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美人错嫁军官(146)

作者: 画青回 阅读记录

陈叙笑了下:“我说过了,不用跟我客气。”

温南关上屋门,隔绝了陈叙的视线。

她走到床边,脱/掉衣服,衣服在地上蹭了许多灰,袜子也脏了,温南走到镜子前看了下左肩膀,肩膀那一片也有小片的红痕,胳膊稍微抬一抬就感觉到疼痛,她吐了口气,转身扶着木桶坐进去,洗完澡后又换了身干净。

她拧开药盖子,在脖子的伤口处涂抹开,想到肩膀的伤,又解开扣子拽下衣服,在肩上也涂了些药,涂完药开门出去,院里的灯亮的了,隔壁屋里的灯是灭的,陈叙应该出去跑去了。

她想了想,还是等明天让陈叙帮她倒洗澡水。

温南关了院里的灯转身回屋,听见院门“吱呀”一声,她转身看去,见跑了一头汗的陈叙回来了,男人撩起军装短袖擦了擦头上的汗,温南措不及防的撞见了陈叙结实精瘦的腹肌,腰身处的裤腰上勒着黑色皮带,军装裤包裹着两条笔直修长的双腿。

她愣在原地,眨了眨眼,直到陈叙放下衣服看向她时才回过神来。

温南:……

她好像又被抓包了。

陈叙脚步顿了一下,双手搓了下脸,没看温南,关上院门走到井边打水洗脸。

他刚才注意到院里的灯熄了,还以为温南已经睡了,没料到她还没进屋。

男人使劲搓了搓脸,起身拿走绷绳的毛巾擦脸,这才抬眼看向还站在屋门口的温南:“药抹了吗?”

温南点头:“抹了。”

陈叙将毛巾搭在绷绳上,视线落在温南的脖颈处,冷不到的瞧见她衣领扣子有三颗没扣,脖颈下是大片雪白的肌肤,隐隐能看见领口下的弧线,温南头发湿漉漉的贴在鬓角,有发丝滑入领口处,衬的肌肤扎眼的白。

陈叙快速移开视线,搓了搓脸上的热意,主动去温南屋里帮她倒洗澡水。

屋里亮着灯,光线聚拢在木桶里,平静的水面倒映着漆黑的房梁,陈叙一进去就闻到了属于温南身上淡淡的皂角香,他屏住呼吸,抬起木桶走出去泼到菜地旁的水沟里,背对着温南说:“你早点休息。”

温南笑道:“嗯。”

屋门关上,将院里唯一的亮光隔绝了。

陈叙将木桶放在屋檐下,看了眼关着的屋门,指尖捻磨间,似乎还能感觉到那抹滑腻柔软的触感。

温南回到屋里就睡下了。

今天差点在阎王殿走一遭,又被李红平吓了一次,这会躺在床上,疲惫感阵阵袭来,她睡的很沉,没听见院里传来哗啦的水声,温南这一觉睡的很香,一直到第二天天大亮才起来,她猛一起身,肩膀和脖颈就疼的厉害,比昨天还疼。

这股疼痛估计要持续好几天。

温南轻轻揉了揉肩膀,起身穿上衣服走出屋子,陈奶奶在厨房做饭,温南看了眼隔壁屋子,陈叙的屋门开着,院里也没他的人影,她走到井边,忍着肩膀的疼压了点水洗漱,然后去厨房给陈奶奶帮忙:“姨奶,我哥呢?”

陈奶奶把菜盛出来装在盘子里:“一大早就走了,我估计和公安去县城了。”

温南没想到这么早。

她把火星子埋了埋,起身和陈奶奶端着饭菜走到院里,吃过早饭,温南又回去给脖子和伤口抹了些药。

温南一整天都待在家里,陈叙中午也没回来,张小娥上午在家属区转悠,到了中午吃过午饭就来了,和温南说了好一会话,张小娥不仅是个大喇叭,家属区的事情也比别人先一步知道,她说:“候婶子,温南,你猜康家现在咋样了?”

陈奶奶讨厌林家,连带着康家也不喜欢,随口问道:“咋了?”

温南还挺好奇的,昨天的事闹大后,康连长不能让女人生育的事肯定都传开了,牛来花把别人的大孙子当成自己的,满家属区的传,估摸着现在都没脸出来见人了。

张小娥说:“中午老杜回来的时候跟我说,康连长给团里打申请了,要把家属区的房子退掉,以后在外面练兵,不回来了,牛来花也没意见,我上午路过康家的时候,看见牛来花在院子里拔菜呢,估计想把菜都带回老家去。”

陈奶奶说:“随她去,咱们不管。”

张小娥八卦的心燃的烧不尽:“候婶子,你说康连长现在啥心情?这三年他和牛来花都怪林美珍不能生,结果到头来是他自己不行。”张小娥“啧”了一声:“康连长这辈子是不是就没后了啊?牛来花上次诬赖我,非说我诅咒他们康家断子绝孙,这下好像真断了。”

温南:……

陈奶奶:……

“小娥,这话你以后可不能在外面说。”

张小娥拍了下大腿看陈奶奶:“候婶子,我不傻,我肯定不会往外说,万一说出去再被有心人泼个脏水,那不是害了我家老杜吗?”

张小娥有一点拎得清,虽然是大喇叭,但大是大非面前还是分得清孰轻孰重。

张小娥又说了林美珍的事,她天不亮就起来了,昨晚早饭就去卫生所那边,看见公安同志带着虚弱的林美珍和林美霞去了县城,一块同行的还有陈叙,她说:“林家人缺大德了,我看他们林家人以后还咋待在杏花村。”

陈奶奶想起李红平欺负温南的事就生气,她到希望林家以后别待在杏花村了,想想就堵得慌。

张小娥坐了一会就走了,温南出去送她时,看见了背着篓框的赵小麦走过巷子口,她追上小麦,看到她手里拿着铲子,不是镰刀:“小麦,刘主任那边给你留活了?”

“温南。”

赵小麦一看见温南就高兴,她摇了摇头:“没有呢,我去草地给鸡挖点野菜。”

上一篇: 七零恶婆婆只想咸鱼躺平 下一篇: 冬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