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女友与男友的小蛮腰(136)
众人已经先入为主心领神会到李此时的角色,接着,李此时再做什么动作,皆被自然而然解读。
李此时将宫室女子晨昏定省的日常,转化为一连串的舞蹈语言呈现出来。
上一首音乐至下一首音乐之间的空白,李此时顺势就势身体仰卧于地面。
右手自然垂于脑后,左手平放于身前,右腿伸直绷脚,左腿屈膝。
貌似平平无奇的动作,其中却有舞蹈的规范与严谨。
肩部松弛,长颈挺拔,头微微后仰。右手肘略屈置于耳侧,腕背点地,兰花指立起。左手腕部垂贴身体曲线,兰花指延伸。右脚绷脚,脚尖直接点于地面。
这一造型,极具空间立体感。
音乐开始,李此时一个挑胸腰,伴随着绵长沉抑的旋律,拉开一个篇章的序幕。
快速干净的挑胸腰动作,让众人视觉神经一动。
再由胸腰带动整个上身缓缓坐起,这一动作,看似轻而易举,实则需要腹背肌群力量的支撑。
公主由睡至醒,由醒至起。
右腿由脚尖带动,划半个圆,与左腿顺势成卧鱼姿态。
右手做立圆轨迹上的由上至下顺时针的动作至胸前,兰花指变为揽镜之姿。
上身倾斜,眼睛注视手中之镜,左手兰花指举起,于空中轻动无形胜有形的步摇。
这是一副晨起梳妆图。
舞蹈动作与脸上神情表现出谨慎之意,似乎整备仪容,觐见后宫之主。
一个单手理衣动作,上身直起,右脚由脚尖带动,由卧鱼姿势至双腿跪地姿势。
猛然脚背推地而起。
这一动作,带给众人的震惊,不亚于欧阳飞燕的燕式跳,以及孟子东的横飞燕。
众人皆知,脚背是判断一个舞者功龄的基本之一。
众人的视线随之转移到水平面上。
根据情节的发展,李此时下一动作应该是觐见之时的繁文缛节。
众人不约而同预测到李此时下一个动作——行礼舞姿。
谁知,李此时出人意料没有做出行礼舞姿,而是做了一连串令人费解的动作。
李此时的舞姿一般以极致的延伸营造出一个无限空间为特点。
但是,这几个动作却像肢体伸展不开一般让人感觉束手束脚。
与此同时,李此时脸上的表情也转变成千篇一律的微笑脸。
众人不解。
唐若瞬却是心中雪亮。
尽管他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但还是耐着性子。
根据故事内容,李此时这里确实应该有一个展现礼节的舞姿,才能推动情节发展。
但是,李此时推陈致新,将本该由自己这个“叙事主角”一一表现的内容,视角一转,投放在他人身上。
一字不提自己觐见之时的礼节,只将觐见之时目之所见的情况如实表现。
或许表现的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物,但却是所见人物的一个共同特点。
换句话说,这里,李此时不是自己,而是她的所见。
这种“身在囹圄”的感觉,公主虽然还没有彻底亲身经历,但却已经从他人身上预见,其中悲情可见一斑。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一首音乐很快又结束。
李此时一个眼神远望出去,随着下一首煽情的音乐,切换角色。
舞蹈动作肉眼可见的具有了延伸感,起于腕达于尖,形止而意不止。
仿佛公主所处之地已经不是宫室,而是亭台楼榭之间。
李此时用几个轻盈的舞步,表现了公主觐见结束之后的轻松。
这大概是回来的路上,忽然之间,望见绮丽的风光,又不由停下脚步。
双腿交叉,右腿在后屈膝全脚着地,左腿在前绷脚脚尖点地,在此步法上,重心下沉坐胯,左手于身侧成凌空托撑姿势,右手做手执团扇扇面扑于胸前之姿,头位右侧上位,下巴含住。
瞬间形成一个“坐”姿造型。
这一造型,将李此时四肢纤长的身体优势完美呈现出来。
保持造型,头部转动,经右前区、前区、左前区。
公主驰目骋望。
头至左前区,目光倏地一变,骤然左腿由右前区划大半个圆至右后区,双臂顺势打开双山膀,成踏步半蹲俯身九十度姿态。
一个踏步翻身瞬息之间做了出来。
这是李此时做的第一个技术动作。
这个技术动作,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舒展流畅。
相比于燕式跳、横飞燕,踏步翻身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个技术的动作。
在场舞蹈生之中,不乏不知道踏步翻身的人。
对于他们来说,踏步翻身只是李此时信手拈来的一个即兴动作。
他们感叹踏步翻身的惊艳,以及动作要求的腰功、平衡力。
踏步翻身落至踏步,双手在身侧上下重迭做出行礼舞姿,微微俯首。
这个动作恐怕众人期待已久,李此时也不负众望,舞姿弱柳扶风,柔美至极。
面上低眉顺眼以示恭敬,几分慌乱于眉间若隐若现。
这里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戏剧情节?
众人揣度——
公主不期而遇一位位份高上的人,她的身份没有点明,她们也只是如萍水相逢一般擦肩而过。
虚惊一场之中,却表现了公主如履薄冰的处境。
接着,李此时将“晨起梳妆”造型、“闲庭信坐”造型,通过变换中高低空间位置、舞台方位展现出来,以踏步翻身和流动性舞姿作为连接动作,让人眼花缭乱的同时暗示时间的推移。
不知不觉中,李此时已经音乐即兴十分钟。
她深知自己没有孟子东和欧阳飞燕令人眼前一亮的技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