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京都十里春(93)

作者:跃溪 阅读记录

杜初月讥笑道:“燕子四处为家,不似秃鹫只会在尸首腐肉上方抢食。”

“秃鹫”苏沐云兴味道:“倒是个好比喻,某知道燕子通常成群结队,那只单飞的小燕可得顾惜着点自己的羽翅。”

……

那只单飞的小燕……

这是指的紫檀!

苏沐云已然察觉到紫檀在跟踪郑穆,那么紫檀人呢,已被他们擒住了吗?

还是……

衣袖下方的手暗自攥紧,杜初月冷厉道:“苏先生到底在暗示小女何意?”

他笑笑未答,这时,忽听不远处传来了一声,“娘子。”

杜初月急回过头,看见紫檀身穿素黑劲装从石板小道走了过来,除了神色略显焦急,其它完好无损。

心底长舒了口气,少女凉笑着瞧向那白面书生。

这就是苏沐云,三言两语便能玩弄人心。

她面上换了从容,轻声道:“苏先生似乎很喜欢秃鹫这个比喻?那么可要当心,别食到有毒的腐肉。”

苏沐云笑道:“娘子还和儿时一样。”

他拱手向杜初月以及院前的庾闻谨遥送辞礼,往离开灵筠山庄的方向去了。

杜初月回到院门前,庾闻谨问:“他说了什么?”

“不过是些寒暄之语。”

不久紫檀在院前驻足,见那焦急神色未改,杜初月便问:“发生了何事?”

“郑穆死了。”

紫檀顿了顿,添上句,“尸体是在惜花楼被发现的。”

*

接到郑穆在惜花楼被杀的消息时,元昇正和元老夫人在陵墓东边的松柏林旁接待各路藩镇遣派的送葬使。

但见诸道献奉的祭盘,高约百九十尺,沿着陵墓每半里设一路祭,绵延至二十余里之外,给足了雍州道颜面。

朝廷又一次遣派了吊祭使,带来的依旧是些金银宝绢的赏赐,只是这次,元老夫人没有再去问朝廷可有节钺授予雍州,因为现在无人不晓新任的雍州之主是谁。

趁着送葬使各自往来的间隙,元昇主动向老人提及了这几日发生的事,包括郭禾及庾仙儿对杜初月的各种刁难。

老人听后却道:“如今四处传得沸沸扬扬,说雍州世子在驱逐兄长之后,不过是让杜使君短暂赋闲做做样子,不日便会重启,并且会履行旧时的婚约。”

元老夫人斜眼睨他,“你可是想告知老身这个?”

元昇抱起双臂,在那繁重肃穆的朝服之下立刻显出几分灵活。

“奶奶这话说得不对,不是告知,是商议。”

“可你那时却说关于杜家父女有事尚未查清?”

元昇沉默下来,忽而问道:“奶奶,你认为杜洵这人如何?”

似乎没料到他会有此问,元老夫人略显怔愣,半天才启口道:“他仁慈勤恳,在雍州这二十多年用句鞠躬尽瘁亦不为过。”

“那么他与父王的私交如何?”

“早年间君臣相礼,亲如手足,后来……”

后来杜洵虽贵为雍州刺史,却与雍王忽远忽近,甚至不及苏沐云与元时休来得亲密。

这一切都发生在幽王旧乱,雍王决定出兵勤王之后。

也是在那时,元时休派人杀了真的杜初月。

元昇近乎呓语地说:“奶奶,杜洵从未伤及我们分毫,可是?”

安静片刻,老人沧桑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真相如何,老身相信你自有办法查清,也相信你并非天真痴妄之人。”

“若孤真有意要娶杜初月,奶奶可会反对?”

绕来绕去,到底是这句话。

元老夫人嘘叹道:“老身还是那句,你心中有数便可。”

有了元老夫人的这句话,元昇顿感轻松不少,如今只等陆子维将太原府探查的结果带回便可提议亲之事。

正要在礼官的陪同下前往查看柩车,护从忽然来报,“世子,郑穆在惜花楼被杀,刑部带着人查抄了惜花楼。”

元昇面色倏忽间变得冷凝,问:“何时的事?”

“今晨卯时三刻,在惜花楼的卧房发现了尸体。”

现正值各路使者齐聚雍州期间,相沧使臣却在雍州的酒楼被杀,且被杀的地点不是别处,正是元昇暗中培养的惜花楼。

这显然是冲着他而来。

元昇道:“通知庾郎将,让他带着鹰卫前去阻挠刑部,一切待孤赶到后再谈。”

“庾小将军已先行赶到惜花楼,他的身边另还有杜娘子。”

元昇微顿,猜测应是他二人在灵筠山庄时得了消息。

“知道了。”

祭礼之上,使者们忽然纷纷变了脸色,各自交头接耳,有的还用异样的眼光望来,竟像是已经得到了消息。

元昇半点不敢耽搁,即刻找到礼官让以最简化的方式将祭礼行完,待到褪去繁重的朝服,赶到惜花楼时已接近午时。

彼时惜花楼已被鹰卫封锁,晚娘及一众舞姬歌女仓皇失措地聚集在楼前的空地,周围有刑部的人,也有鹰卫,个个手持武器,将她们困在原地。

庾闻谨正于楼前与刑部的孟永林两相对峙,若未记错,这孟永林亦出自雍州幕府。

远远的便听那孟永林的声音。

“庾郎将,这人身命案自来该交予刑部受理,却不知你大王亲卫为何要插手此事?自从这雍州变天后,某些人当真是只手遮天。”

元昇朗声道:“不知孟卿口中的某些人,是否包括孤?”

瞧见他来,孟永林依旧不改其色,“这话并非专指谁,若世子真要认下此罪,某亦无话可说。”

元昇哼笑,“人身命案自是该交给刑部,可死者乃是相沧军镇遣派使臣,此案关乎我雍州与相沧是否交恶,孟卿的小小刑部恐怕担不起此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