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十里春(207)
那时尹玟只是粗略地答说,也许杜公因为当年的事不愿雍州再与朝廷为敌。
可那日过后,这个问题依旧萦绕在尹玟的心中,此刻元昇再问,他忽然想到了个答案。
“也许,将军和杜洵始终认为他们是大祁人。”
……
一老一少不自觉陷入了长久的无言,火光使他们的身影斜印在了草地,影子偶会随着火光抖动。
直到元昇再次起身之时,又听尹玟说道:“当年,将军说过,世子终有一天会明白他的选择。”
他没说甚么,径直回了营帐。
翌日,元昇告知裴玠他会带领一路精锐铁骑前往陕州拦住李由,并且会将虎贲军的虎符原封不动地送往朝廷。
裴玠大可以凭游说的名头向圣人邀功,不过他另有一条件,便是李崇不能再逼迫卢书忆入宫。
利益在前,李崇自然欣然同意了此事,甚至邀了他入京授予他在无权无势时曾无比渴求过的节钺。
凭借此节钺,他亦可名正言顺地承袭雍州军镇及父王的爵位,对于他日后统领雍州亦会有益。
……
正想着,城楼下出现了抹明黄色身影,元昇及雍州军将领纷纷下马,同在场的百姓官员们一道半跪于地向他行礼。
“众卿免礼。”
礼官们吹响了戎礼的号角,李崇行至骑兵队伍前,轻托元昇的手肘。
“世子不必多礼。”
“是,谢陛下隆恩。”
元昇站起身,迎上李崇笑意温和的面容。
三年未见,眼前的少年已不能称为少年,他的身量高大了许多,脸上的苍白与疤痕依旧,却完完全全褪去了青涩,成了个沉稳的青年。
两厢对立时,彼此的眸色都黑沉几分,应是同时想到了三年前,李崇借由李由之手毒害江岷一家之事。
当李崇沉浸在李怀景身死的巨大喜悦里,又后知后觉地发现他并未中毒并且已经逃离出京师时,不知是何心情?
恼怒还是震惊?
如今他们能维持表面和平地站在这,回忆着三年前的腥风血雨,总有种往事已矣的诡异之感。
大概感同身受,李崇神色如常地寒暄了番,便让礼官捧上了节钺。
“能得世子这名猛将,朕甚感欣慰,望君莫失莫忘,定要替朕驻守好北地。”
元昇让陆子维接了节钺,并让其展示与雍州军各部,号角声声,街道两旁的百姓皆肃穆地望着这一幕。
授完节钺,李崇不忘邀请元昇共同登上承天门继续观摩礼部为其准备的迎礼。
城楼下登时旗鼓喧天,歌舞升平,李崇笑盈盈地问道:“世子从前可曾想过这一幕?”
“不曾。”
元昇如实道。
“如此说来,世子从未想过向朕俯首称臣?”
听出这话的试探之意,元昇笑道:“陛下多虑,孤既已授了节钺自是大祁的臣子,日后朝廷有难,孤自会相助。”
李崇默住,猛然间咳嗽起来。
春生捧着方锦帕来到跟前,低声道:“皇后娘娘吩咐奴送与陛下。”
“劳她费心。”
李崇接了王乔送来的锦帕,却始终未见他用,竟打算生生忍住那股咳嗽。
元昇不着痕迹地瞥眼李崇因忍咳嗽涨红了的脸。
三年前未能如他的意,到底让他们这位小皇帝吃了个闷亏,估摸授予节钺与他无非几厢权衡下不得已的选择。
若李崇当真可以选,定不会情愿他出兵相助。
如此想着,元昇顿觉舒畅不少。
而女眷们的聚集处,王乔望见李崇未用她送的锦帕,眸色黯淡半瞬。
她很快收拾好了那股失落,恢复到无可挑剔的皇后的尊容,回头过问令狐盈,“听闻阿忆今日回京,为何不见她人?”
这话却将令狐盈给问住了,旁人也许不知,但王乔不会不知三年前李崇强留卢书忆于宫中,有意要封她为后之事。
现卢书忆重回京师,王乔竟表现得丝毫不介意李崇再与她相见。
令狐盈斟酌道:“阿忆素来不喜这热闹场面,娘娘是知晓的。”
“是了。”
索性王乔只颌首表示知晓便没再追问。
……
当日宫里的那场夜宴自是热闹非凡,只是很快人们便发现宴会散后,众人想要费力巴结的雍州世子早早不见了人影。
也无人知晓他去了何处……
第一一六章
今夜的皇宫光怪陆离, 宫外亦是灯火璀璨,未设宵禁,沿街不少三五结伴的娘子郎君,偶会横蹿过些手拎花灯嬉闹奔走的孩童。
几位属下趁着元昇离开宴席之际同样离了皇宫, 到了宫外依旧亦步亦趋跟随在他身后。
他们脸上有被酒气熏得酡红, 陆子维悠哉游哉摇动羽扇, 不住感叹。
“哎呀,记得某上回到京都只是个不知名的举子,那时行卷到崔尚书府上, 他家的管家还将某的文章丢到柴房当纸烧, 今日崔尚书向某敬酒时那般殷勤,当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秦微之笑道:“东临先生如今官拜雍州行军司马, 想要谁向您敬酒不成?”
“秦十九君说笑了, 就您这都虞侯的身份,某就得敬您几分。”
这二人用手指点着对方,笑意盈盈地互相恭维,元昇懒得约束他们,只沿着城中小河闲步而行。
“呸!”
忽听一声轻哼, 原是留守在驿馆的晚娘上街闲逛时, 无意间发现了他们。
她抚开小河边的柳树枝, 几步来到陆子维跟前, 扯高他的耳朵教训。
“你能有今日不都仗着世子这些年的军功, 到了这天子脚下还不约束, 喝点酒就得意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