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枕戈(重生)(183)

作者: 将小明 阅读记录

如果辰国安全,那么,宋如玥和玉玺也该……

他忽然一寒:他不了解辰静双,只知他是辰恭的儿子。

先前交战,双方反目成仇,可是太平了这些月日,倘或那位“小辰王”动摇了……

他又爆发了一阵猛咳。

辰恭和颜悦色地过来给他顺气:“本王呢,这次找陛下,是有个好消息要与陛下分享呢。”

他自袖中掏出一个方方正正的小包裹,轻轻搁在石桌上:“本王觉得,还是陛下亲自打开比较好。”

皇帝狼狈地瞄了他一眼,伸手拽开它。里面金玉质的东西泠泠滚了滚,在桌子边缘停住。

这块玉四四方方,大小刚够成年男子单手持握。镌着字的一面,恰好翻开来,撞入皇帝视野。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是玉玺。

相见

看见玉玺,皇帝脸色惨白如死。

偏偏颧骨处还留着两块酒逼出来的酡红,看着滑稽极了。

他前后晃了晃,猝然咯血,一发不可收。辰恭当然不可能叫他死了,当下一招手,亭外就进来一个宫人,为皇帝止咳。又不足片刻,一个太医快步跑了进来,为皇帝号脉。

这位前任辰王在皇宫里,真可谓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皇帝很快被稳定下来,全脸成了一样的白,就听辰恭问:“看来,皇帝真是将他视若珍宝,否则怎么一见玉玺,就激动成这样?”

皇帝眼前阵阵发黑,将牙咬了又咬,冷冷道:“如今玉玺已到了你手上,你留着朕,也是无用!”

辰恭将玉玺端起来,在皇帝面前晃了晃,满意地看见皇帝目光避着它:“陛下不再好好看看?从此它就再不是你们宋家的了。啧啧,本王可是费了不少功夫……或许上面还有姓宋的血呢。”

皇帝拼命忍住眼泪,死死盯着亭外海棠,集中精神,好像要数出每一片叶上的脉络。

“陛下怎么不说话?怕死?”辰恭收起玉玺,一笑,在皇帝耳边压低了声:“陛下莫怕,虽然有了玉玺,皇上依然是个金贵物件,孤哪里舍得弑君啊……”

说罢,他竟风度翩翩地一起身,道:“陛下既然身体不适,就先回去将养着吧。本王……改日再去探望陛下。”

他笑着走了,得意得脚底生风。

-

辰恭竟然真把皇帝晾了三天。

这三天里,除了太医,他不准任何人接触皇帝。皇帝毫无办法,只得被困死在无边的惶恐悔恨之中,偶尔燃起一线火星似的希望,再熄灭,只留下焦黑、绝望的遗迹。

他痛苦得想寻死,可是,他连寻死都做不到。

到了第四日,他行将崩溃,为免丑态,只好令自己僵硬地躺在床上,一动也不敢动。

他不敢去想宋如玥……自己的小女儿,再心大也不可能会交出玉玺。她现在活着还是死了?还是像皇后那样,被……

还有玉玺,玉玺易主,莫非,天下真要改姓了吗?

那么,珪儿,好不容易逃出去的珪儿……

他绝望地闭上眼。

就是在这个时候,太医到了。

-

辰恭唯恐给皇帝一丝一毫的可乘之机,这几日太医一天一换,有些甚至不是原来宫中的太医。皇帝已经万念俱灰,听天由命,对此也不理不睬。

今天的太医却有点怪。

他带了两个徒弟——当然,也是被辰恭一党重重盘查过的人——而且,他的手一直在抖。

所幸皇帝也没有留意。

中途,太医发现自己少带了一味药,新收的小徒弟手脚又不利索,于是暂时告辞,只将两个徒弟留在了这里。

那两人并肩而立,看着帷幕里的人影,其中一人颤抖着拨开纱帐,低声唤道:“……父皇?”

皇帝以为这是自己的幻觉,没有理会。直到另一个声音也颤声叫了一句“父皇”,他才皱起眉,缓缓看去。

宋玠宋珪兄弟,并肩站在他面前。

他猝然扭头,顿了一会儿,忽然,宋珪上前抱住了他。触觉实实在在,不能作假。

宋玠又叫了一声“父皇”,过来拉住了他干枯的手。

皇帝的眼泪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止不住的,但才片刻,他又发起抖来,直把二人往外推:“快走,你们进宫来做什么,快走……”

“父皇!”

“——啊,是了,朕……哈,不然怎么能看到玠儿?珪儿,却苦了你……”

他苍凉地笑起来,老泪纵横,终于起身回抱自己的两个儿子。

“儿臣还活着呢,父皇。”宋玠也忍不住落泪,忙擦去了,“珪儿也没死,您也健在……我们兄弟二人,已经重归于好……”

皇帝艰难地稳住情绪,拍了拍两人,怕时间来不及细细打量,只问:“你们这是怎么回事?安全吗?”

安全倒暂时安全——几个月前,京中眼线来报,潜入皇宫一事终于有了一线希望。他们一路紧赶慢赶,终于赶上了入宫的时机,几番打点,几番惊险,听说了皇后的事也未能露面,幸好,终于见着了皇帝。

不过,个中细节,二人瞒得死死的,只说了被广成王搭救的前因后果,道:“回家一趟而已,哪里会不安全?”

“好好,那就好……”皇帝听宋玠的声音听不习惯,越听越心疼,但宋珪也在旁边,他只能道:“你们好好的,爹也就心满意足了……”

说着叹了口气:“如今,皇位已经不要紧了。玉玺落到了辰恭手里,爹已经没有指望了。早知如此,爹也不该……”他仰面不语,半晌,将眼睛一盖,屏着气道:“也不该,把玉玺交给安乐那丫头……爹一时私念,竟害死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