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枕戈(重生)(496)

作者: 将小明 阅读记录

李臻道:“世道待男人,总归偏心。若谣言指向宋玠,他自能应对。”

燕鸣梧冷笑道:“安乐若连这点流言也应对不了,便也不堪入朕的眼了。”他说罢,也懒得再看李臻这梗着脖子死倔的人,挥袖道,“你下去吧。可小心些,你瞧不起安乐,屡次手下留情,朕看在这段君臣情分上,都可以不追究。却只怕她临危反击,倒送了你呢!”

-

虽与李臻不欢而散,燕鸣梧也毫不手软,当即着手推动这流言。而流言最可怕之处,就在于它流传之快、变种之多——简直比无孔不入的瘟疫还可怕。

很快,这流言传遍江山南北,甚至辰军以外,一些辰人都有耳闻。

闻虎便是其中一个。

要说——这其中还有些旧怨。

宋如玥带着伤一路回京,路上经过一座小镇,百姓夹道欢迎。那小镇叫明辉镇,闻虎就出身明辉镇,后来离家从军,颇立过几次小功,得了齐世子几句赏识,便入了齐军籍当了个小军官,也是威风过的。谁料那些姓宋的大人物们翻云覆雨,齐晟转眼就被人一刀两断,闻虎觉得再去听辰王号令也无甚意趣,于是借伤脱了军籍,回乡买了几亩地,借着从前风光,也颇得脸面,做了个乡绅。只是他总心有不甘,家中雇的仆从都是前线退下来的士卒,说是自己与他们“同病相怜”,然而邻里间的,都知道,哪个“同病相怜”的,非逼着人张口闭口管自己叫什么“将军”呢?

明辉镇百姓颇不以为意,拿他当个笑话看。小镇不大,谁家和谁家都连着亲,闻虎再恼,有父母高堂在上,也不敢做那些太大逆不道的事,恼也只能恼得忍气吞声。

就在这样的时候,碧瑶将军打马明辉镇,从夹道欢呼的百姓中面不改色而过。

有个什么一表三千里的叔祖,是个想从军想疯了、但都没人要的跛子,早瞧不上闻虎那模样,觉得他配不上从军。逢此盛况,他更是当着闻虎和他父母的面冷嘲热讽:“闻将军有出息,别天天在家演戏,也弄上这一出啊。”

闻虎恨得牙都要咬碎了,有心当场把那人五马分尸,看他还能不能说得出那样的话。可惜他那年迈体弱的老母亲瞥了他一眼,警告地清了清嗓子,他就只好不吭声。

但与碧瑶的仇,他是单方面地结下了。

——没两日,就有碧瑶私通燕皇帝的流言传到了明辉镇。闻虎当场立下毒誓,若碧瑶再经明辉镇,必要取她项上人头,“为我辰皇帝”一雪其耻!

宋如玥再经明辉镇的时候,正是这时候。

她是刺杀了辰皇帝,逃往前线的。辰皇帝不追究,他们却不知道,匆忙给宋如玥备了马车,只敢隐姓埋名,一味地快马加鞭。宋如玥这次出征,身子就弱,又新伤又旧伤,如此奔波,虽有钟灵在,还是很快发起了高烧。

“您脑子里的水煮块石头都能煮熟了!”钟灵崩溃地打回宋如玥往外乱伸的手,“可消停一会儿吧,您不心疼自身,也不心疼我们了么?我们都两天一宿没合眼了……”

宋如玥只是笑,冰凉的手里抓回一团雪,比在钟灵鬓边:“看,我给你簪花。”

钟灵:“……”

她忽然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是她的错,几年前宋如玥征西归来,也是重伤高烧,原地昏了十数日。军中没什么消遣,辰静双一边守着她,一边用雪团了种种簪花,放在宋如玥滚烫的脸颊旁边。当时钟灵看宋如玥生无可恋,便将此事当作个逸闻,讲给她笑笑,谁知此时此事竟成了一把刀。

“外面是明辉镇么?”宋如玥趁她走神,掀开了车帘,“一直赶路,太颠簸了,我睡不好。在这过一夜吧。”

钟灵忧心忡忡道:“只怕不安全,还是到了前线再说吧。”

宋如玥摇头笑笑:“明辉镇地近边陲,是我屡次出兵,才有了今日安稳。我回京时,此地百姓也曾夹道欢呼,想来无碍。”

钟灵还有些忧心,但宋如玥烧得两颊绯红,身上的伤总不见好,已经有化脓之意,确实该好好休整,不能再这么没日没夜地赶路了。只得出去叫停了天铁营,听令进入了明辉镇。

明辉镇居民认得行伍之人——也的确是辰军待他们恩重如山,刚一入镇,就有百姓围了上来,询问是否需要什么帮助。

夏林没敢让宋如玥和钟灵露面——天铁营自称是京中贵人的家将,护送一位女眷去前线认尸。

对方顿时肃然起敬,要将人接到自己家中,安顿一夜。夏林礼貌地谢绝了,只说自己一行出行得匆忙,想买些伤药,到了前线,也好分发给将士。

对方愈发感佩,一瘸一拐地领着两个天铁营的小战士到了药铺,点头哈腰地走了。

回家路上,却被闻虎拦住——

这出了名不讨人喜的乡绅,不怀好意地看着他,问:“叔祖,你刚刚带过去的,那是什么人?”

明辉镇

对方知道闻虎心里始终自负、始终不甘,懒得告诉他那是几个家将,否则还要听一堆酸话。因此只道:“不知道。让开!”

闻虎的笑容却愈发幽深。

“我都听见了,几个家将,是吧?呵,你也是蠢,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早晚引狼入室还不自知呢!”

那人眼角直跳:“你能耐,你在家玩你的将军把戏,好不威风!”

闻虎的表情,好像被野狗咬了一口。他冷笑道:“我说你是引狼入室,都是给了你几分颜面!我告诉你吧——那就是威风八面的天铁营,天铁营能这么护着谁?八成是那勾搭外贼的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