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十里春(92)
须臾,屋外似有细密的脚步声响起,杜初月迅速收好卷宗,行至外室,却见庾闻谨领着若干鹰卫出现在了院内。
他熟练地将鹰卫布置到院中各处,发现她在便笑道:“杜娘子,二郎托某在此守上一日。”
加驻鹰卫自然是防备苏沐云和郭禾,可没想到元昇竟将庾闻谨也派来了。
杜初月朝他说道:“庾小将军,请屋里坐。”
邀了庾闻谨于屋中用茶,两人分坐在窗边的桌案前,杜初月将昨日碾好的茶粉放入炉中,等着它煮沸。
庾闻谨说道:“某正好想为昨日之事替家妹向杜娘子致歉。”
他站起身,恭恭敬敬地向她行了礼,杜初月见状笑道:“昨日小女并未吃什么亏。”
庾闻谨像是松了口气,复又坐下任杜初月为他沏了杯茶水。
“杜娘子若不介意自是最好。”
“小女原就无碍,庾二娘子可还好?”
“她素来大大咧咧,昨日还在阿母那里哭闹了半宿,今晨就去了军营打听秦微之是否真领了兵牌。”
这两人倒是有趣得紧。
杜初月笑问:“那秦微之有去军营报道吗?”
庾闻谨咂下口茶,点头说:“昨夜便想去报道,结果被人拦在营帐外,听说还想来某的鹰卫,看他能否通过拔选。”
这秦微之半点功夫不会,去了军营也只做得了军师之类,但他心思机敏,长袖善舞,日后说不定真能成为元昇的左膀右臂。
正想着,鹰卫的兵士忽然来报,“庾郎将,门外苏司马求见杜娘子。”
庾闻谨和杜初月互相交换个眼神,他说道:“某去看看。”
第五十三章
庾闻谨来到院外, 见苏沐云背立在院前的红枫树旁,身上尚且穿着祭礼的朝服,瞧这时辰祭礼已然开始,他这时候过来求见杜初月作甚?
心中暗自不解, 庾闻谨嘴上已招呼道:“苏司马。”
苏沐云回头, 彬彬有礼地回道:“庾郎将。”
“听闻苏司马今日尚有协理挽柩之要务, 为何此时还逗留在灵筠山庄?”
“庾郎将身为大王的亲卫,不也未出现在祭礼之上?”
庾闻谨朝西边作上一揖,“某早已为大王当衢设祭, 叩谢他多年来的栽培教导, 今日于此乃是得世子之令确保杜娘子的安危,以免让宵小有机可乘。”
这宵小二字显然意有所指。
苏沐云却当未觉, “听闻杜娘子前几日在王府与小徒生了龃龉, 某特来为此赔罪。”
庾闻谨来时,元昇已将杜初月在王府被掳之事全然告知,见这苏沐云师徒如此虚伪,不由心生厌恶。
“龃龉倒是谈不上,不过是欺负弱女子的不耻之举, 苏先生还是莫要让杜娘子回想起不愉快的事。”
苏沐云淡笑:“庾小将军如今跟着世子倒学了几分伶牙俐齿, 不如你亲自去问问杜娘子是否愿意见苏某, 见到她时还请替苏某稍上几个字, ‘潇潇雨霁’。”
庾闻谨一脸的不屑。
……什么拈酸磨牙之语?
正在这时, 忽见杜初月碎步而来, 立在院门前向苏沐云行礼,“不知苏先生找小女所谓何事”
苏沐云泯然一笑, 上下打量她,“不过是来看望娘子可有大碍。”
这人今日看待她的神情很是不同, 比以往更像个慈眉善目的长者,可那样的表情看在杜初月眼里却是胆寒。
他方才那句话中藏了个霁字。
她幼时长在东宫,只每年消暑之际会由奶婆带往洛阳与卢霁舟团聚,那时父亲广罗英才,府中门庭若市,常会有文人士子前来卢府会谈论道。
卢霁舟膝下只有她这独女,自然成了这些人最宠爱关照的对象,但苏沐云比起他们更显特殊,他会负责她在洛阳期间的习文认字,聊且算作半个老师。
听方才所言,苏沐云应是认出她来了。
杜出月心头不由吃紧,脑中迅速思量着应对之策,苏沐云如此暗示,应是想告知他手里握着她的把柄,随时都能将她的真实身份公之于众。
“小女尚且安好,可恕小女愚笨,实在不懂苏先生方才的话是何意思”
“那么杜娘子可否借一步说话,某再为杜娘子解其真意”
听闻此言,庾闻谨先哼声道:“苏先生有什么话是不能当着某的面说吗”
苏沐云淡笑不语,只望着杜初月等着她的回答。
被那样饶有兴味又隔岸观火的目光注视着,杜初月心头虽厌恶,可到底颌首同意。
她须得看看他的意图。
“庾小将军,小女去去就回。”
“可是……”
庾闻谨面露忧色。
旁边传来几声大笑,苏沐云顺着长髯道:“虞小将军人如其名,未免太过谨慎,不如这样,某就和杜娘子在那边的花坛说话,你依旧在此地瞧着如何”
花坛离院门不远,有庾闻谨和那么多鹰卫在,苏沐云一介文弱书生,自然没机会对杜初月怎样。
庾闻谨厉声道:“祭礼已至,相信百官们都等着苏先生。”
“庾小将军放心,不会耽搁太久。”
杜初月这便跟着苏沐云来到花坛之畔,白面书生脸上依旧是温和笑意。
“有些时日未见,娘子生得愈发亭亭玉立。”
这话是说给卢书忆听的。
少女心头知晓。
她面不改色道:“离苏府夜宴不足满月,苏先生的话倒令小女不明白了。”
苏沐云却抬起头,望着树冠里那几只嘤嘤啼鸣的莺鸟,“年关将至,燕子亦该归巢,久在他处盘旋可不好。”
依旧是这般教训规劝的语气,即便是背叛了卢霁舟,他还有脸将自己认作她的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