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永沛冬年(20)

作者:桐质 阅读记录

“你吃早饭了吗?”

苏澈没精神,有点儿蔫蔫的,看看糯米饭,又看看兰粲:“你没吃吗?”

兰粲点头,剥开塑料袋咬了一大口。

苏澈扭头盯着她,看她一口一口囫囵吃着,似是怕耽误时间,吃得很急。

他转身,背包对着她,“拉链拉开,里面有水。”

兰粲把手里的塑料袋捏成一个小球,含糊不清地说了声谢谢,打开了他的背包。

几乎没什么多余的东西,很干净,她不好意思多看,一手把矿泉水拿出来,一手把拉链拉上。

苏澈自然地接过水瓶,打开瓶盖后又递给兰粲。

悄悄的,兰粲又偷偷看他一眼,没什么表情,但是是个很周到的人。

大约八点的时候,康哲拉着妹妹也来到公交站,这时候太阳已经有点大,二人额头上都冒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过了几分钟,公交车准时到站。

四人先后上了车,兰粲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康娜坐在她旁边。

车子开动了,窗外的景色飞速向后移动,把具象的花草树木,变成混着阳光,颜色鲜亮的红和绿。

康哲乐此不疲地骚扰着苏澈,康娜则看起来很困,靠在她肩上昏昏欲睡,她望着窗外发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前方的路越来越开阔,店面越来越多,人也越来越多。

公交车一个拐弯进了站台,稳稳停下。车上的人一哄而起,拿包的拿包,拄拐的拄拐,女人拍着男人的肩,小孩子拉着女人的腿。

人流量比平时大得多,兰粲确实是很久没有见到这么热闹的场景了。

这么多自然的,生动的,脸上带着笑意的,具有烟火气的人们。

画展十点钟开始,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供他们自由安排。

刚好凑上赶集,县城最大的大卖场门口放了一个红色充气拱门,贴满了喜庆的标语迎宾。

说实话,兰粲从来没去过,进了大卖场,她有些好奇地四处打量。

店面是一家挨着一家的,一层是生活用品区,二层是卖衣服的,门口还有一街铺子是卖些杂货。

四人边走边看边摸,康哲也不客气,看到些喜欢的就问价格,砍价不下后也不恼,和和气气放下走人,似乎买东西不是他的目的,找人拌嘴才是。

兰粲背紧了小书包,漫无目地走,人渐渐从各个入口涌了进来,人头攒动,她一回头,发现伙伴都不见了。

心中一凉,逆着人流往来时的方向走,可惜太艰难,她伸长脖子也没看到半点人影。

忽然一股力拉着她的手臂,把她拽出人群,她一惊,朝手的方向看,是苏澈。

没等她来得及说话,苏澈笑着对她说:“我带你去个好地方。”那种笑兰粲从未见过,有些兴奋,同时眼睛里又有一丝孩子气。

苏澈拉着她的手腕,轻轻包裹住。

她的手腕很细,很白,好像稍微用力一些就会留下痕迹。

他们远离喧嚣,远离人群,兰粲跟着苏澈不管不顾地往前走,她突然觉得这种感觉很好,不知道目的地的穿梭,本身就含有一种特别的情愫。

没由来的,盯着他的背影恍惚,晃了晃脑袋回神,低下头笑自己太没出息。

拐了几个弯,他带兰粲来到一处图书角,这里低价售卖图书。与刚刚拥挤的状况完全不同,这里显得清闲而又安静。

苏澈走上前,拿起一本书递给兰粲:“你送了一句很喜欢的话给我,我送你一本我很喜欢的书。”

兰粲笑笑,接过书,仔细抚摸封皮,一字一句读出书名:“我的——阿勒泰。”她抬头看着苏澈:“这本书讲了什么?”

苏澈拿过书,仔细回答:“阿勒泰是新疆的一个城市,这本书是作者自述她生活在阿勒泰时的所见所闻,她是如何去爱,去生活,去感受,以及——”

苏澈看着她的眼睛:“去受伤。”

兰粲感觉自己的心好像被刺了一下。

他重新把书放回兰粲手里:“很治愈的。”

兰粲看着苏澈,心中有种说不清的感觉,她低下头重新抚了抚封面,轻轻地道谢。

临近中午人越来越多,找不到康哲兄妹。二人决定直接去画展会合。果然,康哲兄妹已经到了,康哲很没形象地蹲在门口

“人太多啦,还是我们的小村好。”

康娜走到兰粲旁边,转头对讥讽哥哥:“要来的也是你,觉得不好的也是你,要求真多。”

康哲不服气地小声嘀咕,瞥了一眼康娜,却不敢说什么。没两分钟画展就要开始了,他们来的早,排队也早,抢先一步进入。

画展在一座高大的木房子里举办,有些年头。走进去,木制的地板会发出醇厚而又沉重的闷响,画就挂在墙上,暖光打下,闪着莹润的光。

兰粲走得很慢,一幅幅仔细地看,像走马灯一样,偶有几幅令她印象深刻,于是更加沉浸地去感受,这种体验像是一滴水滴入了她的胸口,润入心里的缝隙。

场馆不大,大约半个小时,画展就逛了个七七八八,兰粲下楼找自己的小伙伴。

在转角处,看到苏澈正和穿着马甲的场馆人员聊天,神情自若,偶尔有动作比划,看起来自信又张扬。

这又是兰粲没有见过的一面。

她摸着栏杆,在楼梯的转角处蹲下,小心翼翼地把自己藏住,也小心翼翼地窥探着。

苏澈似乎聊得很愉快,他的眼睛亮亮的,嘴角一直带着笑意,说着一些比较专业的名词,场馆人员点头附和,拍拍他的肩。

兰粲感觉很陌生,她低头倚在栏杆上,看看自己沾上了泥土的小白鞋,一下子觉得自己变得好小好小,小到尘埃里,甚至有点不敢站起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