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玫瑰(12)

作者: 纳西索斯是一朵水仙花 阅读记录

“我好像并没有成熟多少”

爱丽丝看向薛澜的眼睛。

“因为你被困住了”

“你很清楚自己为什么被困住”

“只是你不愿意承认”

薛澜灭了烟,牵起爱丽丝的手,吻了一下。

“公主殿下,你应该还有力气,我会尽全力的,请吧”

距离上次和爱丽丝见面已经过去了很久,薛澜并没有太大的感觉。只是,回忆带来的痛苦似乎减弱了一些。

真奇怪,只能用这种方式缓解吗?人类还真是奇怪。或许印证了那句,生即是死,死即是死。在那个临界点,感受是如此相同。

叮咚。

门铃响起。

薛澜打开门,映入眼帘的是方幸柳。

方幸柳变了一些,她似乎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没有再模仿李艳晚的穿着打扮,穿得素了很多。只是那张脸,总是令薛澜幻视李艳晚。

方幸柳看了眼薛澜手腕上的划痕。

薛澜将那只手藏到身后,接过了方幸柳的行李箱。

“进来吧,愣着做什么”

方幸柳随薛澜走进屋内,带上门。

薛澜将行李箱拉到客厅后,走进厨房,打开冰箱,又看了眼方幸柳。

“还是老样子?”

方幸柳坐在沙发上,点点头。

薛澜将碳酸饮料扔给方幸柳,方幸柳稳稳接住,而薛澜自己则制作了一杯手冲咖啡。

薛澜端着咖啡,坐到了方幸柳对面的沙发。

“她同意放行了?”

方幸柳喝一口饮料,看向窗外。

“嗯,算是吧”

薛澜也跟着看向窗外。

“风景有我好看吗?”

方幸柳低下头,脸颊泛红。

薛澜笑了,起身揉了揉方幸柳头顶的发丝。

“不逗你了”

方幸柳定定的看着薛澜。

“我考上了美院”

哈,这家伙还真是。

薛澜点点头。

“那不是很棒嘛,今晚请你吃饭,想吃什么都可以”

方幸柳站起身,一米八的大高个,压薛澜一头。俯视着薛澜。

“澜,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

薛澜若有所思。

“哦?”

方幸柳现出原形,急得双手攀上薛澜的肩膀,晃了两下。

“你答应了我的,不许反悔”

薛澜无奈的摊手,这家伙实在是有毅力,行动力拉满,完全不是在说空话啊。年轻真好,为实现心中所想总是充满冲劲。

“好好好,先去洗漱吧,坐这么久飞机你也该累了,好好放松一下”

方幸柳高兴得猛猛点头,接过薛澜准备的洗漱用品就进浴室了。

水声混着方幸柳哼歌的声音,时不时还蹦出几句歌词。

薛澜笑着摇摇头,心想小朋友就是小朋友。

不料,小朋友打开浴室门探出头。

“其实,和我一起洗会比较省时间哦”

哈,话说早了,小朋友也是会长大的。

薛澜一个抱枕砸过去,方幸柳拉上浴室门结结实实的挡住了袭击。

浴室内传来快活的笑声,不知为何,薛澜感觉好了许多。方幸柳的到来,驱散了不少阴霾。

阿柳一向不习惯所谓高档餐厅,索性带她去之前念书常去的小餐馆好了。这么想着,薛澜驱车到达了一家中餐馆。

落座后,方幸柳皱眉。

“澜,怎么在德国还吃中餐?”

薛澜向方幸柳送去了一个WINK

“国内外的中餐不是一个概念哦”

方幸柳翻了翻菜单,好像发现新大陆。

“不是,左宗棠鸡是什么鬼”

老板听见这桌传来中文,走到了薛方二人的面前。

“哈哈,那是给老外准备的菜单,你们需要的话可以看隐藏菜单”

随后,老板从收银处取来隐藏菜单,放到薛方二人的餐桌上。

“有需要再喊我”

“阿澜,Hast du was neues”

老板临走前留下了坏笑。

方幸柳直勾勾的看着薛澜,重复老板留下的那句话。

“Hast du was neues”

薛澜目光移开。

“成年人的事情,小孩少管”

方幸柳不服气。

“我还差几个月就成年了”

薛澜讲目光移回方幸柳。

“那也是小孩”

都是晚餐,但是感觉完全不一样。

把爱丽丝和方幸柳放在一起比较,我到底在干什么?这分明是不对的,阿柳还只是个孩子,我到底在干什么。

薛澜烦躁的从床上爬起来,走到阳台抽烟。

方幸柳也跟了出来,薛澜忙把烟灭掉。

“怎么不睡觉”

方幸柳抓住栏杆,往后倒看向星空。

“因为你不睡觉”

“说吧,你是不是还为她的事情烦心”

薛澜沉默。

方幸柳从薛澜的烟盒里取出一支送到薛澜嘴边,点燃。

“吸你的二手烟没关系”

“现在可以说了吧?”

薛澜重重的吸了一口,偏头吐出了浓浓的烟雾。

“有,但不全是”

“我的问题并不比你好多少”

“甚至,我的处理方式比你糟糕多了”

“我是个烂人”

方幸柳摇头。

“澜不是烂人”

“是好女人”

薛澜哑然。

方幸柳继续补充。

“你很有勇气”

“死亡带来天然的恐惧,但是你不怕死。人们常说死亡是逃避,逃避很可耻”

“可是这样的观点,忽视了最重要的问题,不是所有事情都有完美的解决方法”

“常有的反而是,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压垮了痛苦的人”

薛澜重新将方幸柳从头看了个尾。

方幸柳穿着一条纯白色的睡裙,将她的身形勾勒得很好,没有标签,想必是自己制作的。那头及腰的顺直黑发在月光下换发出光泽,白净细嫩的皮肤与这黑形成强烈对比。

上一篇: 途经 下一篇: 风和日暖,你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