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十里春(16)
杜初月好不容易稳住身体不至于把脑袋磕到座椅上,一回头就见元昇也进了车。
她不动声色往后挪了挪,元昇冷面坐到主位,车门在身后砰地一声关上了。
马车开始平稳有序地朝前行驶,车厢内一时无言。
不知过了多久,元昇往旁边一扫,少女微微颌首,双手撑在腿上紧紧地握着膝盖。
“昨日不是挺威风,怎么如今又做出这幅模样?”
昨日的行为是几方权衡后的选择,杜初月也料到元昇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初月奉二夫人之命来为答谢宴选取曲目,但乐姬们拒不配合,还让绿漪受了轻伤,初月如此也是不得已。”
“那你可知为了培养你逼走的三人,本世子花了多大的功夫?”
“昨日之事本是初月一人所为,若是殿下舍不得江瑟瑟那三名乐姬,大可以将她们再召回来。”
她的语气里带了些埋冤,眼波暗含秋水,想必任何男子见到这么一位美人为自己捻酸吃醋恐怕都会得意忘形,什么矛盾都忘了。
可此时,这位传闻中流连花丛的雍州世子却丝毫不为所动,说道:“孤是不是还要谢谢你为孤留了条后路?”
“平康苑是殿下的地方自然是听殿下的意思,轮不到初月为殿下留后路。”
元昇抱着双臂,大笑几声,“真是让人无从生气啊,杜娘子。”
他凑到杜初月的耳边,语气冷淡,“可是怎么办呢,孤依旧很生气。”
“停车!”
元昇面色一寒,故伎重演,架起杜初月的双肩将人放到了路边。同样被赶下车的还有侍女紫檀,两人尚未反应过来,那辆精致的乌木马车已经扬长而去。
在马车扬起的尘埃中,杜初月看了看四周,道路两边都是一望无际的原野。
紫檀不可置信地说:“娘子,他这是何意?”
杜初月低低道:“大概是要咱们走路回城。”
元昇连绿漪都没有给她们留下,两个外乡人连这里是哪,回城需要多久都无从得知。
杜初月见不远处有个草棚,说道:“先去那吧。”
她们移步到了草棚,等了一会草棚后的菜地里终于来了一位农家老人,自他的口中才得知这里离雍州城还有半日的脚程。
紫檀不敢离开,于是给了点银钱让老人帮忙回岚庐送信,但依她所见这一去一来也要几个时辰。
杜初月思量道:“咱们先往前走,说不定能遇到其它进城的人。”
因为昨夜的雨,这条道路上遍布泥泞,杜初月小心翼翼地走在路上,裙裾没过多久就污得不成样子。
紫檀不由骂道:“咱们自从到了雍州,这世子就三番两次难为咱们,依奴看那夜的山贼就是他派来的。”
“为的什么?”
“他想娶庾家娘子,所以不愿娘子你入雍州城。”
杜初月步履不停,一时没有出声,紫檀在她身后,只能看见她耳朵上的玉坠摇摇晃动。
她们走了一个时辰这条路上都未见过路人,不久路边又出现了个凉棚,紫檀扶着杜初月先进棚里休息,连日来相处,紫檀已知杜初月身体底子不佳,果然走这段路下来已经气喘吁吁,头冒虚汗。
今日虽晴朗,风却是凉的,只怕杜初月回到王府就会害病,紫檀不觉替她委屈,偷偷抹了把泪。
杜初月望了一眼,笑道:“我现在倒是明白圣人为何要派你到我身边了。”
紫檀不由害臊,转过脸眼泪抹个不停,这头杜初月望了眼前方,轻声道:“好丫头,别哭了,有人来接咱们了。”
放眼望去,长长的如裹了泥的麻绳般的道路间果然行来一辆马车。
那车跟世子的马车一样是用乌木制造,只是纹路用的莲花纹,马车前方的飞檐上挂有一铜色铃铛,丁零当啷地驶到了凉棚前。
杜初月认出这是王府的马车,只是令她没想到的是,当车门吱呀一开,看到的人竟会是郭禾。
郭禾对此的解释是,因为不放心杜初月,所以一直都派人跟着她们,得知她被世子扔在半路,立刻就坐车赶来接人。
回到王府郭禾也是这么对老夫人解释的。
老夫人看着杜初月满身污泥还有惨白的小脸没有说话,让人给她换了衣裳,又叫人熬了姜汤。
杜初月躺在东院的里屋,听见外面老夫人发落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在挨板子的惨叫声中,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日落时分,杜初月醒了过来,是被一阵饭菜的香气给香醒的。
窗格中透过的迷蒙的光线中,元老夫人坐在窗前的矮榻上,榻间方几上摆了几样小菜还有一迭浇汁秋笋。
老夫人望过来,露出些顽皮老人的神情,“醒了?”
杜初月从床上起身,“老夫人这几道菜让初月的肚子不停叫,不想醒也得醒了。”
元老夫人招招手,“来尝尝合不合胃口,要是不合胃口,老身叫人绑了厨子到你跟前赔罪。”
“老夫人这么凶,小女可不敢说不合胃口。”
她用饭,元老夫人就慈眉善目地看着,“老身让药房配了几样补药给你,你常服着。”
“是,谢老夫人。”
“你睡着的时候,老身叫人替你诊过脉,医博士说你气虚体弱,像是幼时生病留下了病根,到底是因为什么生的病?”
少女睫毛一颤,眼下的黑影也随之一动,像是烛火下的黑蝶抖擞了下翅膀。
她敛着双眸,“小女幼时曾遇见乱兵,受了惊吓,被家人救出后生了场大病。”
元老夫人只当这劫难是与世子失散后遭受的,眼中多了几分慈爱,也没有再继续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