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她亲眼见到之后,肯定会改主意。
但现在好像用不上了。
然而,让他眼睁睁看着心爱之人另嫁,他也无法做到。
阿鸢这边不行,不妨从李定身上下手。
顾况抬眸,欲传暗卫近前。
正要开口,就听太监犹豫着禀道:“殿下,有个叫小茉莉的,自称有十分要紧的事面奏殿下。”
“谁?”顾况皱眉,一时没听明白。
“回殿下,就是庞侍卫带回来的人证之一。”太监脸上陪着笑,补充一句,“说是和鲁王府的三公子有关。”
顾况原本不欲理会,但听闻与李定有关,心念微动,沉声吩咐:“把人带过来。”
“是。”
约莫过了两刻钟,一个女子被带到偏殿。
这女子一进来,便开始喊冤:“我真不是李三公子的人。为什么要把我也抓起来?明明小海棠才是他的相好,还帮他悄悄养了个怪人呢……”
小太监甚是尴尬,先时这女子一脸严肃声称有要紧事,必须面陈殿下。还以为她有什么重大机密,没想到见到殿下之后,竟是这般作态。
他当即示意将此女拖下去。
不料却听殿下忽然开口问了一句:“养什么怪人?”
阻婚
那女子似是吓了一跳, 立时止住哭声,抹了一把眼泪,磕磕巴巴道:“小的也没见过,一直由小海棠看管, 神神秘秘的, 说不定是朝廷钦犯……”
她原本在倚翠楼好好的, 突然被带到此地,也不知自己犯了何错。只隐约听说和李三公子有关。
为了自救,她情急之下胡乱攀咬。
顾况却听得眼睛一亮, 脑海中仿佛有一道亮光闪过。
神神秘秘?钦犯?
顾况霍地站起身,命人将此女带下去, 即刻去见那个“小海棠”。
“小海棠”十七八岁的年纪, 不同于寻常的青楼女子,看上去温柔娴静,只是因为一路车马劳顿,神情之中略微有些憔悴。
——先时顾况为了让清平郡主退婚,命暗卫庞弘将李定流连青楼的证据带回来。
庞弘办事也忒实诚,竟和属下一起把和李定关系甚密的青楼女子统统带回京中。
李定前两年游学, 去过不少地方, 接触过的青楼女子少说也有十来个。其中就有来自均州的“小海棠”。
顾况不同她废话, 也不问她和李定的交情,直接询问养怪人一事。
“没, 没有,绝无此事。”闻言,“小海棠”立时变了神色, “青楼做生意,迎来送往的, 养什么怪人?”
顾况一眼便看出她言语欺瞒,冷眸微眯,也不与其缠歪,直接令人细问。
而他则缓步走了出去。
约莫过了一刻钟,就有人来报,说是“小海棠”已交代清楚。
原来她曾得过鲁王府三公子的恩惠,受其所托看管一个女子。三公子说青楼鱼龙混杂,反而不会被起疑。
“那女子是谁?”顾况问。
“小海棠也不知道其身份,只说三四十岁,个子很高,力气极大,会一些武艺。”停顿一下,下属又补充一句,“精神有些异常。”
顾况心中一震,越发肯定自己的猜测。
这人多半便是虞夫人了。
年纪对得上,力气也对得上。若是精神异常,也就能解释其为何仍在人世却没回家了。
“她现在在哪里?”
“回殿下,人在均州倚翠楼后的小竹巷。”
顾况定一定神,心道,怪不得阿鸢找不到,谁能想到会在均州的青楼后面?
他原本只是想搜集李定流连青楼的证据,不料竟得到这样重要的线索。
真是老天都在助他。
……
虞停鸢回府之后,家中上下自是高兴。
没过多久,一辆马车将卫氏姐妹也送了回来。
关于三人失踪的缘由,虞停鸢只说是迷路,其余一概不提。
郡主这样说了,旁人自然也不追问。只有醒来的绿玉轻声问了一句:“小姐唇角有些破了,要不要涂一点药?”
虞停鸢经她提醒,后知后觉感到嘴角的疼痛,沉默一瞬:“涂一点吧。”
随即,她又命人去鲁王府报讯,婚期照旧。
明天就是大喜之日,论理她该早些休息的。可偏偏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
一合上眼,面前仿佛就出现了顾况隐含失望的眼睛。
她对自己说:无论是谁,在这种情况下,都会这般选择。
尽管知道自己的决定没有错,可她仍觉得心中酸涩难忍。
如此这般,熬到后半夜,虞停鸢才勉强睡着。
次日天不亮,她就醒了。
“小姐可要起来梳洗?”绿玉低声问。
虞停鸢摆摆手,懒洋洋道:“不着急,离吉时还早着呢。”
午后才来迎亲,黄昏才拜堂,收拾那么早做什么?
别的新娘子在新婚当日有无尽的期待和欢喜,而她只觉得心烦意乱。
唔,或许也有期待。但那期待是为了母亲。
……
新郎倒是早早起了床,沐浴梳洗、祭拜祖宗、招待亲友,忙得团团转,不曾有片刻停歇。
末了,还要聆听父母教诲。
“三公子!三公子!均州那边有急信送到。”小厮匆匆来报,满面焦急之色。
鲁王妃没好气道:“什么急信,巴巴地送来?也不看看今天是什么日子。”
李定却是腾地起身,倏地变了脸色:“知道了,我这就来。”
随后大步走了出去。
鲁王夫妇对视一眼,均感不解。
儿子早年在外游学,去过许多地方,其中也包括均州。到底是什么消息,能让儿子这般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