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194)+番外

重新规划好这份资产,留一百八十两买田的不动,剩下三十四两,给家里添一匹马,然后剩下就是学费和房屋装修增建的钱。

明年水磨厂接到的单子不知道还能有多少,不过零零散散的卖点零部件,偶尔接几单,她和刘木匠两人日常花销都能赚到。

可能是因为基础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再加上在末世多年养出来的‘及时行乐’性格,秦瑶几乎很少为后面的事发愁。

账本一收,再看一遍那些可爱的银块块,回屋熄灯美美睡去。

好不容易放年假不用早起去干活,地里的活也都干完了,她要睡个懒觉,天王老子来也不醒!

秦瑶安心睡去,刘季那边却是怎么也睡不着。

他刚刚‘不小心’听见堂屋里嘟囔了一声“二百一十四两银子’,心跳都加快了两拍。

刘季知道秦瑶手里有不少银子,但他并不知道具体数字。

自己猜测和由秦瑶亲口说出,两者带来的震撼完全不同。

家里居然有二百多两银子!

二百多两啊,这放在从前,把他按斤卖了也赚不了。

放眼全村,也就刘大福家能有这么多银子。

刘季只要想到214这个数字,就激动得闭不上眼睛,打定注意,以后秦瑶就算要打死他,他也绝不离开这个家!

躺在厚实的棉被里,刘季都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让你先前想不开把人给得罪咯。

要是一早就拒绝樊秀才,老老实实按照那恶妇给的学习计划表认真读书,好日子早就来了!

刘季既后悔又庆幸,思绪纷乱,熬了半宿才睡去。

但院里鸡一叫,他几乎条件反射一般,身体蹭一下坐起,“唰”的睁开了眼。

明明眼底还挂着熬夜的青紫,眼白上也多了一缕红血丝,但眼神光极亮。

穿衣下床,点燃烛台,将书本取出摊开在小桌上,这才回神一般,整个人一激灵。

刘季扶额,他这该死的刻苦!

不过起都起了,那就继续背书吧。

窗外黑漆漆的,昨日半夜雪停了,下得小,落到地上都化成了水,烛光透过去,折射出点点斑光。

寒冷袭来,刘季哈了一口白气,冷得要命。

昨夜装的炭火还有一点,赶忙到堂屋找炭加在里头,用蒲扇把炭扇旺,又把堂屋里的炉子也点上,水壶装满水放到炉子上。

做完这些,刘季回到房间,一边烤火一边小声背书。

背了两句,觉得不带劲,把包袱里的发带拿出来绑上,得‘文曲星护我’发带加持,瞬间来了感觉。

等到天边露出微光,他放下书本,走到厨房,把灶烧起来,准备一家人的早饭。

趁东西在锅里煮的空档,提起水桶出门去,一担担把水挑回来,将水缸盛满。

大郎起来晨练,看到厨房、堂屋都亮着灯,稀奇的走进堂屋,里面炉子烧得暖烘烘,桌上还晾着刚烧开的水。

“大郎,洗漱就用堂屋桌上的温水,不冻牙。”刘季在厨房里小声嘱咐道。

二郎从房间里蹦了出来,刘季立马嘘了一声,指指主卧室,别吵着你后娘睡觉。

兄弟两齐刷刷抬头望天,今天太阳也没打西边出来啊?

第170章 喜欢好的阿爹

秦瑶是被一阵阵饭菜香气馋醒的。

爬起来一看,哦豁,堂屋饭桌上摆着三菜一汤,厨房里还有炒菜的动静传来,这是提前过年?

“娘子你醒啦。”刘季热情的招呼着,提醒她用晾好的温水洗漱,“饭已经熟了,饿了咱们马上就开饭,我先把这点肉丸子炸完,你们先吃。”

秦瑶打了个哈欠,下意识追问:“炸肉丸干什么?”

“要过年了啊,提前预备着,你不是爱吃火锅吗,我让大郎去周嫂子家买豆腐去了,到时候我勾个大骨汤底,炖豆腐可香了。”

秦瑶伸出手指戳戳趴在饭桌空位上练字的二郎,“你爹被人下降头了?”

突然变得这么勤快懂事?

先前刘季也做家务做饭,但那是戳一下蹦跶一下的癞蛤蟆。

现在居然知道发挥主观能动性了!

二郎扯扯嘴角挤出一个‘我不理解’的笑,“他一早起来就这样了,可能真中邪了吧。”

说着,指了指脸盆架上的水,还有已经提前放好牙粉的牙刷,“听见您屋里有动静就跑过来提前准备上,特别殷勤。”

秦瑶走过去摸了下水,温度刚好,比较热,但不烫手,冬天洗一把这样的热水脸,简直不要太舒服。

秦瑶洗漱完毕,刘季就冲了进来,抢过她手里的洗脸盆,把水拿出去倒在水沟里,又放回来,笑一声:“我去盛饭,二郎你去叫叫三郎和四娘,再睡就睡懵过去了。”

小孩嗜睡,冬天更是,没人叫都起不来。

二郎哦的应下,收拾好笔墨纸砚,带着一块儿回房,放好东西顺便叫醒龙凤胎。

大郎把豆腐买回来,碗筷都已经摆好,一家六口围坐在一起,开饭。

美味的饭菜,把母子五个香得五迷三道的,齐齐给刘季竖起大拇指。

刘季温良贤淑的一笑,“好吃就多吃点,你们先吃着,我去厨房里看着火候。”

说罢,端起饭碗就去了厨房。

肉丸子想炸得好吃,火候必须把控好,炸老了发硬,炸浅了里头肉没熟容易吃坏肚子。

必须要把外皮炸得起酥,内里又鲜嫩,才算是一颗合格的肉丸子。

晚起的三郎和四娘见鬼一样目送亲爹走进厨房,三郎揉揉眼睛,“阿娘,我梦见阿爹变好了。”

四娘抬手敲了小哥脑袋一下,“笨蛋,这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