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枕戈(重生)(225)

作者: 将小明 阅读记录

这和她的“报喜不报忧”一样,是令人觉得真实、令人觉得安心的。

另外,近来孟国相关事务也一切顺利。过些日子,就可以派人去接外祖久居辰国,也是亲人团聚的喜事。

如此想着,辰静双才终于有了些许睡意,慢慢合上眼睛。不过他依然有些难眠,辗转片刻,睡意反而渐渐散了。正叹了口气,要披衣起身,忽听笙童在外头轻轻敲门:“殿下。”

他睁开眼,不知此时是何时,却忽然冷得心慌:“报。”

“有前线信使入宫。”

夜半闯宫,如此急切,多半不是好消息。

辰静双一顿:“宣。”

一边起了身,由笙童入内燃灯,为自己打点形容。外头另有宫人引了信使入内:

“回殿下,前线战报。”

辰静双应了一声,从洁白的中衣袖里,伸出手去:“西边的还是北边的?”

“北境,沉云。”

沉云……

谢时所率援军,并未能接近齐军附近,而是东上迎击燕穆联军。但齐军内,辰静双也并非一无所知。除了向宋如玥借来的茍易等五人——这是明面上的眼线——另有他自己的暗线十数人,分别埋藏在齐军先锋、中军、后勤各营各处。这些暗线他布置已久,连齐晟都一无所知。

按理说,沉云发生的一切,他都该了如指掌。

辰静双接过战报,一目十行地扫过。看罢,实在难以置信,从头细读二遍,脸已煞白,又侧目盘算,低呼:“不好!”

望凤台内有舆图,他快步过去,伸手点住沉云城,一路下划,最后,胆战心惊地停在一处。

他熟稔到,方才不看舆图都能想到的地方。

孟国。

-

孟国。

这是个如今诸侯群起,仍没被人惦记的国度。无他,只因孟国国土狭窄、国力太弱,全然依附于辰国之下。

各诸侯王,既然称侯称王,自然有自己那么一点封地——既然自己有了那么一点封地,自然,也就看不上孟国这点弹丸之地。

辰静双对此心知肚明,因此,一直放任孟衡偏居,隐于乱世。原以为,这世上本不该有人觊觎……

唯独,漏算了一个人。

宋玠。

宋玠与齐晟联手,便算是有了兵马。但是,他没有土地——齐国的封地不说,他自己的封地早被辰恭占据,再不能归去。

他一寸土地都没有,孟国虽小,却可以为他提供一个立足之处。

方才战报传回,齐军惨败。那一败中,茍易等五人死绝,辰静双所有暗线亦只侥幸存活了两个。世上没有这么巧的事,必定是宋玠看穿了他们的身份,提前杀人!

从沉云败退,有一条路径直南下,恰是他方才手指划过的路线。

那条路的终点、宋玠的目标……是孟!

“备快马!”

-

可再快的马,也追不上已逝的时光。

自从沉云大败,齐军一路溃退,几乎是急行军一般,连离齐军最近的谢时,一时都没能反应过来、及时抽身。

他手里小几万兵马,在燕穆三四十万大军夹击之下左右逢源,已经极其不易,就算反应及时,又如何能全身而退、阻拦宋玠?

何况,宋玠大肆清洗辰静双眼线,那唯二幸存之人,传递消息毕竟也慢了一步。

宋玠宋珪缓步上殿,对孟衡行晚辈礼:“孟王殿下。”

皇帝已然驾崩,这两位皇子的礼,孟衡不敢受,起身道:“殿下多礼,小王不敢当。”

说着步下玉阶,亲手扶起宋玠,又伸手扶起宋珪,目光从他二人眉目间扫过,苍老的脸上感慨又欣慰。

宋玠笑道:“孟王殿下看我二人的目光,倒像是长辈看着晚辈,亲切得很。”

宋玠气度彬彬,一表人才,当年在永溪皇城都是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孟衡看他,也是越看越喜欢,也笑道:“当今辰王,正是小王外孙,当年辰王与辰王妃大婚,正是在这孟王宫里。今日见到二位王爷,果真与辰王妃是亲生兄妹,颇有神似之处。”

宋玠笑道:“小妹顽劣,想必给孟王添了不少麻烦。”

孟衡连连摆手笑道:“她在这,我却热闹不少。”又道:“既是话家常,何必站着?不如到花园内坐谈。”

像孟国这样的小国,原是不配文武大臣的,孟王以下,皆称幕僚,不设朝会,省却了许多繁文缛节、人浮于事之象。

宋玠欣然从之。

-

孟王宫花园并不大,倒难得种着些似曾相似的花草,正凌雪盛开。见宋珪看着它们发怔,孟衡笑道:“正是辰王妃带来的花种,不过那一批大多不耐寒,难以存活,又与园内花种培了两季,这才好些。”

宋玠失笑:“当年情况何其危急,不想她竟还带着这些东西。”

孟衡一哂:“那时才多大年纪,从小在宫里的小女儿,启王殿下,不必如此严苛。”

宋珪道:“孟王殿下可是被皇兄骗了,到底,他才是最纵着安乐的。”

孟衡才放了心,笑道:“兄妹情深,当然是美谈。”

宋玠也客气,道:“晚辈也要谢过孟王殿下,听说孟王也对安乐厚待有加。碧瑶最初的两万兵马,就是从孟王这里带出去的。”

“那究竟是为了我外孙,二位殿下不必在意。”孟衡摆了摆手,又忽然想起一事,颇忧虑地看了看他们兄弟:“说起兵马……前线战报,我也略有耳闻。听闻启王殿下和齐王殿下大军已在孟国境外……可是,孟国内实无兵马,还请二位自行留心。”

宋玠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