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枕戈(重生)(382)

作者: 将小明 阅读记录

-

卫真的猜测,宋如玥毫不关心——

她也没空关心。

营地边缘,月黑风高,她攥着半截刀从地上起身,静静看着眼前人。

她这些年习武,身姿本是轻盈柔韧,这一起身,竟显出了弱柳扶风的病态。

密密一周刀剑的反光照亮了她清瘦的脸,她面如死水,目光也没有波澜,只是从卫真的刀上,经过他的手臂,缓缓挪到了他的脸上。

近处一棵树上的乌鸦,恰好遮住了她眸中的光。

卫真好话赖话都已经早早说尽,宋如玥选在宋玠命悬一线的时候出逃,他更不愿再开口,也沉默地上前,刀尖随着目光一并落在宋如玥持刀的手上,凉得人一颤。

宋如玥愈发挺直了腰、微抬了下巴,鼻中呼出一团雾状的气,转瞬就散了。

“若非殿下不肯,我真想废了公主。”卫真轻声说,“省得许多事端。”

宋如玥道:“等他死了,你就不用顾忌了。岂不大快人心!”

卫真最瞧不惯她这不拿宋玠当回事的态度:“公主能活到现在,全赖启王颜面,说话多少客气些。”

“本宫本也不想仰赖他的颜面!你现在杀了本宫,大不了推说是本宫自己反抗激烈,本宫还谢你几分。”

卫真不发一言,刀身反转,在她腕上一敲。断刀登时脱手落地,落在泥上,闷然无声。

宋如玥的眼神追着刀,落在地上。

又猝然弹起,近乎恶毒地瞪着卫真:“不过是些假仁义、假慈悲,竟哄得你团团转、甘为马前卒?启王倒是生得好皮相,上个为他肝脑涂地的,怀了什么心思、落得什么下场,你心知肚明,本宫也不用提醒你。”

“齐王生前,不也被公主骗得好苦?如今他尸骨已寒,公主还拿他做文章,问心无愧吗?”

宋如玥一怔,方才气红的脸,骤然褪尽了血色。

齐王是为了什么,才被宋玠痛下杀手,她不曾忘。

卫真见她无话可说,上前抓住了她的手腕。

“公主会选在今夜出逃,启王早有预料,不过不忍再将公主陷入囹圄,只叫加强了防备。”他语气淡淡,却剜了宋如玥一记眼刀,愈发叫人无地自容、脸红耳辣,“公主既然还有些许良心,便随我去见启王一面。”

-

注:真实的传说是:古蜀国望帝禅让退位,化为杜鹃鸟,日夜啼血,染红的花就叫杜鹃花(化鸟啼血的理由众说纷纭)。宋如玥把“禅位”歪曲成了“亡国”。

厌恶

鬼使神差地,宋如玥没有挣扎。

宋玠的房间亮着灯。

灯光,是从火焰中抽离出来,温柔的颜色。外头春夜料峭,小小的窗口,只珍惜地透出来一线光,就显得那一线暖意也格外珍贵。

宋如玥不知是觉得太冷了,还是太暖了,微微颤了一颤,旋即移开了目光。门也是开着的,垂着一层暮色般的薄帘,被风鼓鼓地吹起来。

卫真伸手将帘一紧,将她推了进去。

宋玠正勉力撑着,见了宋如玥灰头土脸,先了然地笑了一笑,气若游丝道:“公主果真是这性子。”

宋如玥不答话,更不瞧他。她心里有恨,可是又耐不住酸软。

她只用力咬住了嘴唇,痛骂自己没出息。骂着骂着,不知是委屈还是怎么,本已干涸的双眼,好似又要涌泪。

她见不得宋玠,无论他过得好,还是过得坏。

宋玠挥了挥手:“卫将军,本王与公主说些话,你且先出去吧。”

片刻后,只听吱呀一声,是卫真从外面关上了门。宋玠又对宋如玥笑了笑,拍了拍自己的床沿:“来,坐吧。”

宋如玥一身是泥,不肯坐。

宋玠微微用了力,又拍了拍。

宋如玥只得走过去,思忖着,还是不坐,只耷眼盯着他的头发:“有话直说。”

宋玠看了看自己的床沿,又看向她。

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过去岁月中,宋如玥本人在宋玠面前展示过无数次的动作,终于令宋如玥眼角跳了跳。

她牢牢板住了脸。

不过宋玠懂得察言观色,没有火上浇油,只力竭似的垂下了眼,一哂:“我若死了,卫真自会放你走。”

宋如玥念着方才那一个小动作,没有直接问“那你什么时候死”,而是迟疑了一下。宋玠不知多玲珑剔透的一个人,分明没看她,也笑道:“很快了,你别急。”

宋如玥闻言,不知为何,也说不出是悲伤还是畅快,只心里一紧,脱口讽刺道:“启王是窃国巨贼麾下红人,区区小伤,还治不好吗?”

宋玠对她弯眉一笑:“人自有命数,天命临近,自有预感。或许不死于伤病,也死于意外罢。”

宋如玥全然不信,冷笑:“启王不如预感预感,本宫什么时候死?”

“公主千岁,自然是千岁金安。”

还是那样周到可亲的、毫无意义的套话。宋玠永远温和,永远叫人看不穿。他的心仿佛阳光下一片平静的海,叫人眼看着闪耀着、荡漾起温暖温柔的小小浪潮,直到被他一口吞下,才能感受到他深不可测、冰冷得锥心刺骨,又无处可逃。

宋如玥不敢再动容,撇过脸,再次冷笑了一声。

“若都是这样的话,启王不必再说了。本宫也不会听。”

宋玠依然温温柔柔、虚弱无害:“看来,公主已经认清了本王全非真心实意了。”

“除了沉迷你色相的傻子,谁会认不清。”

宋玠又是一怔,他片刻间似乎有些愕然,立刻又笑出了声:“你说卫真卫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