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枕戈(重生)(408)

作者: 将小明 阅读记录

这句,老三记得:“属下记得,当时主上分明要说些什么,却反而被他打断了——他说,除非一方独大……”

后面的,他又不记得了。

穆衍问:“那你知不知道,本王当时,要回答他什么?”

老三不知:“必定高过他许多!”

这老三,实在是个蜜话桶子,什么好的甜的都往穆衍身上推。

而被推的那位,这会儿,却仿佛无知无觉:“本王当时也想说,除非一方独大——后面,却还有一句,被他打断了。”

老三实在心痒得不行,忙凑上来问:“是什么?”

“或者,四方式微——”说罢,穆衍皱了眉,难得露出了几分心烦意乱,一抬眼又见老三满脸的迷茫,自己才刚缓了好声气,他就小心翼翼地接着问:“主上,四方式微,这是什么意思?之后呢,如何?”

穆衍摇摇头,无心多说。

四方式微,四方,指的就是大豫和穆、辰、燕三个诸侯国。倘若他们四个打得你死我活、打到无人无粮无军饷的时候——总要休养生息,可不就也太平了吗?

老三此人,颇有几分实诚心,总想不到些阴谋诡计。因此他尚且不知,自己已经成了穆衍与宋玠会面的信号。每每穆衍一派出老三去,宋玠便心领神会:似乎自从辰台城下,他宣告自己有意助穆衍一臂之力之后,他的确始终保持着与穆衍的联系。

他们都是聪明人,许多话,前前后后一勾连,旁人还不知是什么意思,他们已经交换了不知多少轮消息。

今日也是,宋玠所率的这支兵,着实大大地出人意料。既非精兵良将,又不能人多势众。在穆衍眼中,简直像卫真凭空丢来的一块肥肉,哪怕他往里掺了“宋玠”这么块难啃的骨头,也不过能唬住老三之流。

于是他派出老三,要与宋玠约见。

宋玠显然也心知肚明,一句“孤身来了”,就将自己的处境袒露给了穆衍知道。

至于另一件事——却是数日前,穆衍问的另一个问题。

当时宋玠还离不开卫真身边半步,那一战还未开始。穆衍叫老三于阵前发问:

“启王殿下本风子龙孙、治世之能臣,却受如此奇耻大辱。我若是殿下,哪怕拼着性命不要,也要拼死反抗一回,周全自身声名!何必如此,看看阵前将士,时至今日,哪一个肯真心敬服殿下的?殿下,你可也是真心敬服辰恭贼子吗?!”

宋玠只笑道:“本王追随当今陛下,自有本王追随的道理。至于真心——”他向皇城的方向,隔空一拜,礼仪之周全,连卫真都挑不出一丝毛病,“本王拳拳忠心,来日刀林箭雨之中,自有公道。”

——因此,那句“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便是答那句“何必如此”的。

宋玠与穆衍,倘若早十年相见,实在能做一对高山流水的挚友。

可惜差了这么些年,再也没有机会。

穆衍将宋玠所言琢磨清楚,忽然,脸色一青。

宋玠此意,显然是承认了,自己就是要将豫穆辰燕的气焰一同压低,叫他们一同休养生息,以换个几年的天下太平——

如今,辰燕已经不必多言,各自羸弱,各需养精蓄锐,不知何时才能恢复元气,称霸一方。

至于豫军,已不知被他还是卫真,折腾得面目全非。

穆衍原本盘算着,大不了,自己抽身而退,不也潇洒?这样一看,不反倒是宋玠自己泄露得太早,给了他可乘之机么?

可是一细想,他才惊觉,过去几个月潜移默化,他已压了大半的穆军在此。

千里迢迢,山长水远,到底是吃亏的——

眼见着,豫军已经要被吃下,穆军士气正振奋。这都不用想,穆衍只需想着每日在军营里走的那一圈,只需想着自己所见所闻,便可知攻入皇城一事,对穆军而言,是个多么振奋的消息。

若这时候半途而废,士气颓散,无论卫真还是宋玠,都大可借此反击,甚至转败为胜,不无可能!

那么穆军呢,败兴而归,又是山长水远……偏要经过燕国国境。

燕国虽说偃旗息鼓许久,可是,痛打落水狗的能耐,穆衍相信,燕鸣梧还是能挤出来的。

到了那时,穆军可真能抗住吗?

穆衍不自觉地沉了脸色,但总不好与人说,只得兀自盘算了半晌。

但盘算了半晌之后——也依然只有这一个结果,便是骑虎难下。

他一时恨得牙痒,泄愤一般,几乎想将这消息放出,叫宋玠成为众矢之的。

可是,他都已是弃子,消息一放,除了显得自己被他耍得团团转,还有什么用处?

他越想越恨,牙根愈发痒了,气极处,也仍想不出解决之道,“嗖”地站了起来,在帐内烦躁地转了四五圈,看得老三想劝又不敢上来劝、想安慰又不敢上来安慰,终于咬牙切齿,收敛了脾气。

只留下一句状若平静的话。

“往后有杀了启王的机会,不必手软了。”

挑衅

穆衍虽是骑虎难下,可面对这区区一支豫军小队,士气正足的穆军,也有的是办法。

就像当年宋玠和卫真人多势众、剿灭了宋珪一样,如今穆军人多势众,收拾一个宋玠,不算什么难事。

宋玠当然也知道,他更不是那知死而往的性格,一路指挥,一路就偷偷开溜了。

就连宋如玥,也是在他足足跑出去了十里之外,才发现的。

发现得这么晚,倒也不能怪她,因为宋如玥无论战胜战败,“逃”的次数实在太少,甚至可说是没有。宋玠这一举动简直令她怒不可遏:“启王真是好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