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灵温明(109)
苏心暮转了下身子。
“昨天燕燕对我说,这里的失魂都是因为一个男人而起的,他被一个叫向岚寻的女人带走了,你知道些事吗?”
“我大概是知道那个女人是谁,浮光对我说过,在你们遇难那晚,她在幻境里见过那个女人。”
“那你觉得那个男人是谁?”苏心暮转过来问他。
“燕燕没有告诉你?”蒙云问。
“你应该了解她,她爱说什么话向来看心情。”苏心暮顿了顿,又道,“也或许她害怕惹祸上身,点到为止了。”
“不说这个了,那个大官给了你什么?”
苏心暮指着蒙云手里的那张信纸。
“那位大人是徐巡抚,前两日收到了这封匿名的举报信。”蒙云确认窗外无人,就把信递给了苏心暮,“信中提及了约二十年前在碧落这里发生的两族械乱,举报人似乎意指械乱的发生与近期古城出现的异事有关。”
苏心暮接过信,细细看起来。
“这封信是在我们抵达碧落前一日送到徐大人手上的,可巧他就得知了我返乡的消息,于是他便怀疑我与这一连串的事有关,毕竟我是上任土司的胞弟。”
“蒙袒?”苏心暮抬起头。
蒙云点点头。
“二十年前究竟为什么会爆发械乱?”
“彼时我还年幼,对此事一无所知,后来我从乡老那里得知,二十多年前,滇南碧落刚刚归依中原朝廷,但仍然与外族有不少摩擦,从前碧落人通过茶马古道与中原人做生意,但外族凶蛮,常在商道上劫掠过往商队,破坏了边境的贸易往来。”
“但按道理来说,碧落人不会主动与外族发生冲突,可是不知怎的,那场械斗还是发生了,地点就在现在的古城城门外,那场械斗令我族人死伤惨重。自此之后,朝廷便认为我兄长掌事无方,无法管理碧落平安,于是便下令召他入京,可就在入京之前,我的兄长逃脱了,朝廷认为他畏罪潜逃,定与械乱有关,于是便下令通缉他,直至今日。”
苏心暮看毕信,不可思议地看向他。
“他就这样逃了二十年?”
蒙云点点头。
“自那之后,流官入驻碧落,朝廷中人认为我兄长无论如何会与我联系,便对我密加看管。可是他们高估了我兄长,这二十年来,他从未找过我,更别提让我知道当年的事实。过了不久,我师娘也失踪了,我就这样去了宣慰司,后来又去了京城。”
苏心暮点点头,可算是了解了蒙云的成长史。
“你兄长与你的关系如何?”
“我失忆了,不记得了。”
蒙云看上去十分平静。
苏心暮语塞。
“这么多年,你也没想过弄清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没法弄清,”蒙云摊开双手,“你也看到了,但凡我涉足碧落,便会有上面的人严加看管,我唯有老实地待在京城才能洗清嫌疑,不然不光是我,整个碧落城都会被牵连。”
“看来······那位徐大人一时片刻不会离开这里了?”苏心暮忧虑道。
蒙云叹了口气。
“我早该预料到这种情况。”
“只是连带你也没法行动自如了。”
“不妨事!”苏心暮摆摆手,“我有自己的办法,你要是有什么事要查,告诉我就行,再不行还有燕燕帮忙呢。”
蒙云微笑道:“是啊,还有你呢。”
“那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
“我想先去看看地宫,昨夜山体塌方,不知道那里情况如何,还能不能找到那个大石臼。”
“好啊,那你······”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声惊呼,是先前那个丫鬟的声音。
寻迹
苏心暮刚冲到门槛处,忽然停下了,她难堪地看了看自己衣衫不整的样子,还顾忌着徐大人还没离开。蒙云心领神会,连忙跑出了厢房,朝那边赶去。
蒙云迈出门槛,绕到庭院之中,远远看见门外的轿辇不在了,才回去招苏心暮出来。苏心暮一边绾着头发,一边跑出来,刚才那声音是从东厢房里传来的。
二人来到东厢房门外,下人管家已经将那里围得水泄不通了,他们好不容易从人群中钻进去,只见那个丫鬟指着空空如也的床铺,整个人抖若筛糠。
“大人······大人不见了!”
苏心暮这才明白这是沈应星的卧房,不仅如此,眼前的卧房乱作一团,窗户洞开,桌上的文房四宝杂乱无章地摆着,不少书卷翻开散落在地,而不久前还在昏迷的沈应星就这样消失了。
蒙云上前来,从地上捡起了那些书卷,那是沈府的记帐簿,略微一翻,便发现账簿中的每一页都是内空的双层纸,纸张之间似乎能放些信札。
“可有人看见沈大人离开?”蒙云转过身去问下人们。
下人们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应声。
苏心暮在沈应星的卧房里转了转,绕过一个书橱,只见后面的博古架上零零散散地放着几个闪着荧光的小球。
苏心暮走过去取了一个下来,发现与她在书房里找到的小球一模一样。
“蒙云!你看!”
苏心暮将小球递给蒙云。
“这东西我在书房里见了好多。”
“怎么会有这么多?”
蒙云看着小球不解道。
“您说的可是这个小球吗?”一个老管家从一旁走上来道:“这叫事皿,现今许多碧落城中人都用这个小玩意儿储存东西,也能写些什么放在里面。”
蒙云听他这么说,微微诧异了片刻,他拿不准这个小球与师父究竟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