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瑶赶着牛车来到近前,原以为这些同学不过是些十岁左右的孩子,没想到年级最大的,看起来都十八九了。
二郎这个八岁的孩子,居然是这里头最小的。
难怪购买力还不错,一个教室总共就二十来人,十五人都买了神力书箱。
秦瑶把牛车停在路边,大郎过来帮忙,秦瑶笑问:“午饭吃了吗?”
大郎点点头,“吃了,吃完猜着您该到了,我们才出来等。”
“三郎和四娘呢?”秦瑶又问,顺手将牛绳子拴在了一旁的树干上,免得伤着人。
大郎解释,“都在写大字,下午要交给夫子看,我和二郎都没叫他们。”
学堂两道门,两边学生进出都不走一个门,每天放学大郎和二郎都要绕到这边的门来等龙凤胎。
毕竟是诏令下来的第一年,能读书就已经很好了,丁家担心外人影响自己族内的孩子,也可以理解。
二郎领着一群少年走了过来,秦瑶也不废话,冲他们笑笑,掏出了订单,一个个把神力书箱交给他们,让他们检查一下有没有瑕疵。
少年们期待了许久,终于得到自己订购的神力书箱,十分激动,拿到自己的立马在大郎和二郎的指导下试用起来。
刘木匠把木轮和抽拉提手打磨得十分光滑,抽拉和滚动都很顺滑。
如果是很平整的道路,平着就能推动。
就算有些坑洼处,拖起来也是没问题的。
不过有一学生说:“要是还能跟原来的书箱一样背在肩上就好了。”
秦瑶闻言心头一动,对啊,差点忘了对年龄大的学生们来说,肩带是刚需。
神力书箱再加上可以自由装卸的肩带,那岂不是无敌?
不过现在这一批交货的是来不及再增加肩带了,秦瑶大脑飞速转动,给那名学生出了个主意。
“这位同学,你这个想法很不错,这样,回家让家里人帮你做一个网绳出来,很容易就能套在木箱上,然后系上合适的肩带,随时可以拆卸,若是遇上下雨泥泞时,可以背在身上。”
说着,秦瑶又从其他学生手上把书箱拿过来,指着书箱顶部那个圆形的深洞,
“你们看这个地方,这就是用来插伞柄的,下雨把伞插在上面,人和书箱都淋不着。”
毕竟是由原始书箱改装而来,所以刘木匠在设计之初就保留了这个伞柄位置。
学生们一听,能插伞柄不说,还能自己设计肩带把书箱背起来,有种得到了自己专属物的惊喜感。
再次确认书箱没问题之后,一一上前结算尾款。
五百多文钱,足够刘家村一户五口之家买上二十五斤猪肉的钱,学生们给出来半点不见心疼,爽快得就像是在花十文钱买玩具一样。
而且拿铜板的极少,都是给的整六钱银角子,幸好秦瑶有先见之明带足找零的铜板,要不然一下子真找不开。
十五只神力书箱交出去,到账八两三钱零七十文。
午休时间很短,书箱领完,学生们便都拉着自己的神力书箱,欢喜回去了。
秦瑶嘱咐大郎二郎下午等自己来接他们,她还要到镇上去摆个摊。
兄弟两惊喜不已,忙不迭应下。
秦瑶目送二人进了学堂,这才赶着牛车和剩下的五只书箱往镇上街道行去。
路过丁湘家,想了想,来到后门,敲响了门上铜环。
府中护卫章八开了门,惊讶的睁大眼,“秦娘子您来啦!”
随即赶忙把后门完全打开,都不用去通报,直接请秦瑶进来。
第201章 时尚是个轮回
秦瑶摆摆手,她懒得进去寒暄了。
“麻烦你帮我把这两个书箱交给丁小姐,一个给她,一个是给丁少爷的,感谢他们对我家四个孩子的照顾。”
秦瑶把书箱放下,告诉章八自己增加肩带的方法,章八颔首表示记下后,上车一甩鞭子,走得那叫一个干脆利落。
章八稀奇的看着脚下这两只带四个轮子的书箱,心道这秦娘子怎么总能弄出这些稀奇古怪但又好用的东西来。
上次是送能搓出白泡泡的肥皂,这次居然直接给了两只可以放在地上推拉的书箱。
怕弄坏了这稀奇古怪的神力书箱,章八小心翼翼,一手一只提起来,送到丁小姐的院落里。
乔姑姑、豆儿、草儿都围上来看,低喃道:“这书箱怎么做得这样奇怪?还给装四个轮子,干什么用的?赶车那样找只羊来拉吗?”
丁湘佩服的看向提出如此‘巧思’的乔姑姑,这或许是连秦瑶本人都从未设想过的方向,一般人真想不出来。
不过书箱上有提手,明显就不是用牲畜拉动的。
丁湘问章八秦瑶有没有留下使用方法,章八点点头,但他不敢乱动主家东西,便由他口述,丁湘实操,把隐藏的抽拉提手扯了出来。
豆儿“呀”的惊呼一声,“小姐,这书箱还带机关呢!”
丁湘两眼放光,立按照章八说的,把这个神力书箱推了起来,木轮丝滑很好推动,几乎没用到什么力气。
斜着拉了一下,也不费力,而且细看之下,整个书箱上没有任何衔接点,仿佛天然一体,可见工匠手艺精湛。
丁湘在院子里玩了好久,这才想起来哥哥的书箱还没送去,忙停下,嘱咐乔姑姑帮忙把自己这只书箱小心放到自己的书房内。
紧接着拖着给丁适的另外一只,丝毫不心疼的穿过整个丁府,来到前院书房。
木轮在地面上滚动的声音引起了书房里丁适的注意,他好奇的往门外一看,就见自家妹妹拖着一个木箱子喜滋滋的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