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悬灵温明(112)

作者: 馀事勿取 阅读记录

就在这时,苏心暮腰间忽然传来一阵细微的震颤。她按住自己的腰部,那里放着蒙云交给她的追踪纸鹤,另一半贴在那个逃走的黑衣人身上。

蒙云还在与官差们打嘴仗,苏心暮从腰带内侧取出一枚纸鹤,只见纸鹤如雪般的白翼迎风震颤,隐隐有向地宫方向飞去的意思。

不止如此,纸鹤震颤的同时,苏心暮感到自己随身携带的附魔杵也震了起来。

附魔杵就放在她随身的包袱里,虽然那震动不大,但足以让她发觉。一般这种类型的震动,是大规模离魂之前的征兆。

苏心暮环顾四周,没看出一丝一毫的前兆,但无论如何,地宫一定有情况。

苏心暮顾不上遮掩,上前拽住了蒙云的袖子,将纸鹤展示给他看。

蒙云转过身,看见颤动不已的纸鹤,神色立即变了。

苏心暮冲他点点头,转身向地宫跑去,蒙云欲言又止,当着官差的面,终究什么也没说出口。

无可奈何,蒙云只得随官差们走,这次城中居民并没有拦着他们,只是沉默地站在屋前,看着蒙云离开。

蒙云眼看着官差们带着他往城外走去,似乎是要去徐大人下榻的邸馆。

以防万一,蒙云随官差们上轿的时候,从衣内取出了小地动仪,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将小球塞进了兽首之中,随着一阵轻微的震动,琉璃球从兽嘴中落下,在盘中打了个旋儿,平稳地落在了指示最大数字的线圈中。

看来地宫确实是出状况了,那里一定有什么东西被启动了。

蒙云下意识想敲轿落停,思索片刻又停下了,他没法说服官差们回去,徐大人关心的是古城中的异象。

正当蒙云想到这儿的时候,轿子忽然停下了,与其说是停下,不如说是落下比较准确。蒙云在轿中一个趔趄,险些跌倒,可是轿外却一丝人声也无,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

蒙云屏气凝息,小心翼翼地掀开轿帘,却见轿外天地已然换了一幅景象。

抬轿人和官差均不见了,他们明明刚出了城门,可是现在却身处一处旷野,周围环境迥然不同,一个人也没有。

此时天色阴沉,隐约辨认得出是黄昏,天边残阳与另一边的阴云遥遥相对,眼下天色无比诡异。

蒙云走下轿辇,耳边断雁高鸣一声,秋风乍起。此时蒙云意识到,他应当是入了幻境了。方才出门时还是烈日当空的晌午,此时却变成了秋意凛然的黄昏。

蒙云隐约记得,当年是娘在碧落山失踪的那时,也是一个秋日的黄昏。

蒙云心中逐渐紧张起来,为何如此凑巧,会在此时入了二十年前的幻境。如若说每一场环境都来自一个失魂之人的记忆,那他现在又身处谁的记忆之中?

此时,远处传来一阵狂乱的脚步声,似是一个人在朝这里奔来。

蒙云转过身,远处残阳下出现一个狂奔着的身影,他一头散发在风中飞舞,身上多处浴血,宛如修罗煞神一般狂奔。蒙云猛地退后一步,在那人经过自己身边的一瞬间,看清了来人的面庞。

蒙袒!

来不及多想,蒙云便追着蒙袒跑去,他的喉头发紧,想喊话拦下他,可是什么也说不出来,连他的名字也叫不出声。

他们已有二十年未见了,蒙云仍能一眼认出自己的兄长。可此时身处幻境,蒙袒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存在。

蒙袒奔去的方向逐渐明朗,他是在朝山上赶去。蒙云心里升起不好的预感,此时此景,碧落山上应该只有师娘一个人在。

蒙袒一路狂奔,赶到了半山腰处的一座青瓦小院的门口,蒙云眼看着院子的方向,心彻底跌进了深谷。

蒙袒立在院门口,双目赤红,仿佛着了魔一般,冲着院内大呼崔咏的名字。

可是此时崔咏并不在碧落山,院内屋门轻轻推开,一个身着碧色罗裙的女子从里面缓缓走出,她眉眼淡漠,神色波澜不惊,似乎对于蒙袒的到来并不惊讶。

正是沈英铨。

蒙袒似乎没想到来人是沈英铨,他双眼紧盯着她,似乎是要将她盯出个洞来。

“你可是来寻我夫君的?”

沈英铨开口,声音平静万分。

蒙云看着师娘,幻境中无人能看到他,可是失踪二十年的师娘就站在自己面前,仅有一步之遥,蒙云仿佛有千言万语哽在喉咙,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我知道他没走。”

蒙袒阴鸷地开口,语气中有明晃晃的威胁。

“他一直留在碧落山,等着看我的下场。”

沈英铨轻轻摇头。

“要我如何说你才会信,我夫君早已不住在山上了。”

“若是他不在,你又为何会在这里,还有蒙云。”

猛地听到自己的名字,蒙云心头一颤,蒙袒的样子太不对劲了,记忆中蒙袒一直与他疏离,但从来没有这个样子。

“只是他没有预料到今日之事罢了。”沈英铨朝他走了两步,“你与其来找崔咏,为何不去找那女人算账?她应该还没有走远。”

“找她有何用?!”蒙袒大吼一声,身子止不住地颤抖,“她早已计划好了,就等着今天炸开地底,放出那石臼,若不是她,城中也不会变成这个样子!她是想我死!”

沈英铨面色微动,她看了看蒙袒的身上,叹了口气。

“还不致于此,蛮族凶悍,入侵碧落城是早晚的事,你应当庆幸,此事还没有到开战的程度,中原朝廷很快就会派人来,你应当赶紧回去,安抚城人才是正经事。”

“没用了,他们已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