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京都十里春(41)

作者: 跃溪 阅读记录

落日西沉,村子里正是炊烟袅袅。

高芥给了店家些银钱,让帮忙准备些吃食。那店家很是热情周到,叫家里人去后院现宰条鲫鱼,用豆腐炖了锅鲜汤,配几道爽口小菜给他们端上桌。

上菜的时候,店家顺口搭讪道:“客人们这是往哪去?”

因军马采买需低调行事,他们此行只扮作行商的商旅,连杜初月的随身侍女也只带了紫檀。

高芥回说:“边地走商。”

“是去蔚明城?”

“正是,你倒有几分见识。”

“我这里来来往往的人都多,尤其冬季农闲,家中留有闲钱赎了徭役的,都爱往蔚明城走商。”

如今雍州施行的仍为旧税法,此税法中百姓会承担一定的徭役,负责诸如城墙水道的建设,若要免役则需要支付相应的银钱。

听到这里,元昇开口问道:“若是没钱赎徭役呢?”

“还能如何?要不就当老黄牛卖力气,要不就跑到他乡另寻出路呗。”

“家里的土地呢?也不管?”

“若一年到头没个剩余,证明那地也养不活一口人,还要它做什么?”

一席话听得四人无言,正巧路边经过了个皮肤黝黑,身边跟着条小黄狗的小少年,店家叫住他,“武哥儿,来!”

这武哥儿瞧着有些心事,恍恍惚惚抬起头,店家又是一招手:“来啊。”

小少年走上前,店家从高芥刚才给的银钱中取出两枚,另拿了两块菜馍共同塞给他。

“拿回去给你兄弟吃。”

“他腿正疼着,吃不下。”

“那也带回去给他留着。”

店家拉着武哥儿,回头笑说:“客人们刚才吃的鱼就是他去旁边冻湖里打来的,小小年纪厉害着呢。”

武哥儿像是才发现他们,移目望来,可望着望着渐渐眼眶发红,鼻喘粗气,忽就将两个菜馍掷了过来。

菜馍打进鱼汤,溅了临近的元昇满身。

元昇倒未发火,只是慢条斯理弹走衣袍上的秽物,“小子,我何时得罪过你?”

小少年指着他们喊说:“就是你们这些人害得我兄长摔断了腿的。”

“说什么。”店家虚煽他嘴巴,“怎么满嘴胡言乱语?!”

“就是他们!”

武哥儿边喊边哭,店家安抚一阵,回头解释:“他家兄长前些天在县里的水渠做工,不小心跌进坑摔断了一条腿,现还在床上躺着。”

“他不是不小心摔的!”武哥儿摸了把眼泪,“是他们想要我家的地,故意把他推进坑的。”

原来这小少年名为丰武,家中另有兄长丰文,丰文丰武两兄弟自小没了阿爷,靠寡妇阿母凭几亩薄田将他们拉扯大。

原本这丰家大郎已长大成人,无论在农务还在家事上都能替阿母减轻负担,谁曾想县里有权有势的人家看上了他家的几亩田,又因强买不成,于是买通官差,在丰文服役修水渠时害他摔断腿。

如此丰文便无法完成规定的役份,只能变卖家里田地赎役。

这武哥儿许是看他们衣着华贵,所以才将之认作是强占他家土地的一丘之貉。

店家讲到伤心处,武哥儿再次抽抽嗒嗒失声痛哭起来。

嚎哭声中,元昇掏掏耳朵,“吵死人了。”他望向衣着最朴素的紫檀,“或是,你去安抚他?”

紫檀表情严肃地点头。

但见她两三步走上前,铛地拔出袖中短剑。

“再哭把你头拧下来!”

“……”

那武哥儿不禁吓,哭得更大声了。

紫檀劝哭失败,杜洵高芥又因扮的是富贵逼人的商户家主,前去相劝自是不太合适,余下便只有杜初月和元昇。

他二人还因为前夜之事没有说过半句话,见此情景,元昇先道:“杜娘子,该你去了。”

杜初月不抬眼眸,“世子为何不去?”

“杜娘子是女子,女子对孩童有天然的安抚力。”

“可世子俊美无双,就算是孩童也会败在世子膝下。”

“杜娘子熟悉我雍州一草一木,小小少年又岂在话下?”

“世子心比比干多一窍,安抚之事又怎能难倒世子?”

再继续下去就真成了吵嘴,两人纷纷住口。

那边嚎哭声如万马奔腾,元昇无奈道:“这样如何,你我一起去,看他心喜谁,谁就安抚。”

杜初月没再反对,元昇信心满满地从桌边起身,同她一起走上前。

那武哥儿抽泣着抬起头,黝黑的脸颊上有几道皲裂的冻伤,如今均被眼泪鼻涕所模糊。

他泪眼迷蒙地望着他们,估摸是觉得奇怪。

“小子,别哭。”元昇指杜初月:“有什么话尽可以跟这位娘子说。”

小少年的目光移来,杜初月微微浅笑,眼中寒光一闪,他立马缩回视线反望向元昇。

接着,他嗷喊一嗓子,扑到元昇身上,开始放声大哭。

身后传来高芥喷茶的声音。

杜初月几分讥笑:“到底是世子魅力不减。”

他眼神躲闪,使劲推囊箍在腰间的黝黑手臂,谁知越推小少年箍得越紧。

但见武哥儿将脸埋在在他的衣袍里左右擦拭了两下。

“你,怎敢!”

元昇四肢僵硬,面容扭曲,大概从未经历过如此可怖的时刻。

脚底,小黄狗汪汪叫了两声。

第二十五章

元昇最后决定用银钱解决这当麻烦。

他打算替丰家付清赎役的份钱,且让丰武带路,想上门瞧瞧丰文的伤势。

“杜世叔。”元昇问,“介意我耽搁会行程吗?”

杜洵笑眼温和,悠然道:“小郎君既能有这份善心,自然不会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