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娱乐抽卡,全员爆红(141)

作者: 甜饼喂猪 阅读记录

小山村的村支书梁吉锦是其中最积极的,所以最后定下了先到小山村进行实地勘测。

“这户人家是村里的困难户,”梁吉锦说到这,突然苦笑。

一个贫困村里的困难户,这得有多困难。

梁吉锦敲了敲木门,没过多久里面就响起喊声。

“来啦!”

门栓拉开的声音酸得人掉牙,剪着短发的女生出现在门口,看着不过刚上高中的年龄。

孟慧慧惊喜道:“梁支书,您怎么来了?”

随后她又见到梁吉锦身后不认识的人,和宋晴繁对上视线后,不自信地闪躲缩回。

“带朋友来看看,孟叔身体怎么样了?”梁吉锦抬脚踏进院子里。

村里的旧房子前总会圈出来一片地,用竹子栏杆围起,空地留着晒玉米或者晒水稻。眼前这个院子格外整洁,角落有几只鸡,鸡圈打扫得干干净净。

孟慧慧端出来一壶茶水,倒出飘着茶叶梗的茶汤,“爷爷身体好很多了,上次谢谢村里叫来的医生。”

屋子门口摆着竹椅,旁边散落了一些手工制品的材料,小圆桌上摊开一本翻得翘边的课本。

梁吉锦一脸不赞同地皱起眉,“不是让你别做这个了,学费的事情村里会解决。”

“没事,我看书呢,手闲着也是闲着。”孟慧慧抿唇笑了笑。

她低下头,心里清楚村里的其他人日子也没有多富裕,梁支书说着村里凑钱,十有八九最后就是自己给她垫上了。

梁吉锦知道拗不过她,喝一口茶水解渴,“宋小姐,慧慧是我们村里今年中考成绩最好的,村里的老师都说她有天份。村里读书难,就难在钱这事上。”

孟慧慧见她们像是要谈正事,转身回了屋里,传出来絮絮低语,应该是她和爷爷在讲话。

见孟慧慧离开了,梁吉锦压低了声音,“慧慧的爷爷去年出去工地做杂工,也就是为了给她挣点学费,谁想到出了意外,他自己也不懂,稀里糊涂签了赔偿协议,单单治腿就把钱花得差不多了。”

说到这,她重重叹了口气,“物资上的事情大家都可以将就,只是如果可以,希望繁星愿意在村里设立助学基金,给孩子们一个读书的机会。”

江延川和许泽一路像两个挂件跟着,也不知道宋晴繁来着是为了什么,之前只是隐隐有些猜想,现在事情才完全明朗了。

见宋晴繁低着头许久不说话,许泽反而急起来了,不知道一向大方的繁总怎么这时候就沉默了,想说话又被一旁的江延川拦下。

江延川按住许泽的手臂,轻轻朝他摇摇头。

梁吉锦握着茶杯的手微微颤抖,指甲用力地泛白,她有些明白宋晴繁犹豫的地方。

设立基金和普通的捐赠不一样,捐赠只要一次或者多次的明细清晰的账单就足够了,但基金还需要参与后续的管理,不然投入的钱可就不知道进入谁的口袋了。

“繁星可以派人随时跟进助学基金的用途去向,我们一定会及时反馈。”梁吉锦紧张得声音发紧。

宋晴繁摇了摇头,就在梁吉锦以为提议无望的时候,她开口了,“基金不是问题。”

钱的事,反而是最简单的。

宋晴繁看向开着门的石头屋,这是城里长大的人难以想象到的景象,她本以为捐赠是一件操作起来很简单事情。

收集需求,购买商品,赠送商品。

就这么三步,就可以很完美地完成任务。

但事实偏偏不是这样子的,每个人的需求都是各种各样的,或许操场上奔跑的小孩想要见到爸爸妈妈,或许小屋里的女孩想要到更好的高中读书,或许年迈的村民想要在一年里多见几次外出务工的孩子。

这些都不是付钱捐赠就可以解决的事情。

甚至连维修进村时见到的损坏的电灯,都不一定有电工师傅愿意坐这一趟车上来。

宋晴繁抿了口寡淡的茶水,“在之前拟定的物资捐赠单上加上一项助学基金,我们到你办公室商量一下具体的操作方式吧。”

“好!”梁吉锦双眼亮起。

首发

77

当项目方案初步定下来后, 更细微的条款和书面的合同就需要公司的其他专业人士负责了,梁吉锦还想留他们在办公室喝会茶,没想到村主任助理敲响了门。

“梁支书, 村口有人来了。”主任助理探头进来,语气焦急。

既然能喊道梁吉锦亲自去接的,来人的身份当然不会普通, 宋晴繁估摸着应该是其他企业的慈善项目负责人来了。

果然, 梁吉锦听到后,匆忙和他们道歉,“宋小姐,真不好意思,临时有别的工作要处理。”

“理解的。”宋晴繁点头, 喝完最后一口茶水,起身离开。

梁吉锦再次向她们道歉, 步伐匆快, 翻身跨上二八杠自行车,往村口方向飞骑。

这次来谈话的只有宋晴繁和蔡学致,拟定合作后, 蔡学致在之后的一段日子又会变得忙碌起来,不过这一次的项目让他干劲十足。

小山村家家户户都有竹编凳子, 各家的宅基地互相挨着,常常拖着凳子就约在一家门口干活。

屋子建得早,玻璃窗大多老化浑浊,借着室外的阳光,碎屑落在空地上也更好清理。

宋晴繁他们路过的时候就见到这样的景象, 老婆婆们绕了一圈,手上不知道在编什么小手工, 听说梁吉锦每个月都会帮她们带下山去交货,赚点手工钱。

这里的方言相对一些地区来说算是好懂,一句话里能听明白几个词,拿出考外语考试的精神,连蒙带猜也能听懂个大概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