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199)+番外

这里的酒,秦瑶当成低度数酒类饮料喝的,好久没喝到什么饮品,那就也来点呗。

“打足两斤,过年也能喝。”她嘱咐。

刘季开心得嘴都要咧到耳根,压着狂喜应了声好,一抖缰绳,催促老黄跑快点,去晚了他怕没有酱肉牛卖。

马车行至丁家庄路口,路边一座刚刚修建好,还露着原木色没来得及上漆的庄园式建筑,出现在夫妻两眼前。

刘季啧啧艳羡道:“这丁家建的学堂真舍得用料啊,看起来真结实,还好看。”

比县城的书院好看多了,窗户上的雕花都是梅兰竹菊四君子呢。

“还是大郎他们有福气。”

秦瑶赞同的点点头,“运气好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刘季深有体会,得意的笑说:“那我运气不错,能遇到一位聪慧能干的娘子,羡煞旁人!”

秦瑶嘴角狠狠一抽,拍马屁大可不必如此刻意。

不过他今天表现不错,就少揍一顿吧。

今日运气着实不错,卖酱牛肉的还没关门,肉也还有。

秦瑶买了五斤牛肉,又去秃驴子家打了两斤酒,夫妇二人闻着酒肉香,赶在天黑前进了家门。

秦瑶把能去丁家族学上学的好消息说了出来,小小的院子里,全是兄妹四人惊喜的欢呼声。

衬得这个年都比往年更热闹些。

第174章 丰盛的年夜饭

除夕到了。

今年没有马匪,服徭役的人们也都归来,秋收还得了丰收,村里也多了水磨厂,不少人跟着赚到了工钱。

腊月的时候大家伙一起买猪来杀,囤到除夕,终于不用再忍耐,好肉好菜通通拿出来,家家户户都飘出肉香味儿,香得孩子们直咽口水。

一大早,金宝金花就过来给秦瑶家送豆腐,何氏和张氏做的,用的是今年地里收上来的黄豆,豆香味儿特别浓郁。

先前刘季让大郎去买回来的,远比不上老宅自己做的。

今天凌晨,张氏婆媳俩就起来做的豆腐,这会儿金宝用碗盖着,再包一层纱布抱过来,刘季打开碗,还冒着热气呢。

“大郎、二郎、三郎、四娘,走,跟我吃豆花去!”金宝扯开嗓子就在院里喊。

金花嫌弃的看他一眼,觉得他跟祖母说的一样,吵耳朵!

小姑娘钻到堂屋里来,秦瑶刚起床没一会儿,正在洗漱,桌上摆着刘季端来的一碗肉馄饨,她凑上去闻了闻,眼睛唰的一亮。

“三婶,你们早饭吃馄饨啊?”小姑娘走到秦瑶身后,好奇问道,极力装作不在意,但眼睛总忍不住往桌上瞟。

秦瑶还能不知道她?

放好洗脸帕,转身点了点这小丫头的脑门,“想吃就吃吧。”

金花立马笑开了花,“谢谢三婶,不过我已经吃过早饭了,我就尝尝,我尝一颗。”

她努力的伸出一只手指头,表示自己真的只是尝尝。

看秦瑶颔首,欢喜的在桌前坐下,用勺子舀一个,吹一吹凉,嗷呜一口吞进去,眼睛都眯了起来,“太好吃啦!”

她说吃一个就吃一个,放下勺子,把位置让给秦瑶,说:“我喊四娘去我家吃豆花,三婶婶你要吗?”

秦瑶摆手,“不用,你们吃吧,我不爱吃。”

“我爱吃!”刘季一边擀面皮,一边往皮里包肉馅,这肉馅里加了酱牛肉碎,放锅里这么一煮,鲜香无敌。

家里母子几人的份都已经吃上了,就他这个做饭的还轮到最后。

不过最后也有最后的好处,那就是剩下的肉馅他可以全部包到自己碗里,还能多放一把青菜搭配。

秦瑶那份也是加料版本,吃了一颗,马上往嘴里送第二颗,好吃得她顾不上说话。

“金花,你叔我爱吃豆花,甜的啊,大郎你给爹端一碗回来!”说着,指指橱柜,让大郎过来拿碗去盛。

金宝欢喜的脸当即一僵,祖母就留了一小盆豆花给他们,说是给娃娃们吃的,三叔拿这么大个碗,他们就没得吃啦!

于是,几个小孩前往老宅的路上,金宝一直嘱咐二郎,“咱们自己不够吃,别给三叔盛,就说没有剩,没了。”

二郎嘿嘿一笑,“行!”

“我们自己多吃点。”三郎补充,想起豆花的软嫩,没忍住舔了舔嘴巴。

金宝看他这一副馋样,没好气道:“你们早上吃馄饨怎不来叫我?”

三郎睁着清澈大眼,无辜道:“金宝哥,我忘了。”

金宝气得要敲他的头,被大郎伸手一挡,没打着。

“你就护犊子!”金宝气呼呼的瞪了大郎一眼,但打架又打不过,只能转头找二郎去。

大郎嘱咐他们看着点路,别摔倒弄脏了新衣裳。

几人哦的应着,四娘和金花小心翼翼的迈着步子,看着鞋面上一模一样的绣花,嘿嘿傻乐。

刘季在家吃好了早饭,就等着豆花当饭后甜点了,结果大郎四人回来,给他带了半碗黄豆。

“豆花呢?我的甜豆花呢?”刘季震惊问。

大郎把豆子往他怀里一塞,二郎抹着嘴角沾到的一块豆花,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不够,祖母就给了半碗黄豆,说你想吃自己做。”

“哦,对了,放骨头汤里做汤底也香,咱们晚上不是吃火锅吗,爹你干脆加汤里做底算了,肯定香。”二郎忙又补充道。

刘季看看碗里的豆子,又看看面前这四个‘孝子’,差点没忍住给大郎二郎屁股来一巴掌。

不过秦瑶在身后躺着消食,他也不好发作,把两个大的抓到厨房,给他们两派活,为晚上的年夜饭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