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撰稿人Ⅰ日轨列车(94)
“是减虞,我看清他的脸了,我去找组长,无论如何,一定要把他抓回警局好好审!”
他斩钉截铁地说。
楚根长:“减虞?”随机压低声音,“怎么会是他,你确定?”
马凤:“我确定,他跟陶家人勾结,来偷陶素琴的尸体。”
吴卡彻底懵了:“那——他知道了?”
马凤点头:“嗯。”
“他奶奶的,全完了。”
院子外边,闪光灯一刻不停咔咔响,马凤忽地挥拳,硬邦邦砸向及腰高的围墙,墙壁白粉皲裂,沾了他一手,他沉默着抹去。
**
——疑似家属闯入岱山殡仪馆!专案组楼内上演惊魂一幕!
——本台消息,1021地铁脱轨案遇难者将于11月4日火化
——市建工人泪洒岱山,无缘再见至亲遗骨,血泪控诉警方怠政反遭暴力执法
——终于等到了!G5870次高铁案或将重启调查,两案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仍待确认
**
市图书馆。
雨水霹雳,天色沉,雾笼烟罩。
七星剑被水剑切割细茎,飘进石膏艺术廊下捧着漫画的小学生手中,变成一枚书签。
A市三面环海,素来有云端空港之称,建筑设计多沾染神话气息,图书馆便是其中翘楚。
其外观设计为一颗半含珍珠的巨蚌,米白色涂饰,雕刻线条十分优美,如裙带一样缠绕着文明的结晶。
服务台坐着位年轻志愿者,静静翻看着手中的杂志。
“请问。”有道清亮的嗓音向她打招呼,“有创可贴吗?”
志愿者微笑:“有的,要防水的那种吗?”
她在台面上的便民小药盒里找了找,却只找到最普通的褐色创可贴。
清亮男声道:“这种就行。”
“两片够吗?”
“都给我吧。”
志愿者拿着两枚创可贴,有些奇怪地重复:“啊?全都要?”
盒子里躺着近十几片散装创可贴,显眼得很,不存在看错。
男人将一只胳膊抬上大理石台面,胳膊很沉重,手捂着小臂,似乎痛得很,整个左肩都被雨水打湿了,深灰色卫衣颜色不均,沉甸甸地坠在他肩头,看上去一片狼藉。
“多少钱。”
“啊,不用,全给你吧。”
志愿者打量来人,他包裹得严严实实,除了眼眶,没有一寸脸颊肌肤露在外面。
在A市,台风到来之前的天气反复无常,上一秒晴空万里,下一秒可能就会大雨滂沱。
临海的雨可不只是雨。
那雨里有粗粝的盐粒,也会卷起碎碎的小叶片、毛絮,旋转起来堪称雨中血滴子,割脸不说,一张嘴简直跟蓝鲸似的吞没万物,嘴里养出一个垃圾菌落,因此很多人出门会包成这样。
“图书馆也提供免费雨伞,用读书证就能借,72小时内归还不扣押金。”
志愿者说着,从抽屉取出一张纸,折成小口袋,将创可贴塞进去包好,才递给男人。
“不必。”男人不客气地接过。
志愿者目送男人等电梯,发现他身材清瘦,修长,气质绝佳,胳膊大概真的出了很多血,一直在用手按压。
减虞进电梯后,耐心地一条条剥掉创可贴的纸,撸起袖子,露出苍白无血色的手臂,冰蓝的血管如同瓷器裂纹,在薄而白的皮肤底下若隐若现。
一夜过去,子弹擦破的伤口已经没那么骇人,但他进图书馆时心不在焉撞到了金属展示牌的尖角,这会儿沁出新鲜的血液,不得不止住。
他知道警察认出了自己,离开殡仪馆后,既没回家,也没去医院,更没找宾馆入住,而是随便在一家街头便利店凑活了一晚上。
有时候他觉得自己像只旅行青蛙——
不,旅行青蛙还要带上行李,他什么都不用带,住的是五星级酒店还是公园长椅,都没差,反正都是熬。
彻夜难眠。
陶素琴失踪了。
他将剩余的创口贴一枚枚贴在十指指尖用于掩盖指纹,眼眶下乌黑,他却丝毫没有困意,神情专注得仿佛那不是创可贴,而是显微镜里盖玻片下的奇妙物种。
死亡预告里有人失踪,并且不止一个。
这是他得出的结论。
天知道用这个结论去推翻现有的所有推测是多离谱的事。
初看完死亡预告上半部分时,他有着强烈的继续看下半篇的欲望,但冷静下来后,他说服自己,只要是谋杀案,或恐怖袭击,动机才是最重要的。
于丝楠用一番骇人听闻的阴谋论,将梁思宜公开预告的动机转移到了梁全身上。
天真。
假若官方已抹去梁全的存在,那他还找什么?
举着一张废弃的、极有可能是假证的身份证等警察上门吗?
于是,他关注的焦点挪向林展。
林展为何发疯,如何发疯,是否真的发疯,这几个问题,在进入宁心疗养院之前,减虞甚至模拟过几种答案,最终,却带着百思不得其解的更多问题离开了。
林展在他手心画了一本书,书外面是一个圆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无论陶素琴死没死,她失踪了。
她没有浑身布满缝合线、僵直地躺在那寒气逼人的冷冻柜里。
她失踪了。
如此劲爆的消息,网上却一点风吹草动都没有,减虞明白,警方隐瞒陶素琴失踪的理由并非她多特殊,恰恰相反,正因为她的失踪并不特殊,所以才严禁全体遇难者家属认领尸体。
这说明什么?
失踪了很多,很多人。
他们到底属不属于死亡预告的‘谋杀’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