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台归鸾(重生)(2)

作者:周凌也 阅读记录

“姑姑当心。要不我端进去吧?”

曹姑姑勉强朝她笑了笑,眼底是遮掩不住的疲惫。

“不用,产室血腥,你们小姑娘家的,不好进去。还是我来吧。”

说着便端着托盘转身进了里间,将其中一碗药小心地端到萧妤跟前,喂她喝下。

喝完药歇息片刻,萧妤深吸一口气,咬紧牙关,骤然发力!

一声啼哭划破夜的寂静——

稳婆小心地抱着刚刚出生的幼子,喜笑颜开地报喜道:

“恭喜王妃娘娘,是位小殿下!”

刚刚生产完的萧妤全身脱力,整个人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见状曹姑姑又将另一碗药端过来喂给她。

喝完后,她稍稍偏过头,看向襁褓中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婴儿,露出了虚弱的微笑。

不过这笑仅维持了短短一瞬,还没等看清孩子的长相,唇间的血色便迅速褪去。

一阵比之前更深的疼痛攫住了她。

稳婆连忙把孩子交给旁边候着的奶娘,去查看萧妤的情况。

这一看,冷汗都下来了。

因为萧妤身下的褥子已染上了大片的血红色,并且正在肉眼可见地蔓延。

“王妃娘娘,怎么会血崩……”

稳婆惊声道。

是夜,太玄观,观星台,天色未明。

晦暗的夜空中,象征帝星的紫微星格外闪亮。

倏忽,一颗星从其表面掠过,消逝于夜色深处。

小道童眼睛一亮,指着那颗飞星问道:“师父,那是什么星?”

季玄微盘腿端坐于台上,仰头望着夜空,捋了一下胡须,语气中难掩惋惜之意:“是凤星。”

他面前摆着一副卦盘,见此异象,便随手起卦,三枚铜币散落其上。

小道童不解地问道:“师父,您是在为谁卜卦啊?”

季玄微不答,盯着卦象思忖良久,才缓缓起身,将拂尘搭在臂间,对小道童开口道:

“为一位故人。”

他低头看着卦象,长叹一口气:

“用克体,体卦衰,不利于母,则母,难保啊!”

是夜,祈国宫城,东方既明。

一人黑衣劲装,疾驰于宫城外的官道上,策马而过,马蹄飞溅起无数泥点。

道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数具兵士尸体,残败不堪,有的箭镞横穿,有的尸首异地。

血水横流,将下了一夜雪的宫道染成一片赤红。

宫城门口有两队士兵执枪而立,见有人来,当即将枪口齐齐指向来人。

“何人疾驰,速速下马!违者格杀勿论!”

一名将士高声喝道。

待看清来人,将士迅速收起长枪,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瞬间消解:

“是卓右卫!”

卓杨勒紧缰绳,不等翻身下马,便疾声问道:“宫里情况如何,殿下呢?”

守门将士上前一步,揖首道:

“逆贼已尽数伏诛。眼下,众臣都在太极殿,殿下——不对,是‘陛下’,这时应该已经登基了。”

听罢,卓杨紧绷的面色一松,疾步上前:

“快开城门,我有急事要面奏陛下!”

……

听说,人在死前,往事会像走马灯般在脑海里一一浮闪而过。

萧妤感到生命随着不断涌出的鲜血一起飞速地流逝。

眼皮越来越重,她实在支撑不住了,便缓缓阖上了眼睛。

她好像做了一个梦,在梦里,她看着自己出生,读书,及笄,然后出嫁。

她的母亲是西州孟氏嫡长女,生她时染了风寒,落下些月子病,便有些伤了身子,因此常年缠绵病榻。

到她六岁时,便撒手人寰。

那时边关不定,父亲萧元康作为武将,常年驻在军营。

母亲走后,父亲便将两位兄长带进了军营历练。

而萧妤由于年岁太小,便被托付给了外祖孟家,养在外祖母钟老夫人膝下。

孟家是书香世家,萧妤虽为武将之女,却从小受母亲和外祖母教导,因此被教养得极好,礼度攸娴,腹有诗书。

一直长到十二岁,才被父亲接回府中。

那时的父亲,已经是卫戍西北、镇抚一方的平西节度使了。

行则建节,府树六纛,生杀予夺,威仪极盛。

萧妤作为节度使唯一的小女儿,自然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那时的萧妤,就像脱缰的马儿,一头扎向了大家闺秀之路的另一端。

父亲还亲自当起了她的教习师傅,骑马,射箭,立志将她培养成一代女将军。

是什么时候遇见他的呢?

好像是在一个明媚的春日吧。

彼时的陆廷渊,中宫嫡出,天之骄子。

但因帝后不和多年,因而不受皇帝所喜,被派来边关督战,作为副将,住进了平西节度使的帅府,也就是萧妤的家。

少年意气,策马扬鞭,力挽朱弓,长剑如虹,一往无前,无所畏惧。

两年时光匆匆而逝,少年与少女,也成了很好的玩伴。

后来,北境拓羯部联合高狄部,两大部落集结十五万雄兵越过荒漠,南下掳掠,图谋大祈河山。

萧妤父兄率五万将士拼死以抗,以身殉国。

那一仗,赢得惨痛而悲壮。

将军府失去了将军,往日的荣耀不再。

父亲萧元康虽被皇帝追封为平西侯,但朝中无人,萧家到底是没落了。

望着家中寡居的长嫂与幼小的侄儿,刚刚及笄的少女擦干眼泪,立志要挑起家业。

昔日的少年皇子也被残酷战场磨去了稚气,冷硬了眉眼。

皇帝怜她孤苦,为抚恤功臣遗孤,封她为县主,并许婚给了自己的嫡子,当时已经是宁王的陆廷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