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鸾(201)
这个世上,明锦是唯一一个看透他,了解他的人。
可是看的越透,她就越想远离他。
从恨他、到理解、到释怀、至此心如止水,波澜不惊。
她最终放下了对他的仇恨。
这一世,她不会再进入他的人生,只想做一个冷眼旁观帝王改革之路的普通人。
这条路注定是孤独的。
他只能一个人,一直走下去。
第094章 拜堂圆房
陆顺华正位中宫后, 元晔便立了大皇子元嗣为太子。
之后,朝堂上便马不停蹄的开始商讨南下伐齐事宜。
虽然元晔南征的真实意图是迁都,可他担忧一开始就提出要迁都, 反对的声浪太高,各州郡会拒不交兵, 不利于自己收回兵权。
故而他丝毫没有流露出要迁都的意图, 甚至大兴土木, 营建邺城宫室, 来麻痹群臣。并且在朝会上表现出非常强烈的要挥师南下, 一统南北的决心。
并且这一次, 他要御驾亲征。
魏国是在马背上得的天下,历代皇帝都有御驾亲征,留太子监国的传统, 所以魏国大部分州郡的兵权都一直牢牢掌控在皇室手中。
元氏不曾兵权旁落, 这也是为何陆太后临朝称制几十年都无法更进一步, 无法谋朝篡位, 建立陆氏王朝的根本原因。
——有兵才有话语权。
元晔的前半生几乎都是被陆太后所控,现在想把兵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的话,必须御驾亲征,亲自指挥六军, 树立。
鲜卑勋贵都是靠军功起家,打仗才能建功立业。何况南征之事, 早已计划多年,如今改革已见成效, 魏国兵强马壮, 国库充盈,正是挥师南下, 一统天下的好时机!
南征的计划,几乎任何阻力的就在朝堂之上全员通过了。
六月初,中外戒严,各州郡调动兵马,清点粮草,陆续在京会和,向洛阳进发。
皇帝要御驾亲征,太子又太过年幼,所以元晔才急不可耐的要在此时立后,由皇后坐镇后宫,母养太子,主持内朝事务。
太尉元泰和尚书元颖两位宗室老臣被留守京城,辅佐皇后与太子。
司徒陆聿、司空穆光、东海王元谧、广陵王元询、京兆王元显、秘书令李凭、中书侍郎杨绍等一众文武大臣和皇帝一起随军南征。
*
风和日丽,天高云淡。
一大早,明锦就去了长春殿一趟。
长春殿是皇后正殿,陆太后驾崩后,长春殿多年无主,陆顺华登上皇后位后,就依制住去了长春殿。
元嗣初来陆顺华身边时,尚有些畏人,毕竟年纪小,又是被明锦带大,还对明锦有些依恋不舍之心。
明锦教他认陆顺华为母,告诉他,皇后是司徒的妹妹,以后就是他的母后,要像听陆司徒的话一样听皇后的话。
元嗣懵懵懂懂的,只听得她是陆司徒的妹妹,便认定她不是坏人,渐渐的也改口叫母后了。
这时,陆顺华正在哄着元嗣玩,见明锦来了,方让乳母带太子下去。
明锦向她请安,道:“皇后,我想告假出宫探亲。”
陆顺华微微坐直了身子,若有所思道:“是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办吗?”
“嗯,很重要。”明锦低下眼,面含羞涩,“陛下南征在即,有些事,我等了很多年,现在不想再等了,我想现在就早早解决了,以免夜长梦多。”
陆顺华闻言一怔,恍惚了片刻后,才回味过来她的话中之意。
她立刻手忙脚乱的四下翻找了一通,找到自己的皇后令牌,因太过激动,还险些掉了下来,递给她道:“姐姐,这是我的令牌,你拿去吧。”
明锦心中一动,听到那个称谓时,竟是有些鼻酸,她点了点头,接过令牌,起身告辞。
陆顺华看着她的背影,祝福她道:“姐姐,我希望你幸福。”
明锦含笑对她点了点头。
……
出宫后,明锦便先回了家里一趟。
崔晟早已按她的嘱托,把东西给她准备好了,他把包裹交给明锦道:“乖女,你要的东西家里都已经给你准备好了。”
明锦把包裹抱在怀里,转头对崔琰道:“阿兄,我先去换衣服,待会儿还要麻烦你把我送过去。”
崔琰含笑点点头。
不多时,明锦换完衣服出来,只是她又多在身上罩了一件宽大的披风,把新换的衣服完全隐藏了起来。
崔晟已经在正堂端坐等候多时了。
明锦出来后,就跪下给崔晟磕了三个头,辞别父亲,“爹爹,我去了。”
崔晟眼含浊泪,嘱咐道:“乖女,一定要幸福啊。”
明锦重重点了点头。
崔琰已经套好了马车,待明锦上车后,就一路驾车带她去了平南王府。
管事的打开门,看到门外之人是明锦后,分外讶异。
“小姐回来了,小姐回来了。”
消息迅速传遍了府邸,李媪欢喜来迎,拉着明锦的手就往正厅走去。
陆聿也听到了声音,放下手上的事,匆匆走了出来。
二人在回廊相遇,脚步同时一顿。
明锦看着他,突然露出一个羞涩的笑容,缓缓解开了披风,那宽大的披风落在地上后,一袭光华璀璨的嫁衣赫然入眼。
灼若朝霞,艳若芙蓉。
“哥哥,我来嫁给你了。”
陆聿呆住了。
那一刻的阳光突然刺眼,让他以为自己是看错了,这不是当年在法云寺时,自己逼她换的那一套嫁衣吗?
他以为她回去后就会把这衣服扔了,没想到她一直保留着,这么多年。
崔琰拉起明锦的手,走向陆聿,他们的事,他也都知晓了,很庆幸妹妹从始至终喜欢的都是一个人,终成眷属,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