乎陷入某种回忆之中:

“说起来也有十多年了,我认识她那年,她不过十五岁,在宫内的教坊司抚琴,她眼睛不好,常受人欺负。那时候,我一个五品的小官,先帝常常召我入宫谈诗。”

“有一回我见完皇帝,出宫时见她在宫道上跪着,手里还抱着琴,她冻得瑟瑟发抖,我不知怎的生了恻隐之心,将身上衣袍解下给她盖上,从那时候也算认识了,常常在宫内碰见,我有时候听她抚琴也会指点一二,不过后来她琴艺已是我远不能及的,我便只听她抚琴,不指点了。”

“再后来,我被贬黜离开京城,她偷偷出宫找我,打算同我一起走,我却害怕了,她怎么说也是宫眷,况且,我年轻气盛,要往国内的大好河山闯荡一番,带个女子算怎么回事?所以不顾她苦苦哀求,我还是走了。”

听到这里,崔筠蓦地想起一件事,问道:

“春卿姑娘与师傅有几分相似?”

朱红面上一阵羞赧,最终还是忍不住点点头。崔筠倒开始困惑起来,既然他拒绝了师傅,两人多年不见面,怎么还专程找到这么一个人来。

或许知道她的疑问,朱红继续道:

“后来我在地方上也算有一些功绩,先帝又诏我回京,我回京之后,发现云京城早不是我几年前待过的云京,我便有些失意,流连勾栏,常常醉酒。有一回我大胆在宫宴上饮醉了酒,丑态百出,挤在乐坊里同他们一起献曲,先帝仁慈,不追究我失态,我那时候胆子也不知道怎么那么大,牵着一个乐女的手就让她同我走,先帝问那女子是否愿意,那女子拒绝了我,我被同仁嘲笑了许久。

第二天酒醒,我对昨天的丑态深感悔意,先在先帝那里请罪,又经宫娥引导找到了昨天冒犯那女子。”

“那就是我师傅吧?”

朱红苦笑。

“事情就是这么巧。我见是她,更加有愧,她也不给我好脸,嘲讽我一通,我觉得内心气顺,之后又不自觉找她几回,她愿意见我,但从没好言,我也是奇怪,她越是这样,我越是想见她,简直像个狗皮膏药一样。”

朱红说到这里,脸上浮现一层温柔的微笑,晨光在他脸上镀了一层淡金色,他越说越温柔起来。

“不久之后,我陷入朝廷党争,下了大狱,说实话,我是很无所谓的,我那时自诩文人清骨,就算死也不屑于低头,我想着要死了还是有些遗憾的,要是当年我带着她走,再也不回来,我们会不会是另一种结局,想到这里我又苦笑连连,她如今对我无情,那倒也好,我死了,也不至于让她伤心难过。”

“可谁知,她用一双眼换了我一命,我离京的时候,万般恳求她同我一起,我愿意余生照顾她,她却说什么也不愿,不动如古钟,好像不认识我一般。我到底是走了,却再也放不下她。云京城破,我想着她定是凶多吉少,惦记着要去京里祭拜,后来几年,她也来了新京,我多次求见她都不见,直到巫蛊事发,我知道一切都晚了。”

“所以这么多年,你什么也没有做?”

“她身边有一位琴台先生。”

崔筠听的有些气闷,质问他道:“那同先生你有什么关系?师傅一生漂泊,只见你犹豫徘徊,从来没有坚定过,她怎肯见你?”

朱红呆坐着,坚定,他听到这个词,他从来都不坚定。

“琴台先生一直守在她身边,她去的时候也随她一起去了。你比不上琴台先生。”

“那她对我?”朱红追问,像是想要问出一个答案来。

“我不能妄测师傅的心意,但我想,她到最后一定是失望的,也或许,她早就不在意了。”

朱红沉吟良久,终于问道:

“可否让我去拜祭她的坟冢?”

“师傅没有坟冢,她早成了一把装在罐子里的灰,有朝一日我会把她,同琴台先生一起带回云京去。”

朱红惨然一笑,不再强求,目送她离去。

崔筠却出了城,驾着马车往北走,一直到城北的云门山下,她下了轿子,带着五儿徒步前行。

上一篇: 丧犬 下一篇: 住在落日里的向日葵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