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美强惨暗卫(228)
魏晗烨亲自斟了杯酒,递与魏太后,“兰花品行高洁,素为君子所爱,果然堪配母后,儿臣敬母后一杯,恭祝母后松鹤延年,福寿绵长。”
魏太后面上和蔼,接过酒,一饮而尽。
苏蕙菁忙道,“太后娘娘莫急,花签背面还镌着字呢。”
云英将签子翻了过来,果见上头题了行小字,“自饮一杯,随意命人弹奏《佩兰》。”
“既如此,远儿,哀家听闻你一直醉心抚琴,便由你弹上一曲罢。”
“好。”
魏晗远命人取了琴来,他手拂七弦,便听乐声细而不迫,徐而抑扬,悠悠然吹落风中。
苏蕙菁以箸击盏,和声念道,“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此曲真真雅乐也。”[6]
众人赞了一回,重新将签筒放回水中,当乐音将尽时,签筒在魏晗烨跟前停了下来。
魏晗烨抬手掣签,他扫了一眼竹签上头题着的字,微微一笑,随即将签子抛给秦川。
“果然是女儿家行的令,也罢。秦川,你来念吧。”
“是。”秦川捧着签子,说道,“陛下掣的是牡丹花,题曰‘国色天香’。”
话未说完,众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却又不敢笑出声,只得低头忍耐着。
秦川清了清嗓子,“咳咳,诗句是‘天下更无花胜此,人间偏得贵相宜’。”[7]
魏太后点了点头,“皇帝贵为九五至尊,牡丹则是群芳之冠,倒也贴切,注是什么?”
“回太后娘娘,注云,‘得此签者,花中之王,在席共贺一杯,同庚同辰者陪饮一杯’。”
众人便都举杯,齐声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魏晗烨饮尽杯中酒,他盯着竹签上“同庚同辰”几个字,默然不语。
乐声又起,这一回,签筒停在了英太嫔和裴怡欢中间的位置。
淑太妃道,“这该算谁的呢?”
裴怡欢拿起签筒,递与英太嫔,谦让道,“自然是英姐姐先了。”
英太嫔笑了笑,“这东西一应都是妹妹宫里的,哪有妹妹不掣反让我来掣的道理,况且我平日也不喜欢玩这个,还是妹妹掣一根吧。”
裴怡欢依言掣了一根竹签,只见签上描了朵荷花,旁边题着“霁月清荷”四字,诗云,“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竹签背面写着,“自饮一杯,自左往右,数三七二十一人,令其再掣。”[8]
英太嫔扫了眼签子上面的荷花,笑道,“这签合该由你来掣。”
裴怡欢素爱荷花,因此心中也很欢喜,她饮了酒,一面数,一面笑,“这倒是麻烦了,三七二十一人。”
众人也跟着她数,算出该是席容烟。
席容烟只得也掣了一根,签上是一支木芙蓉,旁边用朱笔镌着一句旧诗,“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席容烟念了一遍,又去看上头的题词,目光不觉一顿,呢喃道,“忘川秋水?”[9]
苏蕙菁正好坐在席容烟旁边,她见席容烟不往下念,便歪头去瞧竹签背面的注,念道,“掣此签者,不必饮酒,上下两家各饮一杯。”
坐在席容烟两侧的是平乐和苏蕙菁,平乐身子不好,不便饮酒,便让肃安王帮忙喝了。
席容烟只管拿着那签发怔,苏蕙菁饮了酒,笑道,“陈姑娘又没喝酒,怎么倒先醉了。”
席容烟这才回过神来,忙将签筒重新放回水上,自己斟了杯酒,兀自饮了。
这时候,众人没那么拘束了,彼此谈笑起来,连乐妓弹琴的声音结束了都没察觉。
还是贤太妃反应快,说道,“该平乐掣了。”
平乐摇了一摇竹筒,从中掣出一根竹签,她瞧见上头的话,不由得笑了起来。
“‘橦布红衫来换米,满头都插杜鹃花’,这句话写得倒是有些意思。”[10]
苏蕙菁凑上去看,“子规啼春,得此签者,逢春必有喜事,自饮一杯为贺,既是喜事,可命在席之人说个笑话同乐。”
众人都说,“平乐公主今朝还朝,可不是天大的喜事,我们都来敬公主一杯。”
平乐饮了酒,笑道,“真真是个好签,你们谁会说笑话,快讲一个来听听。”
今年刚满十岁的魏晗知自告奋勇,“我新近得了一个,我来讲给大家听!”
众人见他一副稚气未脱的模样,都十分欢喜,纷纷笑说,“好。”
魏晗知因说道,“艾子有个孙子,不喜读书,很是贪玩,艾子为了让他争气,经常一顿棍棒伺候,可他还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艾子的儿子就这么一根独苗,虽然不争气,可也疼得紧,他看到艾子这么责打自己的儿子,总忍不住求情,偏生艾子根本不搭理他。有一次,艾子的孙子在外面打雪仗玩,艾子瞧见了,不由分说,剥掉了孙子的衣裳,罚他跪在雪地里。艾子的儿子不敢说什么,脱了衣裳跪在儿子旁边,艾子很吃惊,问他,‘你儿子有过错,应当受到这样的惩罚,可你为什么也跪在这里?’他儿子哭着说,‘您让我的儿子受冻,我也让您的儿子受冻。’”
说毕,众人笑起来。
肃安王伸手揉着魏晗知的脑袋,笑道,“可知你平素是个不喜欢读书的了,讲的笑话也这样刁钻赖皮。”
魏晗知吐吐舌头,往肃安王身上一歪,“大哥你又说我。”
众人瞧着他们两兄弟的模样,不由得又笑了起来。
一时,又命奏乐,这次签筒在贤太妃跟前停住了。
贤太妃笑着推辞,“本宫都一大把年纪了,就免了罢,你们玩你们的。”
魏晗远兴致勃勃地说,“谁说的,依儿臣看,母妃风华正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