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京都十里春(142)

作者: 跃溪 阅读记录

罢了,她不追究便是。

“放手。”

见他恍若未闻,卢书忆伸长脖子,越过肩望向他身后,伸出手一指,“秦微之他们过来了。”

元昇循着她指的方向张望,身后哪里有半点人影?

再待回头时卢书忆已经挣脱开他的桎梏,朝着梅林外的方向去了。

又被她骗了一次。

男人抱起双臂,望向那烟紫色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离开梅林,卢书忆回到荷花池与卢祈汇合,忽听卢祈低声说:“圣人已至,现在画舫之内。”

卢书忆颌首,与卢祈一道重登上画舫。

舫中已焕然一新,李崇现端坐在花鸟座屏前,另有裴玠和孟嘉钰安静地陪同在他身边。

李崇身侧案几上摆放的正是那盛着莲子茶的青瓷古月杯,此物原已呈给太妃作物证,现还能在这里见到,应是李崇听闻此事后,命人将证物转呈到了这。

少年君主正握着那莲子茶出神,看不出在想些甚么,只瞧见他的侧影略显苍白与低沉。

卢家兄妹交换个眼神,规规矩矩向他行了礼,许久之后方才听他回了个,坐。

他们与裴孟二人分坐于画舫两侧,君主未发一言,也只能垂拱以待。

画舫之中一片沉寂,宫人们纹丝不动,只有舫外泛舟采莲的贵女们的说笑声不时传来。

四位臣子皆是常伴于君侧之人,自然能看出李崇现下心情糟透,宫里的内侍不惧君威,胡作非为是他最为忌讳之事。

沉静之际,舫外忽然来了个淑景殿的宫人,那人走到春生身旁耳语几句,尔后便见春生迈入堂前传话。

“为陛下与王家娘子准备的游船已至,陛下可要移步?”

原来今日太妃为王家娘子与李崇另外准备了游船,可王乔与李由沾染之事方才暴露,太妃这般未免显得太过操之过急。

李崇始终不回话,春生会意,答道:“奴这就打发了他去。”

卢书忆不着痕迹地望向画舫之外,见荷花池中果真多了艘小巧精致的游船,王乔现正在宫人的陪同下立在那船头,搅着锦帕,显得很是无措……

今日之事,王乔虽得太妃力保,可李崇平日最憎恶李怀景李由父子,也不知她与李崇日后的前景会如何?

未再有人打扰,李崇开了口,声音显得黯淡。

“他们从不把朕放在眼里。”

裴玠望着画舫外,开口道:“不过是个上不了台面的奸佞小人,陛下何必妄自菲薄?”

李崇倏然拂走了案几上的古月茶杯,“正是这等小人在宫中狐假虎威多年,欺朕动不了他内侍省!”

青瓷落在铺了绒毯的木板上,并未摔碎,只是发出瓮里瓮气的闷响。

就连摔杯子亦未让李崇畅快。

他用赤黄锦帕捂嘴咳嗽起来,卢书忆宽慰他道:“那李由与臣素不对付,今日之事本就冲着臣而来,望陛下莫因此事忧思过度,将息龙体。”

顿了顿又说道:“况且如今一切正按计划进行,还请陛下耐心以待。”

此计划乃是说,雍州世子先抵京为质,孙微后赶赴雍州接任节度使,待孙微能掌控雍州军,使其压制住虎贲军,那么他们大可将李怀景秘密绞杀,而不使虎贲军有任何机会向内攻入京师。再之后便是整编虎贲,为王所用,彻底除掉这块心头大患。

如今只盼雍州别出任何差错……

思及至此,卢书忆莫名想起了方才元昇那句,“在这京都城人人佛口蛇心,孤不过夹缝里求生。”

不知他如今肆无忌惮地投靠李怀景到底打的甚么主意?

孟嘉钰接着她的话道:“卢侍御所言正是,如今要紧的是陛下早日康复。”

少女循声望去,迎上孟嘉钰温和的目光,彼此含笑颌首,云砚斋醉酒之事就好似翻了篇。

若未记错,孟嘉钰近来正在忙着下月的吏部选试。

另外他的阿弟孟晋似乎亦在此次新科进士榜之列,据说那是个直言不讳的性子,考策论时便将这朝野上下都讽刺了个通,最后是得李崇钦点方才不至于被压卷。

这便听李崇说道:“朕一向惜才,下月初一不若让新科进士们同朕共登城门,放天灯。”

舫中之人都认为此举甚可,只裴玠低声说道:“听闻陛下亦邀了淮南道转运使?”

闻言,李崇朝他侧目,轻声说:“裴卿当真无所不知。”

“恕臣冒昧,只听闻陛下病重,转运使多次求请入京恭问圣安,故而臣略有耳闻。”

这裴世瑜一朝得势便是副小人得利之貌,听闻李崇病重后便急着入京献殷勤,李崇竟要还邀他同登城门,难道只为与相沧的裴孟君示好?

卢书忆心道,他们一个个的越发让人摸不着头脑。

少年君主轻描淡写地回道:“臣子有心,朕自会体恤,转运使与裴卿有养育之恩,裴卿不若趁此机会以进孝道。”

裴玠脸上浮现淡笑,说道:“臣正有此意。”

君臣会谈就此结束,几人陪同李崇离开画舫,忽见元昇领着秦庾二人从梅林边漫步而过,却是朝着出宫方向前行。

李崇低声吩咐春生,“派人拦住他们。”

第八十二章

李崇派去的宫人在梅林外的六角亭前拦住了雍州道的三人。

现雨后初晴, 日光略显刺眼,宫人表明来意后,秦庾二人立即面色僵硬,元昇则回过头, 朝着画舫张望, 眼睛被日光刺激得眯起, 像是副刚睡醒的惺忪模样。

既然李崇已经察觉,他们自然无法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宫,元昇与秦庾二人低声说了句话, 便领着人向画舫缓步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