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灵温明(166)
陆启轩抬起头,怯弱地看了看她,又看了看一旁的林异,已然没了那副少年意气。
“你要带他去哪?”
“我打算把他带回无锋宗。”
“他现在没有武功了。”
林异狐疑地看了她一眼。
“我知道,我也没有武功,就先带他回去安顿下来吧。”
陆启轩用力点点头,抓紧了苏心暮的手。
林异忽然笑出了声。
“干嘛?”苏心暮瞪他一眼。
“你们无锋宗里一个经脉俱废的,一个不晓事的小丫头,两个臼人,你是打算带他们去养老吗?”
“你说错了,”苏心暮冲他好脾气地一笑,“应该是三个臼人。”
林异陡然止住了笑。
渡船缓缓驶来,海面上波光粼粼,正是扬帆的时候。
储阳秋宅邸内。
蒙云坐在中庭的石桌旁写了一下午的信,阿缨没事做,时不时去看他一眼,只见蒙云手边的信摞得越来越高了。阿缨看了一眼,那些信被分作两堆,一堆明显更多一些。
储阳秋自从接他们进来之后就出去了,到现在都没有回来。他和蒙云从蓬莱洲回来之后便直奔玄朝门,一来蒙云说有要事要拜托储阳秋,二来他还想看看浮光情况如何。
第一件事储阳秋答应得很痛快,蒙云一搬出朝廷二字,储阳秋就欣然答应帮他传递消息。
但蒙云一提起浮光,储阳秋却拒绝他前去看望,只说病人情况尚好,只是仍需静养。
夜寻
阿缨在一旁看着,传闻中的谪仙神医名不虚传,只是他说话时的眉眼之间,总有种让他不舒服的感觉。
就是那种,表面应承实则暗施手段的做派。他在宫城当差时接送过许多大官,他们说话时都是那样。若是个第一次见到储阳秋的人,恐怕也会被他那副谪仙人的模样骗过去。
之后储阳秋便离开了自己的私宅前往玄朝门,偌大的庭院只剩下他和蒙云两个人。
蒙云终于放下了笔,封好了最后一封信,起身离开石桌。
“写完了?”阿缨适时地凑了上去。
蒙云点点头,开始收拾起那些信件。阿缨看见左边的一摞信上写着“沈应星”三字,右边的则写着苏心暮的名字。
“这些信都要寄去同一处吗?”
“不,这一些要寄去碧落古城,我打听过了,沈应星仍在那里当差,我去信提醒他小心蒙袒会再回到古城;这一些我打算分别寄去雁门、无锋宗和揽星阁,我不知道苏心暮会先去哪儿,干脆都送一封信去。”
“给苏姑娘的信里写的什么呢?”阿缨问。
“我让她不管在哪收到这封信,都留下不要再离开,眼下蒙袒还在逃,我不想让她牵扯进来。”
“你也不要过于忧心了,”阿缨说,“神医已经答应我们向朝廷报告蒙袒回中原的事,要不了多久就能抓到他了。”
“恐怕没那么容易。”蒙云说。
“因为他手上的那面镜子?”阿缨接话道,“那面镜子的威力有那么大吗?”
“你无法被离魂,理解不了那离魂镜对普通人的影响,我曾着过很多次道,这面镜子只要流失在外就遗祸无穷,必须尽快解决。”
蒙袒正说着,眼看一顶步辇从远处田园中分花拂柳地过来,于是他急忙往院门口走去。
储阳秋回来了。
阿缨也快步走了过去。
步辇在院门口落下,跟在后面的储汶走到步辇前,帘幕掀开,他恭敬地扶着储阳秋下辇。
阿缨见神医下辇,只觉环佩叮当不绝于耳,随即一抹炽艳的红缓缓从轿辇中走出。储阳秋伸手拂过遮挡在眼前的帘幕,他那双秋水剪瞳定定地望向蒙云。蒙云看见他下来,连忙冲他行礼。
储汶垂着头不去看眼前的人,回身对抬轿人说了什么,那两人便抬着轿辇离开了。
“储先生。”
蒙云话还没出口,储阳秋就打断了他。
“有一个坏消息,蒙云。”
“御史台收到了来自滇南的弹劾信,是针对你的。”
蒙云愣住了,阿缨回头去看石桌上那些还没来得及寄出的信。
又来······
储阳秋长袖一振进了院子,储汶收起了踏石,随后把院门关上,对蒙云投去了一个相当复杂的眼神。
“是沈应星发出的吗?”
“沈应星作为流官仍然在任,古城内没有官阶大于他的官员,应该就是了。”
储阳秋进了内室,储汶连忙跟进去伺候更衣。蒙云和阿缨只能等在一扇屏风后等他出来。
“储先生可知弹劾信的具体内容?”蒙云问。
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弹劾了,蒙云多少冷静了些,只是他想不明白,沈应星脑子究竟抽了什么风,要弹劾职级跟他差了十万八千里的自己。
“我无从知晓。”
储阳秋的声音从内室里幽幽传来,伴随着一阵浓郁的熏香冉冉升起。
“只是这弹劾的时间甚巧,你刚回到京城,那边的弹劾状就提上来了。”
“不难想就是为了等你回京。”
“现在怎么办?”阿缨在一旁问。
“如有弹劾,我们必须应诉。”蒙云低声道。
“那蒙袒谁去找?”
“依我愚见,你最好离开京城。”
储阳秋更衣完毕,从内室走了出来。他一席墨色深衣曳地,衣上有玄螭暗纹,腰系一条翡翠丝绦。
“从御史台收到弹劾状到召来官员应诉,这其中时间不短,我只是将耳闻的风声传递给你,若是想争取些时间,最好先离开京城,等状子送到你手上,再进京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