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灵温明(194)
“哦。”
苏心暮道语气比他更加淡然。
早该有这一天。
苏心暮心想。
“那城中事务将由谁负责啊?”
她还是装模作样地问了一句。
沈应星停下,转过头来,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你说呢?”
“啊?”苏心暮茫然,“你什么意思?”
“谁告我的状,当然就该由谁来负责啊。”
苏心暮不说话了,大约也猜到实情。
“我在这城中任流官已经快十年了,”沈应星缓缓向前走着,“如若不发生这些事,待明年,我的俸禄就会提升,随之而来的就是升迁,我们这些流官土司,都是这样晋升的。”
“可发生的这些事里,如若没有我的煽风点火,又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他的神情无比低靡。
“你还想着升职加薪?”苏心暮道,“我还以为你来碧落任职,只是为了你姐姐。”
“当时是这样,但无论如何,碧落城人与我无冤无仇,我既然做了流官,就需对这一城人尽责。”
“而蒙云做了什么?”
沈应星摇摇头。
“一个高贵出身,初仕便能在京城做六品官,还是个闲差,我如何能与他相比?”
“不过,我已知晓姐姐的死因,终究不负初心,我对我的境遇也算坦然,毕竟要做什么,总得付出些代价。”
沈应星自嘲似的笑笑。
“我无愧于自己。”
说话间沈府到了,苏心暮抬头一看,只见沈府大门外停着一辆高顶宽蓬的马车,车上的装饰华贵不俗。
“谁来了?”苏心暮问。
“不是告诉你了吗?滇南道的李太守。”
沈应星微微一笑。
“走吧。”
苏心暮随他进去,沈府已经被李太守征用,院中廊下躺着不少伤者,下人仆役来来往往,为伤者擦身换药。
沈应星带着她快步走向正厅,苏心暮看见这里便想起来了,自己上回便是躲藏在正厅的屏风后偷听蒙云与徐大人谈话的。
“你就待在这里。”
沈应星带她进了正厅旁的耳房,苏心暮一进去便明白了他的意思。耳房与正厅相连的墙壁上开了一扇雕花圆窗,圆窗前有木架遮挡,耳房里的人轻而易举就可以听到正厅内人的谈话,而不用暴露自己。
沈应星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随后退出耳房,关上了门。
随后,沈应星从正厅大门进去,向里面的人行礼。
“卑职见过李大人。”
一个谦和的声音从屋内传了出来。
“沈大人不必拘礼。”
看来应该就是那位李大人了。
苏心暮悄悄靠近雕花木窗,仔细听着里面的对话。
“碧落围困已解,多亏了二位同僚戮力同心。”
那位李大人说道。
“卑职不敢!碧落城破前卑职一直被贼人所困,城破之前唯有蒙郎中带领民兵拼死抵抗,卑职愧不敢当!”
蒙云没有说话。
“李大人不要妄自菲薄,本官听闻,先前绑架你的前任土司蒙袒,已经被你家中仆役杀死,可有其事?”
“确有其事。”
“如此甚好,蒙袒身为前任土司,却引发碧落族人相斗,弃城逃脱,朝廷早有计划将他捉拿归案。这么多年了,他藏头露尾东躲西藏,还屡屡试图将碧落之乱嫁祸于人,如今被诛,也算是天罚。”李大人缓了缓,话锋一转,又道,“但眼下为何只见蒙袒尸首,不见那位义仆?”
苏心暮听到这儿,心中一紧。
“本官还听闻,杀死蒙袒的,似乎是一位武林人士,沈大人府上,真是群英荟萃啊!”
李大人的话风如同春风化雨一般温和,苏心暮听着却心惊胆战,不知沈应星那边作何感想。
这帮当官的,没一个善茬。
苏心暮心道。
“李大人。”蒙云蓦然开口,“您所说的那位武林人士,是卑职的家眷。”
空气霎那间凝固了,正厅没有人说话,死一样的寂静。
半晌后,李大人打破了沉默。
“本官竟不知道,蒙大人已经成家了。”
“快了。”
蒙云只吐出这两个字。
“不知道此事,蒙大人是否向京城有司禀报?”
“这正是我要向大人禀告的事。”
厅中传来一阵响动,蒙云从座位上起身,向李大人行礼。
“卑职已向朝廷提请解冠致仕,待批复一至,卑职将携家眷离开碧落隐居,永不返回。”
苏心暮紧紧握住了腰间的双竹玉佩。
许久的沉默后,李大人再度开口。
“蒙大人去意已决,本官本不应横加干涉,但蒙大人可知,我这厢正欲向朝廷提请,晋蒙大人为滇南宣慰史,轶从三品,掌滇南军民之务。即使这样,蒙大人也想辞官致仕吗?”
苏心暮听着,估计此时沈应星的表情一定很是精彩。
“卑职自幼享朝廷荫庇,成人之后科考举仕,妄承朝廷器重,然而卑职心向田园,一心归隐,宦海浮沉实非卑职之愿。卑职谢过大人美意。”
李大人沉吟片刻。
“若是致仕,或许蒙大人永远无法再以族人的身份回归碧落,难道这也是蒙大人之愿吗?”
“是。”
又是长久的沉默。
“如若这样······”李大人轻笑一声,“本官便只能恭祝蒙大人与所爱之人纵情山水,快意田园。”
“愿蒙大人,得偿所愿。”
正厅大门打开,李大人离开了。几乎是他前脚刚走,后脚沈应星的声音便响起了。
“你真是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