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枕戈(重生)(420)

作者: 将小明 阅读记录

宋如玥:“你只管说。”

杨萍也笑:“此事关系到二十余人性命,殿下,请站近些。”

他姿态放松,宋如玥也就戒心稍减,脚步轻巧地站到他面前,目光垂落到一旁,侧耳屏息。

谁知杨萍忽然抽刀,闪电般向她劈来!

距离太短,向后,躲不开、挡不住。

宋如玥不退反进,抽出匕首看都不看,往身后一挥,“锵——”一声振开刀锋,手臂在寒冷空气中画出一个巨大的亮弧,紧接着骤停,锋刃压上了杨萍的喉咙。

一线鲜血,从雪亮的锋刀上蜿蜒下来。

杨萍喉结上下一动,怀中的人顿时紧了逼势:“别动。”

杨萍无奈道:“属下想咽口水。”

宋如玥:“……”

她怒道:“不准!”

杨萍就闷闷地笑起来:“殿下不讲道理起来,真是没变。”

宋如玥问:“所以,此处何以如此安全稳妥?”

“因为属下信不过的人,都死在了诚王府内。”杨萍苦笑,“只是没料到,竟成了大话。殿下真像自己说的那样,顺心如意么”

宋如玥不答。

“当啷”一声,杨萍扔了手里的刀,但原本持刀的手,却勾了回来,如同拥抱,五指虚虚抵在宋如玥后心:“属下只想知道,殿下的心和骨气,是否也一如往昔呢?”

宋如玥一挣,匕首在他喉上切得更深,但依然没挣开他那五根钢钉般的手指,反被几道细细的劲力渗入心脉肌理,而耳畔的声音依然是彬彬有礼的:“殿下,诚王和启王先后辱没了皇室血脉,您自从落入启王之手,也沉寂了一两年功夫,方才又是谎话连篇,该如何取信于我呢?”

他对外界,竟也不是一无所知。

正如杨萍所说,宋如玥并没有什么能取信于他的办法。

她干脆放弃自证,直视杨萍双眼,道:“你若不信,本宫也没什么法子。但是,本宫还有必须要做的事,你若非要阻拦,本宫也不得不痛下杀手。”

杨萍看着她,好像天真似的,歪头笑了一笑:“那岂不就要看是殿下的刀快,还是属下的手快了么?”

生死一线间,宋如玥从来不怕。她手臂的肌肉一束束勒紧,而刀下越来越多的血,却如流自她自己的后心——

然而忽然有人高呼:“杨大人!”

两人俱是一怔。

昭雪从影壁后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杨大人!”

待看清了两人,他也一怔。

而后才扯动唇角:“殿下,殿下这是……”

宋如玥冷冷道:“这你要问问杨大人,哪里来的胆子,敢对本宫痛下杀手。”

昭雪脸色一白,目光又挪向杨萍。杨萍一耸肩:“咱们一贯的法子,你也知道。”

“我、我正是为此来的。”昭雪上前,试着要拆开他们两人,却纹丝不能动:“杨大人,我相信殿下!”

宋如玥感到,杨萍抵在自己背后的手指松了松。劲力仍在,只像风刀化作了寒雾。

“何出此言?”

“启王殿下……启王殿下从前常说的,安乐殿下看似莽撞天真,却因此最是个认死理的,执着坚定,为先帝诸子女之冠。安乐殿下当年……是含恨出京,恨憎辰恭之心,不会弱于你我。因此我也相信,殿下不会与辰恭勾结……不会出卖我和各位。”

启王。又是启王。

宋如玥无端有些心浮气躁:“本宫是什么样的人,不必他说。”

昭雪显然也知道什么,眼眶一红,不替他分辩,只哀哀唤她:“殿下……”

宋如玥不看他。

昭雪又开始劝她:“殿下,杨大人也是,分明不愁出路,这几年,始终忍气吞声,无非是一颗仁心。想来从前也是常跟在陛下身边的人,总该和陛下三分相似,殿下看在杨大人这一份仁心的份上……”

他说起皇帝,宋如玥手一抖。

杨萍笑了。

他闪电般出手,劈手夺下了宋如玥的匕首,甩到一边。而后才对昭雪笑道:“你真是很会说话。”

宋如玥未及吃惊,杨萍已经把手从她背后撤走:“殿下,既有昭雪作保,你可能信任属下么?不若现在随属下回去,静候林副统领他们啊。”

宋如玥往后,退了一步。

仍是不为所动:面无表情,不说话。

其实,她只是还是不够信任杨萍。若在这里的不是他,而是袁进、林荣,她也就答应了。

至于昭雪……

宋玠自是高深莫测,这昭雪说起话来,倒也是滴水不漏,叫人想起他那善恶不定的主子。

忽然,她的身后,传来了不轻不重的敲门声。

咚、咚、咚。

杨萍昭雪,起先还以为是宋如玥在敲,可见不是,三人俱是一惊,交换了一个惊疑不定的目光。

别说吉庆街上空无一人,便是有人,又有谁敢来光明正大,敲这昔日诚王府的门?

宋如玥当机立断,低声道:“昭雪回去。”

“不,”杨萍反驳,“您和昭雪回去。”

他似乎转眼,就把方才的针锋相对忘到了脑后。

他弯腰捡起地上的刀和匕首,却被一只细瘦的手按住。

“外面不止一人,”宋如玥几不可闻地从牙缝里咬出字来,“其中一个,比你的脚步还轻,我几乎分辨不出。拦不住他们,白白送死,你就甘心了?”

杨萍一惊,果然凝神细细听,又听闻了一组细微的脚步。

他低眉一想,对昭雪一点头。

同生共死的几年,能给人带来的默契是难以想象的。昭雪意会,又看了宋如玥一眼,悄无声息地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