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十里春(138)
“王家娘子已经入宫了?”
“是,今晨到的。”
原要再打听些王家娘子的事,忽听李崇在那边道:“你二人又在背着朕说甚么话?”
卢书忆和春生交换个眼神,缓步走到书案前,笑说:“不是关于你的话,今日感觉可好些?”
李崇如常答道:“这身子总是如此,哪有好的时候?”
他的寒疾乃是儿时逃难时所留,常年久病缠身,令他烦不胜烦,故而每逢谈此话题必是这样的回答。
卢书忆已然习惯,只能挑些能让人开怀的话题谈及,便提到了下月初一登城门,放天灯之事。
谁知李崇听后却说:“下月初一,阿忆可愿与朕共登城门?”
在百姓的瞩目下,与李崇于那城门上并肩而立之人必是未来的皇后。
卢书忆正要义正言辞拒绝,忽听唉哟一唤,竟是春生凭白摔倒在地。
见他二人望来,春生低声笑道:“怪奴不小心,打扰到了陛下和卢侍御。”
实际都清楚春生这是怕他们在此事上又起争执,像上次那般害李崇病重,所以才佯装摔倒,提前打断了他们的对话。李崇不愿看他那卖乖的笑容,难得露出了少年心性,将手中的奏疏纷纷砸向了春生。
纸页翻飞,春生急忙往卢书忆身后躲,其余的宫人则忙着拾掇落入在地的奏疏。
甘露殿里欢声笑语,恍若回到了数年前的东宫。
而无人留意之地,王乔立在宫殿的廊柱旁,望向书案上那丝毫未动的燕窝粥,听着李崇在她面前从未露出过的笑声。
她失望地双肩松懈,贴站在了木柱之旁。
不愿再在这里自讨没趣,正待转身离去,却见李由立在正前方,向她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第七十九章
卢书忆尚未离开甘露殿, 偶遇太妃宫里的宫人来传话,说尚药局的御医为李崇的寒疾配了贴新药方,需得配合瑶光殿里温泉瑶池泡用,让李崇明日务必按时前往。
李崇听后问道:“只朕一人?”
那宫人顿了顿, 小心地瞅眼李崇, 说道:“太妃言道明日在瑶光殿亦为陛下摆了药膳宴, 因恐陛下独用太过冷清,故另传了王家娘子陪同。”
看样子,太妃果真在绞尽脑汁地撮合李崇和王乔。
李崇将手中奏疏摆放至书案, 掀起眼皮, 眉眼染了凉意,“她无病无灾, 用了药膳不怕受不住?”
“这……”
李崇慢道:“传寻常的酒宴便是, 正好朕久病缠身,久未与几位爱卿亲近,明日便在瑶光殿与众爱卿同乐。”
宫人的面色愈加为难,似有话不敢直言,卢书忆见状便将他的心声直接道明。
“你传这么多外臣, 岂非故意让王家娘子难堪?”
这些外臣都为男子, 王乔尚且待字闺中, 哪有陪同李崇召见他们的道理, 李崇这不是逼迫王乔知难而退, 要她自觉地退出明日的宴会?
李崇却道:“阿忆不愿那王家娘子窘迫, 不若明日亦前往瑶光殿赴宴。”
“……”
卢书忆可不愿去,这瑶光殿之宴原是太妃为李崇和王乔所备, 他现传了些亲近的臣子,若她亦赴宴, 太妃只会当她是个讨嫌的搅局者。
此事既然是太妃的提议,自当是太妃替王家娘子作主。
她对那宫人道:“你只将圣人欲传臣子陪同的话回予太妃。”
宫人称了是,转头去听李崇的吩咐,见他亦颌首同意,方才离了甘露殿回太妃居住的淑景殿复命。
此事在半个时辰后有了回音,太妃言道圣人既有这等兴致,不若再传几位亲王郡主陪同,只望圣人将息龙体,切莫玩乐过度,待宴会散后方可在瑶光殿浸用药浴。
这是各退一步后的结果,李崇听闻不必再与王家娘子单独相处自然批了准,吩咐宫人按太妃的话去准备。
卢书忆再次得了李崇的相邀,找不到任何理由推拒,便应承了此事。
宴会这天,小雨霏霏,午后方才雨势渐歇,灰瓦棕柱的宫殿伫立在片缭绕云雾之中,恍若副水墨画卷。
卢书忆依旧是与昨日相近的妆扮,烟紫花草纹衫裙,纱罗披帛,发间簪着步摇和玉兰珠花,额间增了朵淡绯的桃花花钿。
因卢祈今日尚在受邀的名列,她便乘车辇随他一道入了宫。
这瑶光殿乃是当年得宣帝之命所筑,殿中有热泉汤池,戏台舞阁,殿外背倚梅林,前方又与摘星阁外的荷花池相连,赏景玩乐,各处都是绝佳之地。
卢家兄妹赶到时,已有许多人先抵达,因李崇未至,他们大多三三两两分散在荷花池边,荷花池里泛舟采莲的贵女不少,另有些则聚集在池边停泊的画舫之上。
那画舫由上好的木料所制,飞檐翘角,繁复绮丽,舫中时有说笑声和丝乐之声传出,透过窗格可以瞧见王乔亦在那船舫中。
正与卢祈在池边闲逛时,一名淑景殿的宫女来到跟前,说是王家娘子邀请卢书忆去船上小聚。
卢书忆听后只觉诧异,依她与王乔的微妙关系,平日躲开还来不及,她竟会主动邀请。
但王乔既已相邀,总不能拂面,这便对卢祈说道:“阿兄,我去去就回。”
卢祈却面露担忧,“可要阿兄陪你去?”
他们卢家自来与皇室亲近,见惯了宫廷风波,就算王乔生性纯善,难保身边没有挑唆的奸佞小人,这般莫名其妙的相邀,到底还是小心为好。
卢书忆尚未回答,那名传话的宫人便抢先笑道:“少卿这是何意,难道担心王家娘子会对卢侍御如何?”
卢祈一讪,争论道:“某没那意思,不过因我兄妹二人素来亲厚,这才多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