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戈(重生)(323)
她就是这样,不见棺材不落泪,不见黄河不死心。
可惜了,没什么好办法了。
就让玉玺无声息地腐烂在人迹罕至之处,或许,也是功德。
-
天快亮的时候,她摇醒了明月。
这正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明月不知道这祖宗又要闹什么名堂,揉着眼睛:“……殿下?”
“我睡不着,”祖宗怕惊动了同帐的钟灵,小小声地说,“我从黎国带了些清明花酒回来,你去找找。不过当时是整坛带回来的,你顺便再去找个好看的壶和杯子,我慢慢喝。”
明月:“……殿下,不能饮酒。”
“我只喝一点,”祖宗软磨硬泡,垂泪道,“不然实在睡不着,难受得很。”
明月就看不得她垂泪——宋如玥时常为情绪而哭,却极少为伤痛而哭——她心软了,只好慢慢哄:“那我去叫钟灵姑娘给殿下开个安眠的方儿吧。”
祖宗不肯,求道:“钟灵这两日那样累,睡得那样沉,轻易起不来。待她起来了,又要看诊,又要开方,又要煎药,这一宿还怎么睡?明日吧,明日吧……我只喝一点点,一个杯底,偷一点醉睡觉,好明月……”
到底她了解明月,这也不是个全然循规蹈矩的人,好歹劝动了她出去。
她又轻悄地起身,到帐外低唤了一声:“高央。”
高央应声现身:“殿下。”
“我方才忽然想起件事。子信与我决裂,已是疑心深重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夏林还在辰国北疆,你去提醒他一声,稍稍留个心眼,别把自己搭进去了。”
“是,殿下。”高央顿了顿,迟疑一下,“什么时候去?”
“事不宜迟,自然是现在就去。”
高央有些为难:“那……殿下身边,总不能没有人。我去请林统领来?”
——当然不行。林荣是个敢当场抗命的,可不如高央这么好糊弄。真把他逼急了,把宋如玥脑壳一敲,也不是干不出来。
于是宋如玥笑道:“天都快亮了,叫他好好睡吧。这么一会儿的功夫,能有什么事?”
她不提还罢了,一提,高央脑门青筋都出来了:“万一再有像那姓黄的一样不长眼的……”
“小卒罢了,真当我自己解决不了么?”宋如玥混不在意地一挥手,“放心去吧,你们在,我都没法亲自发作,憋闷得很。”
高央:“……是。”
他对宋如玥行了一礼,便要告辞。宋如玥目送他转身,忽而有些不舍:“欸,等等。”
高央回头:“什么,殿下?”
“……也没什么。只是近些时候,局势变幻莫测……你见到夏林,告诉他辰王和辰恭两方,传出什么消息,都暂且别信,尤其我总觉得,他们会拿我做些文章,又有皇兄,不知到时会有什么谣言。只记好,你们也是,我也是,大家都是自保为上。尤其你们……已经是我最后的倚仗了,万不可做出些玉石俱焚的事来。”
高央:“……是。殿下怎么这般的不放心?是出什么事了吗?若出了事,可别瞒着我们。”
宋如玥不悦道:“我能出什么事?”想了想,她语气不善,刻意追问,“你咒我?”
高央不敢。高央告退。
临走,又被宋如玥叫住了:“先送我去一个地方,悄悄地,别被那些辰人发现。”
交托
宋如玥去了辰军营地的出入口。
高央知她心意,叹了口气:“殿下,何俊他们想必已经……凶多吉少了。”
宋如玥只摇了摇头:“我就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不想话音刚落,高央就侧过脸,做了个侧耳细听的动作。
宋如玥:“怎么?”
“好像有人。一个。”高央低声答了一句,抽出武器,一错身挡在了宋如玥身前,“我去看一看,殿下……”
“我也去。”宋如玥拍了拍腰间,她已经新佩了刀,“只有一个人的话,我能自保。”
于是他们悄悄潜出营地,截获了那个人——
宋如玥从未如此觉得自己的嘴开过光。
此人正是何俊。
不过他走的时候带着二三十人的小队,此刻却是孤身一人。他下巴上长了一片乱糟糟的胡茬,一直连到鬓角,与往日面白无须的模样很不符,宋如玥几乎没认出来。
他也没认出宋如玥和高央,仍在策马疾驰。
高央震惊地拦住他:“阿俊!”
何俊急急勒马,定睛看了半天:“高统领?王妃!”
宋如玥看着他,没敢说话。
她有点不敢听他遭遇了什么。
何俊已经下了马,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匣,跪着双手捧给她:“王妃当时交给属下的东西……完璧归赵,请王妃查验!”
可宋如玥此时,对玉玺已经不甚上心了,她单手接过来,却双手去扶他:“……辛苦你了。”
何俊不肯乖乖起身,定定看着她。
“……请王妃查验!”
宋如玥后颈发寒。
不是怀疑何俊会对她做什么,而是她忽然有了某种不祥的预感,像第一眼看见张湘的尸首,还没有反应过来那是谁时——
为安抚何俊,她打开锦匣,仔细看了一眼,确认了盒内玉玺安然无恙,坚定道:“不错!果真是天铁营,总能不辱使命。”
何俊听了,喉结颤动,笑了一声:“谢王妃。”
说罢就抽出袖中刀,反手一抹,就要自尽!
宋如玥如今哪能反应过来?只能眼睁睁看着,内心的尖叫破了音,手脚却像被冻在原地——
还是高央骤然出手,击飞了那柄小刀:“阿俊!”他又惊又怒,“——你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