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灵温明(115)
沈应星欲言又止,苏心暮继续道:“蒙云有一个姓沈的师娘,二十年前嫁来了碧落,可是你一直在找的家姐?”
沈应星双目圆睁:“你怎么知道的?”
“你从家里跑了之后,我和蒙云翻了你的书房。”
苏心暮简洁道,大言不惭的样子。
“你也应该确认了吧?你的亲姐姐沈英铨就是在这里失踪的,这么多年来,蒙云和你一样,都在找她的下落,这也是你后来来到碧落城出任流官的原因,对吗?”
沈应星低低地笑了起来:“你们知道的还真清楚。”
“有头绪吗?”苏心暮问。
沈应星沉默不语。
“碧落城自从二十年前那场械斗之后,彼时任土司的蒙袒逃脱,朝廷便认定是他履职有误,下令缉拿他归案。这么多年过去了,蒙袒下落不明,于是有些人,便发现了推卸罪责的好机会,于是那场械斗就这样被平息了。”
沈应星喃喃道:“一件要事要是被平息已久,其中真假款曲就难以再被发掘了。”
苏心暮听出他话中有话,但不知该如何发问。
“你······你是否认为械斗与蒙袒无关?”
“蒙袒是土司,挑起争斗对他有什么好处呢?他畏罪潜逃,恐怕也不是因为械斗,而是别的原因。”
苏心暮哑然,感觉头脑好似一团浆糊,努力想辨个明白,可是越想越乱。
“可是近来,有人却想重新挑动此事。”
沈应星抬头看她,脸色很不好看。
“可是蒙云?”
“你说什么啊?”苏心暮无语,“要是他干的对他有什么好处?我一直与他在一起,能离魂的方法也只有我知道,更何况前两夜他根本不在城里,怎么会是他干的?”
沈应星又是蹙眉:“我以为,你说的是有人匿名向徐大人举报的事。”
“你怎么知道?”苏心暮讶然,“那封匿名信徐大人到了的时候才交给蒙云,我们也是第一次见。”
“在你们今天见到徐大人之前,已有人向徐大人发过匿名信了,说的是这里最近的异象与械斗同出一源。”
沈应星看向苏心暮,二人脸上均是一脸诧异,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那个逃走的人。
“我有种预感,当年让蒙袒逃离的原因与寄送匿名信的原因应当是一样的。”
沈应星沉着道。
苏心暮刚想说话,宫室的门忽然被人撞响了,似乎正有人用重器强行破门。
沈应星挣扎着站起,苏心暮连忙扶他起来,沈应星指着门。
“地宫的门不能被强破!这里的宫室是地基所在,要是强行破门,地宫会坍塌的!”
“那怎么办?要开门吗?”
苏心暮慌乱了,她与沈应星均是一样的想法,不知破门者是谁,拿不准是否要开门。
缓了片刻,沈应星也意识到负隅顽抗没用,于是便指了指墙上的机关,苏心暮走过去,开启了那两扇墙门。
门开了,门口站着一个穿紫衣的官差,他瞥了一眼苏心暮,环视了整个宫室,最终将目光锁在沈应星身上。官差后退一步,随即转身行礼。
“禀大人,找到了。”
苏心暮一哆嗦,眼看着阴影出走出一个身形高大的人,器宇轩昂势头不凡,来人正是徐大人。
这什么情况?
苏心暮紧盯着徐大人看,又看了看他身后跟着的一队官差。对方显然是有备而来,似乎不像是刚才逃走的那人。
她回头看向沈应星,对方的心思应该与她一样,沈应星振了振衣袖,随即上前行礼问安。
“卑职沈应星见过徐巡抚。”
徐大人冷哼一声,随即迈步越过他,径直走向石臼前。徐大人伸出手,正要去揭石臼上贴着的符纸,苏心暮连忙拦住。
“这不能揭!”
徐大人停下手里的动作,拧头看着她。
“你又是谁?”
“徐大人,这是我府上的丫鬟,随我到此检查地宫的情况。”沈应星急忙开口,“不知徐大人到此有何要事?”
“你玩忽职守,本官派人前去你府上寻你,却得知你离府而逃,碧落城中正值塌方受灾,你却擅离职守躲藏至此。”徐大人指向石臼,“就是为了这个东西?”
沈应星的头埋得更低了。
“禀大人,此处地宫石臼与近来城中异象紧密相关,经过卑职考证,二十年前两族械斗也正是因为此物,由此卑职才会领人前来考察,为的是尽快消灭城中异象。”
徐大人缓缓看向石臼:“既然如此,你倒告诉我,这个石臼若是揭开了符,究竟会怎样?”
“若是揭开符咒,这石臼便会成为勾魂引魄的魂器,轻则使城中人精神错乱陷入昏迷,重则将会把所有人变成毫无神识的行尸走肉。”
沈应星照实情相禀,苏心暮却听得胆战心惊,且不说这位徐大人是否知道这一情况,沈应星将此事说得如此之重,不知这位大人是否会认为他危言耸听。
好在徐大人反应如常,只是微微蹙眉,不置可否。
“若你说的属实,那这石臼岂不是人人皆能解封?本官要问的,是你所说二十年前的械斗,和近来频发的异象,究竟是何人所为?”
徐大人目光灼灼,紧盯着沈应星。
“除了你之外,城中还有谁知道这东西的存在?”
“还有······”沈应星瞬间觉得大事不妙,“还有一个屡次三番袭击我的黑衣人,卑职猜测,他就是这一切的元凶。”
“那这黑衣人,还有谁见过?”
苏心暮在一旁颤颤巍巍地举起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