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戈(重生)(393)
正是蒙望。
蒙望笑道:“云大将军这样看着我,我可要不好意思了。”他顺手挠了挠鼻梁,长剑一拎,“这样吧,云大将军想动手,我就以身相许,奉陪一回?”
与此同时,他身后一个传令兵拔足回奔,要向辰王殿下回禀军情:
殿下所料不错,果然有燕人打算伺机而动,已为蒙小将军所阻。
-
那传令兵传军情回去的时候,正撞上另外的人回禀军情。此时城门楼内往来之人甚多,此人说话也是又快又急,他才只听了个尾音,就结束了。
辰王殿下面不改色,挥退了人,再对他一颔首,哑得已经不想说话了。
他忙将消息压得简短,回禀上去。
不料对于他,殿下迟迟没有挥袖撵人。
他是头回跟在王上身边,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悄悄抬头。却见殿下手还抚在喉咙上,微微皱着眉头,若有所思。
不过这“若有所思”,也只若了很短的功夫。察觉到他抬头看来,殿下就立刻中断了思绪,简直仿佛从来没有思过一样,甚至开了口:“东南盟军与豫军军营相接之处,据说有身份可疑之人。那处豫军攻势,也迟迟没有成形。你去给谢时传令,叫他留心。”
“是!”
-
辰静双这命令,若是被宋如玥听见,她有心扑起来挠人。
——这不紧不慢的语气,好像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愧色一样,快支撑不住了的人却是她!
她已经被迫弃了马,枪身拄在地上,也已经裂痕丛生。
然而又是一刀袭来。
她横枪一挡,手掌到手臂一并震麻,但混若未觉,反而抢上一步,整个人身子一转,枪身顺势挥出,强横无匹地扫飞了两个偷袭之徒。
……然后去势衰绝,枪尖重重砸到地上,激起一圈轻薄的尘土。
一片金铁的碎片随着尘土飞扬起来,反射着黯淡的光,摔落。
“大人不要再负隅顽抗。”一个重骑兵说。
宋如玥没吭声——她也吭不出什么声了——只是两手把枪身一拖,又拽回了自己身前。
竖立在身前,微微前倾,仍是准备攻击的姿态。
另一人劝她:“大人流了这么多血,不觉得乏么?”
这话里暗藏了话术,全要瓦解她的斗志。宋如玥充耳不闻,一步一个脚印,再次向东南走去。
她已经被这些人撕扯着远离了战圈,血从她衣服上滴下来,沿着她血迹斑斑的脚印,在沙地上砸出一串细小的坑。
虽然她和那枪都摇摇欲坠,几个重骑兵仍不敢马虎,攥紧了武器,蓄势待发:“请大人束手就擒!”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由远及近,尚未完全近前,已有风声呼啸!
宋如玥看都没看,继续往前。重骑兵们纷纷闪躲——
是一排重箭,深深钉在他们之间的地上,箭尾微微颤动,冷铁闪烁着凌厉的光。
辰军,一支全副武装的十人小队惊雷般踏至,挡在了宋如玥身前。他们不发一言,拔出刀剑,闷头就向那几个重骑兵冲了过去!
几轮交手,重骑兵全军覆没。
宋如玥这时还不肯放松,依旧地持枪、站稳。
血顺着枪身流下来,冰凉地覆盖住她的手。
那十人小队为首一人看了她一眼,心里是记着谢小将军的话,眼睛却实在没那个神通,认出此人是男是女。这就只能将人带回去,给谢小将军亲自认认了——便开了口:“阁下,敢问尊姓大名?”
宋如玥瞧了他一眼。
这人她见过数面,算是谢时一手带出的心腹,叫沈云。可惜碧瑶将军始终戴着面具,今日又未着甲,无论容貌还是身材,他的确都认不出自己。但是她张了张口,实在说不出大声的话来。
于是只好提着枪,走到近前:“我与谢时,确是故交。”
沈云听着是个女声,松了口气,愈发慎重了。他匀了匹马出来:“请阁下上马。”
宋如玥上马,却依然不安心,忽然倾身道:“你告诉谢时,除非我能回去,否则,不要和任何人说,我是女人。”
沈云不解,只道:“是。”
宋如玥于是又绷直了腰、绷紧了精神,随着他们,往东南走。
-
东南,战况正酣。谢时、穆衍、宋玠……等人,皆在此处。
宋玠竟是第一个瞧见宋如玥的:“殿下你瞧,谢时身边那副将……那是带回了个什么人?”
穆衍眉梢一跳。
宋玠这话,说得事不关己,好像只是看热闹,看出了一点离奇之处。但不知为何,穆衍有种隐约的感觉:连这件事,宋玠都早有准备。
穆衍不是宋如玥、辰静双这种莽人,一言不合就要领兵。到了这地步,他依然安居后方,闻言从容看去:“是个女人?……也太高了些。”
不错,宋如玥锦衣玉食,比起许多平凡人家的男子,身量都来得颀长。电光石火,穆衍立刻就想到,或许是哪家贵族女,尤其可能……但看着宋玠那淡漠好奇的瞳孔,他转瞬打消了自己的猜测。
启王再如何,对自己那个妹妹,应当是有些感情的。先前虽然闹得凶,总也没听说那位安乐公主被他折腾出了性命之危;昨天夜里,他说着她应当“天空海阔、往来无拘”,穆衍看得分明,他眼里有一丝难掩的纵容和温情,稍纵即逝。
如此便蹊跷;蹊跷,则易生变。
穆衍心思转得很快:“劫下来!”
他话一出口,便有人去做。实际上,穆国人似乎并不信任率兵驰援的谢时,辰军虽不近前,也被他们早早就隔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