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后夫家称帝了(138)
回答令仪的是郭暧,作为廷尉署的人,他还算是知道最多的,见令仪问起,丝毫不吝啬。
就算只是说起些枯燥乏味的朝政,但能与其说话,郭暧也觉得无比珍贵。
闻言,令仪神色迷惑,喃喃道:“怎会如此。”
不知不觉间便出了个大事,虽然跟令仪没有太大干系,但如今各家之间的关系和利益皆是丝丝缕缕缠绕着,良妃若是出事,吴王也不会好,郑家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郑谙怕是要长吁短叹了。
从暮云斋出去的时候,因为两人住处顺路,令仪同义兄一道回去。
怕夜路不好走,摔着珍视的人,郭暧又提了一盏灯,将前路照得清晰亮堂。
两人并肩行走在这条一同走过无数次的家中小道上,静谧的气息在两人间无声流淌。
“廷尉近来事务繁忙,义兄近来也累坏了吧,我前些日子让厨房给备下的汤羹不知义兄可有用些,大夫说那是他新研配出来,最是滋补身体的,还清心败火。”
女郎柔白泛着盈光的玉面在夜色里分外扎眼,郭暧听着那些絮絮叨叨的关切话语,一瞬间就好像回到了从前,他刚入廷尉的时候。
那时候女郎也是这般,郭暧每每就算是再疲惫,领受这一番关切,也振作起来了。
那时候更没有燕钰分走她这样多的注意力。
郭暧觉得自己有些不知死活,明知眼前的人不可能属于自己,但还是如困兽般不停挣扎。
夜色为他不正当的心思做了掩护,他努力做出正常的,如往常一般,或者说作为一个兄长应该有的姿态,平和答道:“用了,滋味也很是不错,阿鸾一惯是最体贴的。”
“那就好。”
带着些微风的夜里,女郎轻笑了一声,眉目如画,仿佛一瞬间点亮了漆黑的长夜。
郭暧的福气不薄,出身黔首的他在父母亡故后得崔氏收养,还能得到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她的爱重。
虽不是他想要的那一种情感,但他应当满足了。
如今他只关心未来阿鸾会不会得到珍重,会不会过得好。
但他不能问得如此直接,他怕阿鸾看出他贪婪的心思,也怕阿鸾因此避嫌疏远他。
“近来极少看到阿鸾出门,都在忙些什么?”
如拉家常一般,郭暧的语气不急不徐,丝毫听不出异样。
令仪扬着笑,语气轻快道:“天气太热,加上王家三娘与韩王的婚仪就要到了,我钻研了个香,等着那日作为贺礼送于她。”
“夏日实在是太热,还是春秋好,好在我的婚期定在秋日,还算不错。”
听着令仪话音不经意转到了婚仪,郭暧垂在一侧的手不自觉攥紧了,有些呼吸不畅。
他还是不够沉稳,一听到诸如此类的话,仍旧会失态。
“燕氏五郎,他对你好吗?”
郭暧还是没有忍住问出这个他无比关心的问题,不过他已经努力装作关心妹妹的兄长姿态了,甚至还憋出了几分轻笑,就怕人看出些什么。
郭暧想着,若是燕钰那厮能够一辈子珍爱她,那他自然不会有二话,只默默注视着她的幸福。
但若是燕钰敢待阿鸾不好,对不住她,郭暧就算拼了自己的所有,也要为阿鸾做些什么。
他一生遥不可得的人,怎能被另一人糟践。
令仪一听这话,便知道义兄又开始想七想八了。
义兄真是个多愁善感的人,比大兄还要啰嗦,不过令仪不会觉得义兄讨嫌,毕竟也是关心她。
“挺好的,义兄也能瞧见,他待我上心,平日里也极其爱重,虽不能远见未来的情形,但眼下是个好郎婿,就是性子和我相差多了,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也不苛求。”
提到那人时,郭暧仿佛看见女郎唇角微微扬起,应当是笑了。
这样的笑,无法像往日那般带着郭暧一同高兴,他脸色黯淡地抿着唇,勉强应声道:“那就好,那就好。”
“若是日后他待你不好,阿鸾尽管跟我…我们家里人说。”
“知道了,义兄快回去休息吧。”
女郎无所谓地笑笑,看起来没怎么将自己的话放在心上,郭暧本还想说什么,但终是咽了下去。
他不应当再问了。
说话间,瑶阁便到了眼前,令仪道了声别,踏进了瑶阁。
郭暧目送她进去,身影渐渐融入夜色。
……
皇城中的风雨好似压根不会影响到燕钰的热情,忙碌了几日,燕钰又神采飞扬地来找她了。
不过这次的理由很是正经,让令仪也不大想拒绝。
去瞧瞧他们快要翻新完毕的王府。
听到“他们”二字的时候,令仪的心不知为何都跟着跳动了一下,一种奇异的感觉如水般在心田流淌。
好在燕钰这人还知道挑个凉快的时辰,不至于那么晒,一路上没少给令仪打扇。
也许是将那日的话听进了耳朵,燕钰这回不是骑马过来的,而是乘着马车。
用他的话来说牛磨叽死了,他还是喜欢马多些。
元宁帝想着促进儿女们之间的感情,便将几个王府和公主府都放在了一个坊内,齐王府隔壁便是韩王府,至于吴王府,虽然不如韩王府距离齐王府近,但也就隔了一条街,来往很是方便。
路过吴王府的时候,令仪探出头看了眼,发现府门紧闭着,想必是人不在家,令仪也就放弃了待会看完齐王府去造访的念头。
皇宫内,因为良妃掀起的波澜未平,气氛十分压抑。
纵然是元宁帝,面对夏氏的缄默也无能为力,竟问不出半点东西,导致接连多日的朝会元宁帝都没个好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