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从穿成外道女修起(218)
可这群人没有一个逃走。
他们安静地,像是一群鬼魂一样静静伫立,丝毫不畏惧迫近的马蹄声和照亮人面孔的刀光。当这群人马终于要撞上他们时,最前排的人俯下身去,骤然从身后的板车抽出了刀。
那刀极长,刃极宽,夜色中一道白练般旋出银光。最前排骑士来不及勒住的马直直撞上刀锋。咔嚓,比掰断柴火更清脆,滚热的马血喷溅在土地上,前排骑兵们惊呼着摔下马,他们甚至没有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
那群“流民”掀开身上的布披,他们干脆利落地向地上补刀,然后迅速退向中央的板车后。原来刚刚他们行走缓慢不是因为没有力气,他们是在拖着一连串足够当鹿角用的板车行走。
跟在后面的骑兵摔倒在前面人的尸体上,撞在板车上被后面的刀扎个对穿,空气因为血的温度而温暖起来,还勉强保持着稳定的士兵开始混乱。
这支骑兵的长官终于意识到他们遇到了一个陷阱,他们根本没有做好来战斗的准备。这不应该只是一群手无寸铁,只会哀求告饶的流民吗?他们可以从容地杀掉里面没有价值的那部分,仔细挑选一下有没有姿容尚可的年轻女人,有没有还能役使的劳力。可现在羊群骤然露出了爪子,他们才绝望地发现被猎杀的是自己。
“撤!撤!”那骑兵队长仓皇地喊,“他们没有马匹,他们追不上来!”
而仿佛是在嘲笑他可悲的幻想一样,有无数马蹄声从两边的黑暗中响起来。铁甲倒映着火把的光辉,一面燕字旗在黑暗中招展开来,燕字营口袋一样扎扎实实地围住了这群还没来得及溃逃的人马,把他们挤成一团。
杀!
长□□出,最外圈的倒霉鬼不管是人还是马都顷刻间被扎成了筛子,战马的嘶鸣和人的惨叫交杂在一起,血液向后喷溅到幸存者的身上。包围圈外慢慢地让出了一条路,身披铠甲的赵一石从旗帜下走出。
“尔等放下兵刃,下马投降,犹可留一条性命!”他说,“如若不然,便与方才受戮者同!”
黑暗缓缓地流动,逐渐不再汹涌,在漫长的沉默里,有一声兵器坠地的声音突兀响起,随即两声,三声……
当啷,当啷,当啷。
“好,你们之中谁人是长官,出来。”
……
外出搜索那队流民的人马似乎走得太久了,站在城墙上那花胡子的都尉感到轻微的不安。骑兵是很贵重的,要不是确定这件事能速战速决,又毫无危险,他不会让那一小队骑兵出去搜索。
为什么……这么久了,还不回来呢?
这样想着,远处忽然有马蹄声迫近,隐隐约约能看到是刚刚出城那队人的铠甲。他们走得不太快,以至于灯火没能照亮他们的身形。
“可是巡城军回来了?”站在城墙上的士兵问。
沉默,一小阵沉默之后,他们听到刚刚那个骑兵队长有点含糊的声音。
“正是!此番所遇贼人携财货颇多,有车马相随,速开城门……”
看来不是流民,是迁徙的富商?或是什么不长眼的士族?这样的疑问只在城门上这群人的脑袋里滚了一圈,城门就向着黑夜打开了。
“给我让后队看准跟进冲门的时机。”压阵的嬴寒山卷了卷手中的马缰,对身边的海石花说,“城门开了,就别让它关上!”
第115章 新的麻烦
绝不会有人敢于正面注视汹涌而来的洪水,即使是在山洪中殒命的人,也一定是背向水流被溺毙。纵然是最胆大的人也会被洪水呼啸而来的气势震悚,下意识转身奔逃。
而现在,叶城的守军们正面对一场洪水。
城门打开的一瞬间,黑暗里的那队骑兵骤然纵马疾驰起来!最先头的骑兵撞开门前还未反应过来的叶城守军,其后的马蹄踏在人体上,发出清脆的爆裂声。
银甲凛凛,奔马萧萧,马匹粗重的呼吸听起来简直像是什么野兽的低吼,骑兵们曳着手中长枪扫过试图近身的敌人,被扎穿的尸体高高甩起,扑地砸在路边。
城墙上的那位都尉眼睁睁看着这群骑兵冲进城门,他因为惊愕迟滞的大脑终于开始运转。“关城门放箭!”他狠狠地推开身边一个还在呆愣的士兵,转过身去对身边人大吼。
“都傻了吗!我说放箭!放箭!”
空气中有无数嗖嗖的嗡鸣声响起,好像成百上千个人在半空中吹响了银打制的薄片。
苗都尉身边的士兵没有动,他们手拿着还未张开的弓,缓缓地向着天空抬起头来,脸上是凝滞的惊恐。
是箭,是难以计数覆盖了天空的箭,谁也不知道它们到底是从哪里射下来的,难道对方的弓弩手是在云端吗?
没有人能给出答案,从高处坠下的箭钉在城墙上,穿过士兵的肢体,胸口,在地面上炸出圆形的血花。而第二队冲城人马紧跟在这波箭雨之后,马蹄声和金铁交错声让整个城墙颤抖起来。
“放下武器者不杀!”混乱里赵一石的声音冲破嘈杂,他把枪尖不知何人的尸首摔在地上,一振枪上血珠。被打懵了的守军开始丧失斗志。
守城战从来都是守一攻十,然而当城墙不复存在时,一比十的说法也荡然无存。
不断有士兵丢下武器,他们曾经将流民视作羊,而现在铁骑踏在他们面前时,他们也变得像是羊一样蜷身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