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枕戈(重生)(280)

作者: 将小明 阅读记录

秦潜道:“诚王殿下恕罪。真相未明,为免一场冲突,外臣只得如此。”

辰恭诸多心腹,也畏于秦潜武力,不敢上前。

如此,秦潜便擒着宋珪,从此地全身而退。

就在齐人左右钳住了宋珪的同时——也有两个辰恭的心腹,一左一右架住了宋玠,中断了他目送宋珪的目光。

“启王殿下,得罪。”

-

秦潜并未率重兵压境,孟国终究不宜久留,他们匆匆离去。

路上,宋珪已经将事情来龙去脉都告知了秦潜,辩白清楚。秦潜听了,并无意外,只道:“果真如太妃所料。”

“太妃?”

“是。自我们殿下随启王殿下出征……太妃娘娘就总悬着心,只怕启王殿下的无情谋略,也落到我们殿下头上。前些日子,太妃终于说动了辰王殿下,准许我们出来,护卫在齐王殿下左右,劝说他不要再唯启王马首是瞻。不料……”

秦潜叹了口气。

他此时摘下了头盔,头发有点乱了,人就好像褪去了那六亲不认的锋利,显出一点柔软的迷茫来。齐国大臣的家将极少亲身上阵,多是些来长资历阅历的年轻人。这虽是难得一支精锐,可秦潜也不到二十,还没到应该担起家国存亡的年纪。

而齐晟死得突如其来,偏偏把他推到了这风口浪尖。

宋珪道:“你现在要去何处?”

秦潜道:“外臣要先回去向太妃娘娘、诸位大人复命。”

宋珪低眉思量片刻:“你若信得过本王,就送本王一匹快马,本王不与你们同去了。”

秦潜:“殿下是要去找辰王妃吗?”

“不错。”

秦潜想了想,压低声音,劝道:“那外臣还是建议,请殿下先去见见辰王。”说着,他小心地看了看四周,“殿下,辰王并不是个好相与的,从辰国到齐国,朝野上下,都怕他。”

这却与宋珪所知的辰静双不同——他只知辰静双是个温柔无害的少年郎,对他印象最深的便是当年御花园一见,只因一片花瓣落在了他肩头,他便用头发织了花笼,将那花瓣留在发间。如此的风雅,如此的怜香惜玉,见着了安乐,便抿着嘴,微微地脸红,连点笑意都藏不住。

他便问:“如何不好相与?”

秦潜踟蹰着,声音压得更低:“这……外臣却不知道。外臣是听钱大人说的,辰王殿下威严深重,在朝中说一不二。辰国臣子,尽皆谨言慎行,唯恐稍有错漏,便遭疑心。辰王殿下虽平日里极少下极刑重刑,但有该赏该罚的,也是杀伐决断、毫不手软。阖宫之中,唯有辰王妃敢逆着他脾气,动不动忤逆辰王殿下一番。我们太妃也说,难得辰王殿下肯纵着她。”

宋珪面色凝肃,听了后半截,才笑了一下。他原本还有些怀疑,不知一个人数年之内能变得如此天翻地覆,但又想到自己皇兄,也只能无奈地认了。

其实皇兄这样的变化,他原本也不信,他不信皇兄肯对辰恭低头。可是如今,皇兄都要对亲妹妹动手,他也顾不得什么信与不信的了。

他心里发酸。他从没想过,自己、自己的家,会落得这样的下场。

这样想着,他也难免惆怅。秦潜既说辰静双疑心重,他便少不得为宋如玥考虑一二,是该先去见见辰静双。可宋如玥那边又紧急,一旦她对此间事懵然不知,恐怕还错信着皇兄,一头撞进天罗地网里去。

秦潜又在劝他:“诚王殿下,还是听外臣一言吧。殿下若不先去见了辰王殿下,若引得辰王殿下为此生疑,不是反倒不好了么?”

宋珪思来想去,叹了口气:“可安乐那边,总也要有人去知会一声才是。”

秦潜道:“那请诚王殿下放心,外臣自会分派人手,去请辰王妃当心。”

-

辰静双虽然到了边疆,到底也不能全然放了朝中之事。他虽禁了齐人往来,但终究心疼齐王太妃言辞恳切,准她凑了一支精兵去捞回齐晟。

自那以后,他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宋如玥那边情势也是一触即发,听着就叫人不安,他却不能动身出境,难免更焦躁些。

今夜临睡,他信手抄起弓箭,又茫然不知该指向何方。兀自转了半晌,才忍耐着,颓然坐下来,细细擦拭箭头。

箭芒锋利,就像冬天的时候,竖立在自己身边的长枪。那时候也是枪尖反射出慑人的光。他还想起当时宋如玥无声软倒在自己怀里,自己满手的血,片刻前竟还会错了意,去吃谢时的醋。至今想来,依然愧疚自责不已。

他少时常年在外,不习惯在身边放太多人,眼下既然不在宫中,便只留了个笙童。笙童原本是出去准备热水,回来时,却多带了一个人。

此人尘土满面,一身戎装未褪,只卸了刀剑。他一进来,满室平添杀伐,辰静双略抬了抬眼。

笙童道:“殿下,这是前些日子齐王太妃派出去的亲卫,有要事回禀。”

“齐王太妃派出去的亲卫,有什么事,要向孤来禀报?”

此人也畏惧辰王,已经恭谨跪下:“回禀辰王殿下,事关重大,外臣不敢不来禀报。”

“报。”

“殿下,启王殿下欲截杀辰王妃,传信于我们齐王殿下。殿下不肯,便遭毒手。我们……去得晚了,只见齐王殿下……横尸,启王诚王两位殿下为此起了争执。秦统领请了诚王殿下同归,诚王殿下想先来见过殿下,由外臣随行。”

“诚王。”

这一声无悲无喜,只叫跪地的人心虚:“是。正是……辰王妃的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