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争鸾(72)

作者: 昔在野 阅读记录

明锦讶然。

元晔看着她,为了能让她安心入宫,对她承诺着,“魏国初创之时,典制并不完善,国史狱后,崔司徒族灭后,由其主持的官制改革亦遭搁浅,故而前朝与后宫的典制依旧混乱,朝廷如今再度改革前朝官制,刚好可以顺势将后宫制度亦做改革,实行嫔妃与女官分轨制,各司其职。”

明锦展颜一笑,惊讶于皇帝竟能纵容她如此无礼的要求,还要为她变革后宫。

那一刻,她仿佛又看到了小时候那个会给她画小像,为她推秋千,喂她吃芙蓉糕,对她千依百顺,有求必应的皇帝哥哥。

如果那时候的皇帝,只是因她陆氏女的身份,做出宠爱她的模样给太后看,那在她褪去这个身份后,此刻的他,该是为了真正的崔明锦。

“还有其他的要求吗?”

元晔柔声问着她。

明锦欢喜地摇摇头,抬头那一刻,目光猝不及防的和他撞到了一起。

二人同时滞了一下。

元晔看着她娇艳的笑颜,竟是恍惚了一下,她有多久没这样对自己笑过了?

明锦不好意思地低下眼,避开了他的视线,

元晔定了定神,又道:“道童已经给你备好了道舍,先去休息吧,这几日先留在此处避一避。”

明锦点点头,施了个礼后,便随道童离去了。

元晔目光追随着她,看着小女郎轻松的背影缓缓消失在晚霞之中。

她这么好哄的一个人,前世的他,怎么就不能对她多些耐心,偏偏把二人之间弄到那般无可挽回的地步呢?

……

明锦入宫之事定下后,元晔专程带她入宫去拜见陆太后。

陆太后自是没有异议,丝毫没有受流言影响的愠怒,反倒对明锦多加赏赐与关怀,如当年那般,把她当自家女儿一般疼爱。

皇帝喜爱明锦,明锦入宫后,若是独得圣宠,是最有希望诞下太子之人。

京城的流言,她也有所听闻,无论真假,她都不想再多留这个妖精在陆聿身边了。

看明锦决然入宫,斩断孽缘的态度,想来此事大约只是陆聿一时昏了头,而明锦是没有这个意思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她断的很及时,这样对他们两个都好。

只待她生下儿子,人尽其用,依制赐死后,就能彻底绝了陆聿的念想了。

陆太后笑的很满意,对明锦道:“你做出了一个很正确的选择。”

明锦默然低下了头。

*

皇帝寿辰之日,是在邺城西北的铜雀台行宫的芳林池设宴。

近来陆太后身体又略有不适,元晔为表孝心,便借庆寿之机,携太后至铜雀台小住,休养散心。

一早,皇帝和太后在太极殿接受了百官的朝贺后,启程前往芳林池。

此番铜雀台之行,皇帝不仅带上了明锦,陆太后还悄悄带上了陆顺华同行,准备让皇帝将陆顺华与明锦一并纳娶入宫。

子贵母死祖制最毒之处,便在于男人总是会愿意亲近自己喜爱的女人,想要立心爱女人的孩子为太子。皇帝也是男人,皇帝也逃不过人性。

当年太祖皇帝那般宠爱贺夫人,欲立其子为太子,却优柔寡断,始终狠不下心来杀贺夫人,终被贺夫人反杀。

这道祖制能在皇室代代传承下来,便是以太祖与贺夫人的惨烈结局,警醒后世皇帝,为帝王者当弃情绝爱,只有亲手扼杀自己所爱之人,斩断情根,才能避免再次上演贺氏之乱,危及皇帝。

只要陆顺华入宫,明锦产子赐死后,陆氏女便能抢占先机,抚养太子。

……

秋风猎猎,龙旗蔽天。

铜雀台西邻漳水,背靠群山,是曹魏武帝所营建,恢宏磅礴,巍峨壮丽。

其中的皇家园林,引漳水入苑成一海,称芳林池,高台芳榭,飞馆生风,花林曲池,莫不精妙优美,是皇室最喜欢的离宫别苑。

抵达铜雀台后,皇帝扶着太后下车,陆聿一眼便看到了跟在他身后,一身宫装的小女郎时,心口猛地一颤。

元晔把明锦也带来了。

那一日她跟皇帝走后,他已经很多天没有见过她了,他想上前,却被杨绍拉住胳膊,提醒道:“今天是陛下的大日子,太后也在看着,你是要害死她吗?”

陆聿脚步一僵。

京城流言纷纷,太后一定有所耳闻,他今日若敢再公然失态,太后一定会杀了明锦。

元晔招呼明锦过来,明锦呆了一呆,迟疑着走了过去,元晔很自然地含笑拉住了她的手。

明锦懵了片刻,不自觉地想要抽回自己的手。

元晔又握紧了几分,目光瞄向陆聿的方向,温柔的抚着她鬓边的碎发,挂在她的耳后,低声提醒她道:“别动,他在看你。”

行为亲近,举止暧昧。

明锦一怔,她答应了皇帝会配合他,让陆聿对她死心的,遂不在拒绝,故作轻松的对皇帝露出了一个甜甜的笑脸。

元晔勾了勾嘴角。

陆聿面无表情看着这一幕,眼睛被那娇艳的笑脸刺痛。

以前,她只会那样对着自己笑,现在,她却对着另一个男人笑。

*

另一处,山坡上。

一道娇艳的小女郎身影,手指攀着一棵树,奋力往上爬去,绣鞋下,踩着一个眉清目秀的十几岁小郎君。

“姐姐,看到了吗?”

陆丽华焦急观望着芳林池方向,“再高一些。”

陆修奋力托起姐姐,累的额头直冒汗,他比陆丽华小一岁,二人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弟。

听说明锦要入宫了,但是陆太后今日只携了陆顺华来赴宴,如果明锦生下儿子被赐死,那陆顺华就能母养太子,成为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