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枕戈(重生)(324)

作者: 将小明 阅读记录

何俊脸颊已然有泪。

“殿下……”他跪着,仰着脸,唯独哭得颤抖,错了称呼,“我们遭了追击,丁点痕迹也不敢留下,最终幸存的只有我一个……追击我们的人,是启王殿下的手下……”

他为尽力忍住眼泪,紧紧压着眉,眼眶红得委屈:“殿下,属下不明白,是我们做错了什么,才叫启王殿下……非得如此对我们……赶尽杀绝么?”

天铁营,与其说是忠于宋如玥,不如说,是忠于皇室的。

宋珪曾犯过那样的大错,在梁化等人眼中,也仍是身怀皇家血脉的二皇子,听说了宋如玥的口令,便仍肯对他俯首听命。

对他尚且如此,遑论对宋玠。

宋如玥看着他,内心复杂难言,一开口,也哑了嗓子:“……不是你们的错,是皇兄变了。”

何俊垂首不语,眼泪一颗一颗地掉。

宋如玥叹了口气,单膝跪地,与他平视。何俊吓了一跳,几乎弹了起来:“殿殿殿殿下不可!”

宋如玥一巴掌把他按住了。

她抬手抹去何俊的眼泪,叹道:“本是我们兄妹争斗,不该把你们牵扯进来的。眼下这小脸都哭花了,往日里常说自己貌比夏林,这可比不上啦?”

何俊响亮地吸了吸鼻子。

“好啦。”宋如玥一拍他肩膀,“也别寻死了,我另有一个活计给你。”

何俊低声道:“但凭殿下吩咐。”

“我本派了高央去给夏林递个口信,还正担心他一个人不方便。你们一起去吧,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何俊看了看高央:“那……殿下身边……”

“我身边还有林荣。”宋如玥笑道,“你们可真是,一脉相承的不放心。”

-

总算撵走了高央何俊,宋如玥揣着玉玺,孤身往辰军营地里走。

只是这一遭,恐怕明月也快回来了。她想了想,干脆主动回了将军帐前等她。果然,她前脚站定,明月后脚就到了,见她穿戴整齐,还有些惊诧:“殿下……”

宋如玥在唇前竖起一根手指,笑着止住了她的话,上前接过酒:“小声些,钟灵还没醒呢。”

明月果然就压低了声音:“殿下这是去哪了?”

“我去笙童那拿了点东西回来,左右起了身,在帐子里坐不住,就出来站一站。”宋如玥也小声答,“你手脚放轻些,我给你看看那东西,你肯定喜欢。”

明月本是有戒心的,只是自己走了一趟,没见高央出来要死要活地规劝,又见宋如玥好端端站着,已经松了口气,更被宋如玥勾起了一丝好奇,毫无戒备地就往帐内走去:“是什么?”

回答她的,是后颈一痛,眼前一黑。

-

宋如玥心黑手辣地放倒了明月,而后才流露出一丝鳄鱼的愧意来。

这一次,她本想无声无息地调开明月,奈何在外面耽误了片刻,还是动了黑手。

她小心地把明月拖回帐内,给钟灵留了封手书,把明月和林荣都托付给了她。这才松了口气,心道:亏得钟灵为起针的事大耗元气。

她苦中作乐、心满意足,无声拍了拍手:时运到底还是在她这一边的嘛。

只是可惜,她原以为自己一辈子轰轰烈烈、精彩纷呈……原来,也只剩了这么几个人而已。

最后,她径自去了王帐。

-

天还没有大亮,唯独极远处有一线微微的曙光。王帐四周静静悄悄,就连惯常早起的鸟儿都还只有伶仃两声啼叫。

她在帐外站了片刻,盯着王帐出神。回过神来,又后悔自己浪费了时间,本该怀念些二人共处的好时候。可是又渐渐出神,什么同生共死的画面没想起多少,只无端端想起许多平日里的细节。

她想起共枕而眠的时候,闭眼前,哪怕刚行过周公之礼,辰静双也总会将两人的头发规规矩矩地分好,“不然头发缠在一起,我明日早起,还要惊动你”;想起每每明月笙童倒了茶,他总要伸手试试温度,才肯叫她捧杯,有一回倒茶的是个不懂事的小宫女,生生在他指腹上烫红了好大一片,心疼得她不知如何是好;想起他政事繁多,几天没回望凤台,她去群英殿,他就拉着她的手放在心口,说“这里都在想你”……

还有望凤台里并肩而坐的两个小偶人,不时飞掠起来的声声叶笛,佳节里碰过的盏、舌尖上共抿过的一点甜……

辰子信的爱,是这样细水长流,不动声色隐到生活的林总细节当中,像呼吸一样,不用心就无法察觉,可离开了,又觉得窒息。

只可惜,再细水长流,也有沧海桑田的一天。

宋如玥出神许久,直到听着营地渐渐醒来,再不舍,也再不能拖下去了。

何况——她暗自苦笑——再这样游魂似的徘徊下去,又要惊动他那些忠心耿耿的暗卫们了。

她轻轻唤了一声:“笙童。”

不出片刻,笙童就探出了头来。见是她,便整个人钻出了帐子,看着她的衣着,掂量着叫了一声:“……碧瑶将军。”

宋如玥点了点头:“你们殿下呢?”

笙童犹豫了一下:“殿下……还未醒。将军有什么话要说么?我去叫殿下来。”

说着,作势就要退回帐中。

“不,别,”宋如玥忙出声阻止了他,“他最近没太休息好吧?让他睡吧。我只说几句话,你转达一下即可。”

于是,笙童抽回手,方才掀开了一隙的帐帘,只透了缕光风进去,又严密地闭合了。

他恭敬地垂手:“请将军说。”

宋如玥轻轻提了口气,又几不可闻地叹出来。想说的太多,她只好先抿住嘴,免得它们争先恐后、不知好歹地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