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戈(重生)(146)
辰静双的声音哑得不像样子。
“……热。”她嘶哑地说。
辰静双摸了摸她额头,皱起眉,又贴过来用嘴唇试了试,仍觉得凉,忙给她掖得更紧了些:“你体温始终偏低,受不得寒,先忍一忍,别任性贪凉。等养好了,我带你去看雪也无妨——你且安心养着,我们赢了。”
说罢,叫笙童去请钟灵和军医。
宋如玥半闭着眼,道:“我倒觉得你热。”
辰静双屈指在她额上轻轻一弹:“强词夺理!”
“我又梦见那个……很像阿阮的小孩了,”宋如玥做梦一样地说,“她走了。”
辰静双仰起了头,努力克制着神色:“还会再有……再回来的。”
宋如玥忽然觉得有点奇怪,动了动脑袋:“怎——”
“——将军醒啦!”钟灵探进头,将两个人都瞧了一瞧,“见过王上!”她蹦蹦跳跳地进来,也不跪,脚步轻快地把辰静双挤到了一边,好让他背着宋如玥,自己把眼泪抹了。
“将军这回可是惨了,什么时候伤了小腹也不知道,我们还都以为是月事,发作的时候可被吓了一跳!”她一进来就能自己搭一台戏,身上带着甜丝丝的凉,宋如玥不自觉地想往她那边凑——“军医都说您得好好养养,能不下床就别下床,免得伤了根本,以后真下不了床了就不好了。还有您胸前那个伤,您也是心大,可不能再动了!”
她说着开始掀宋如玥的被子,宋如玥随着她掀,这才发现自己被裹了三层,像个蛋卷儿,难怪又热又闷。钟灵继续蹦豆子似的说:“王上欸,有伤的人可不能裹这么严实,要化脓了就不好了!”
辰静双闷闷道:“她凉。”
钟灵看着他,直皱眉,忽然问道:“殿下渴不渴?”
她这么一说,辰静双果然渴了,如实点头,去拿茶碗。那茶都凉透了,钟灵忙将碗挪走,嚷嚷道:“您都发热了,还喝凉茶!”
辰宋二人一怔。
宋如玥撑开眼皮看他,果然憔悴,面色潮红,嘴唇干裂,眼里格外湿润,泪光闪闪的。她便笑道:“我看你也别嫌弃我不安生,一起躺下养着吧。”
钟灵给宋如玥剥下两层被子,按了她趁机直往外探的手脚,凶她:“将军!不!能!受!凉!”
折花
史维披星戴月,硬是四天就赶到了燕国。
他这个人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使臣,拿的通关文牒是穆国的,过往资料一应俱全,说是个小商人,宁禧廿四年从穆国穿过燕国,到辰国去做生意,眼下看着局势不好,打算溜回故乡。
燕国排查很严,各个文牒都要翻来覆去检查半天,再推诿扯皮数日,虽不明言,但就是望人知难而退。结果这位长袖善舞,一天不到就打听清楚了,挨个上门送银送物,一派贪生怕死的小百姓模样,滑不溜手。后来燕国官员都被他惹烦了,查了他文牒无误,赶紧把这赖皮放行了。
在燕国境内,通行就方便些了。又三日,终于到了燕国王都。史维已经心急如焚,但又不能直接进宫——上一任辰国使臣的血还没落地呢。
不过作为一个逃难的商人,到了燕国境内,落落脚也不是不可,反正现在岌岌可危的只一个辰国罢了。史维便做出游山玩水的样子来。只是这位健谈的商人,虽然有那么两个破钱,对燕国情况却是两眼一抹黑,不时与人谈起,常听得直愣。后来一些与他相谈甚欢的人,都开玩笑叫他掏说书钱。他只大笑,宣布这顿饭由他请了,愿与他攀谈的人便越来越多。
到燕桥第三日,史维打探出了燕世子的一间别苑。据说那别苑守备极严。燕桥是燕国的王都,京城的人总有点喜欢论政的小毛病,关于那别苑的传说,光史维听到的就三四个版本。他比较信的一个,是燕世子近期失势,恐怕就躲在里头呢。
他没有万全的把握,也只好铤而走险了。
第三日傍晚,他外出散步。中途似乎累了,买了两个烧饼,坐在路边就啃了起来。
他背后靠着的,正是燕世子别苑的后门。
果然,不多时,就有人黑着脸出来赶他:“走走走!”
史维嬉笑着站起来,道:“饶我一回吧,我要找主子家的小姐,可实在一步也走不动了。那小姐闺名单一个‘阮’字,听说是嫁给了燕桥一个富贵人家,我瞧贵府气派得很,能不能打听一二?”
那人闻言一凛,上下将他一打量,后退一步,示意他往里走。
-
经过好一番盘问,史维才见到燕鸣梧。
这位燕世子一手拿着一副墨,正专心致志地比较。史维对他行了礼,他才发现冒出来一个大活人,问道:“你就是史维?”
不等史维确认,他又问道:“你怎么证明你是辰静双的人?”
史维想了想,道:“我们殿下托我转问邸下,郡主还像从前一样喜爱雨日开窗、拥被而卧吗?”
这倒确实是辰阮的小习惯,非亲近之人不得而知。燕鸣梧信了四五分,把墨收到一旁:“辰静双叫你前来,所为何事?”
史维道:“是我主动请缨,欲襄助邸下,登基为王。”
这话说得不太对。
燕鸣梧是个傲气的人,这时期又是他的低谷。因此别人是不能主动说来帮他的,他面对帮助的第一反应永远是“我可以做到,你们错就错在不这样认为”。
果然,燕鸣梧沉了脸色:“你们这是自视甚高,还是看不起本世子?”
史维早有准备,伏低了脑袋,一副示弱的姿态:“是我不曾说清。我出使燕国,名义上是如此,但殿下另有叮嘱。一来,殿下始终在静待邸下东山再起,只是碍于盟约,才派我前来。否则,辰国有难,燕世子相助,情况一反,我们却无动于衷,岂不落人话柄?二来,我出使时,殿下再三嘱托的,也并非什么联盟,而是命我探望郡主,聊表思念之情。至于我本人,请缨出使,也并非为了辰燕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