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灵温明(98)
“刚才我出去,发了两封信,”苏心暮叹了口气,“一封寄去了玄朝门,请他们在我们回京后为浮光诊病,还有一封,我寄去了雁门,告诉了他们我们此行的发现。”
“为何要联络雁门?”
苏心暮提到雁门二字时,蒙云脑海中闪过了那个诡魅的黑衣女子。
“韩离的信寄给了他们,让他们知情也是应该的,放心吧,雁门的匠人久居世外,他们无意干扰我们的行动。”
苏心暮走向门外。
“他们会帮我们的。”
“我去牵马,准备上路吧。”
蒙云看向怀里呼吸平稳的浮光,心头仿佛压着一块巨石。
马车奔波数日,终于在一个艳阳高照的清晨进了京城。
苏心暮不敢耽误,催马赶回了长安街的揽星阁。阔别多日,京城的天气已经转凉,阳光也不再那么灼人。
马车终于停在揽星阁门外,苏心暮从座上下来,去搬下车的木梯,一打眼便看见了立在门外的静影。
静影换了一身衣服,不再是先前那套仙风道骨的白袍,那顶金翅小冠也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套水红色的圆领长袍,袖口被纽扣束紧,腰间横着一条玉带,整个人看上去更加颀长,唯有脸上的神情一如既往的淡漠。
静影看见苏心暮下车,向前走了两步。
“许久不见。”
“别来无恙。”苏心暮看着静影道。
蒙云掀开帘幕,扶着浮光走了出来。这一路上病情反复,浮光休息得并不好,脸色很是憔悴,她看见静影站在那里,还是撇了撇嘴。
“你不在你师父那儿好好待着,还回来做什么?”
“我看你是刚好起来就口无遮拦。”
静影反唇相讥,但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她。
“关于无锋宗发生的事,我已经了解了,蒙先生,我们还是进去谈吧。”
静影深深地看了一眼蒙云,随后转身推门,引他们进去。
蒙云看向苏心暮,静影从前绝不会这样称呼蒙云。
离析
正厅的炉上煮着一壶茶,静影娴熟地清洗着茶具,将陶瓷茶盏一件件放进茶盘里,然后端上桌来。
浮光刚刚恢复,也懒得跑来跑去服侍人,索性外在迎枕上剥荔枝吃,这一路可苦了她了,所以静影为她端茶送水的时候,她十分受用。
“储大公子回师门这么久,怎么一时兴起又回来了?”
浮光往嘴里扔了一颗荔枝,岭南荔枝香气扑人,果然不一般。
静影斜睨了她一眼,看上去不是很在意浮光直呼他的本姓,只是送茶的时候在她面前一晃,将茶杯递给了苏心暮。
浮光忍着没拿荔枝砸他。
“我是收到信才赶回来的,西方一位郡王要修建道观,已经请我师父前往了,幸好我在出发之前收到了信,才没有随我师父前去。”
静影看向苏心暮:“我师父现在不在京城,玄朝门内没有能为你们诊病的大夫。”
“储神医什么时候回来?”
蒙云在一旁问,但静影并没有看向他。
“起码十天半月,师父特意嘱咐我,在他离开玄朝门期间,宗门由我主持,若是有亟待求医的病人,可由我裁决接入玄朝门诊治。”
浮光睁大双眼,慢慢放下了手里的荔枝。
“什么意思?我要去玄朝门了?”
静影面无表情地看着她,好像在说:你有的选吗。
“磁朱丸的检验结果已经出来了,我按照配方和剂量制了一批新药,眼下正需要试药人。”
“这些药丸的成分与常人吃的药有什么区别吗?”苏心暮问。
“区别不大,只是辅料换成了一些不常见的药材,剂量甚少,还不确定会对药效起什么样的作用。”静影看着浮光道,“真巧,你身上就出现了······臼人的症状。”
静影在“臼人”二字上轻轻带过,似乎很不愿意说出这两个字。
“我不是臼人!”
浮光愤恨地瞪他一眼,将荔枝壳扔在了地下。静影不为所动地看着她,似乎在打量一个不通事理的孩子。
“苏姑娘,你可还记得,我师父对你说,要寻解开同命锁的办法,需去南疆一趟?”
苏心暮点了点头。
“我依稀记得,蒙先生的家乡就在滇南,你们若是为了那个臼人去那里,顺路倒是能去找解咒的办法。”
蒙云从座上站了起来,道:“静影,我想和你谈谈。”
静影直起身,看了他一会儿,终于点了点头。
蒙云向书房走去,静影紧随其后。浮光愣愣地看着他们离开正厅,看向苏心暮。
“苏姑娘,你觉不觉得,这小子好像怪怪的?”
苏心暮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什么也没说。
蒙云的书房还是保持着走时的样子。
蒙云进了书房,没有坐下,转过身来看着静影,静影双手背在身后,好似平日里那样。
“我就不绕弯子了,你接浮光去玄朝门诊病我没有意见,只是一样,你日后还打算回揽星阁吗?”
静影似乎早已料到他会这样提问,双手仍背在身后,面上一丝变化也无。
“暂时不回了,多谢蒙先生在我寓居揽星阁这段时间里的照顾,静影感怀在心。”
静影眨了眨眼,平静地说:“不知先生这一趟杭州之行,抓住无锋宗灭门的真凶了吗?”
蒙云摇了摇头。
“是没有,还是不知道?”
“这也是储神医要你问的吗?”
静影微微怔了片刻,随后便明白了这是谁告诉他的。
“我师父在意揽星阁的事,只是因为苏姑娘,苏姑娘的娘亲与我师父乃是曾经的同门弟子,不知蒙先生可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