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娱乐抽卡,全员爆红(140)

作者: 甜饼喂猪 阅读记录

过了好一会儿,宋晴繁才缓了过来,摆了摆手,不再需要两人搀扶。

此时,那位女人走到了宋晴繁的面前,双眼灼灼地朝她伸出手。

“宋小姐,您好。我是小山村的村委书记,我叫梁吉锦。”

首发

76

清晨雀鸣, 各家开始忙碌,第一缕阳光越过窗帘缝隙落在眼皮上。

宋晴繁从睡梦中醒来,平躺在硬邦邦的床板上, 放空地看向屋顶,浑身的骨头缝都在疼。

屋外人声穿透木门,宋晴繁掀起花被起了身。

他们昨天到的时间很晚, 颠簸山路又坐得人病蔫蔫, 梁吉锦深知事情不是三言两语间可以落实的,她着急又知道急不得。

梁吉锦安排他们留宿在村小的教师宿舍,宿舍就在教学楼附近,隐隐能听见朗朗读书声。

教师宿舍的环境不算好,一张靠墙的铁架上下床, 墙皮脱落的窗边摆放两张桌子,两个铁皮衣柜树立在一角, 铁锈侵蚀了柜门的五金件。

宿舍内只有解决生理需求的卫生间, 比超市公厕的隔间还要小,洗澡就需要到宿舍外的公共淋浴房。

小山村的村小现在只有两名老师,正好一男一女, 只占了两间宿舍,剩下的三间宿舍正好被他们分去。

宋晴繁推门出去的时候, 就见三个男人坐在有些年头的八仙桌上吃早饭。

白粥小菜,还有黄澄澄的蒸玉米。

三人从早餐里抬起头,朝宋晴繁打招呼,许泽见她出来,立即站起身, 将一旁单独分装出来的一小碟早餐推到她面前。

宋晴繁低声道谢,本来没什么胃口, 但看着绵滑又带着米香味的白粥,胃部的饥饿感忽然强烈起来。

他们在露天空地吃早饭,一面小矮墙的对面就是村小的体育场,还是水泥地上画着白色线条,铁制足球门涂了白色油漆,也掉得七七八八了。

村小是十几年前受资助而建设起来的,即使经历十几年风吹雨打,也依旧能感受到当年用心的设计和优良的材料,如果不看没有经过修葺的外立面,其实和城市里的旧小学没什么区别。

可现在村里只开设了两个年级,每个班里大约六七个小孩,村小的两位老师每天都是从早上到下午上足整整一天的课。

刚刚吃完早饭,梁吉锦就像掐好时间出现一般。

“早上好,村里条件有限,也没有招待所。”梁吉锦面带歉意。

“没关系。”宋晴繁不在意地摇了摇头。

下课铃响,低年级的小孩们冲出了课室,课间短短的十分钟他们也要踢球,有些好奇心重的小孩跑在一边远远地观察他们。

但即使这样,目光所及之处也不过十来个孩子。

梁吉锦见到他们脸上的疑惑,主动解释道:“小山村的青壮年几乎都外出务工,常年在这的都是老人家,还有小孩。”

她扭头看向足球场上奔跑的小孩,透过他们,不知道看见了谁,“有能力带小孩出去念书的,我们村里都大力支持。”

剩下的,便是父母没有能力和时间照顾,或是不愿意带他们出去的了。

矮墙后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看她们,见有人发现她,又小跑着离开,除了那三个踢足球的小男孩,其他的居然都是小女孩。

梁吉锦释然一笑,“你们昨天上山的路,在今年年初省里已经批了文件,年底前就动工修路,相信之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会的。”宋晴繁赞同她的话,提起正事,“梁小姐,现在方不方便带我们在村里转转?”

“当然。”梁吉锦一脸正色地点头。

梁吉锦走在最前面,一路上看见她的老人都友好地朝她打招呼,甚至还有些揣着一篮子自家种的菜硬要塞给她。

宋晴繁见梁吉锦熟练地拒绝佝偻着腰的老人,一路往前走给他们介绍村里的状况。

“宋小姐,你应该也是见到隔壁上溪村的热搜才会联系上我们的。”梁吉锦停在一间石头屋前。

宋晴繁点了点头,她说得没错。

上溪村的热搜也就是宋晴繁在人力资源办公室听到的闲聊,上溪村贫寒,教育资源稀缺,但村里的家庭保持多生多育的习惯,而这些家庭里,往往女孩是没有读书的权力的。

她们大多在村里读个村小,有些稍微好一点的会送进周边更大一点的村子里读初中,可再想要读高中,那就是妄想。

不说村里的教育不足以让她们考上县里的高中,在高中就读的学费和学杂费,县里生活的费用,都不是上溪村村民家庭可以承担得起的。

他们通常会选择牺牲女孩们,反而将男孩送进县里的小学,县里的初中,又顺理成章地读完高中。

上溪村重男轻女的思想像刻进了骨子里,稍微宠爱女孩一点的家庭,都会带着小孩一起外出务工。

从小到大的思想教育不外乎尊老爱幼和乐于助人,宋晴繁接受的也是这样的教育,娱乐圈是个圈钱的好地方,艺人拍戏或者上综艺的片酬价格不菲。

繁星工作室的业绩蒸蒸日上,现金储备下来的可流动资金不少,她就起了慈善捐赠的想法。

从道德上来说,繁星花出去的钱给到了需要帮助的人的手上,他们做了好事。从商业上来说,做慈善会给企业贴上良性标签,也会获得抵税政策。

由此得知,这可谓是双赢的事情。

管理层的其他员工得知后,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只是等蔡学致接到任务后,联系上溪村的时候,上溪村的村支书告知他已经接到了好几家企业的捐赠,暂时物资上没有稀缺,反而给了他周边几个贫困村子的联系方式,希望他们能帮助周边的兄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