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暴躁娇夫郎(113)

作者: 三个火一个木 阅读记录

孟哥儿心思敏感又老是把不开心藏在心底,默默委屈自己。一定是因为自己做的还不够好,不能让他放心,才让某些人钻了空子,以为能靠这个贿赂自己,害他的小夫郎都不高兴了。

还得想办法才行。

迷迷糊糊间孟煊似乎意识到身边的夫君还没睡,忍不住呢喃催他“快睡”,自己却钻进他怀里,拉过他的胳膊环抱着自己,在清浅的草药味和笔墨香中再次沉沉睡去。

温以良神色顿住,转头亲亲自己的夫郎,闭上眼睡了。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总觉得孟哥儿好像比以前贪睡了些……

院外的夜空中星子闪烁,银河悬挂天际,人间一片寂静。思绪模糊,两人相拥着一起坠入黑甜梦乡。

第二天一大早门被咚咚敲开,是易老派人快马加鞭请温以良速去学堂议事。

温以良心里涌起不安的预感,见孟煊还在沉沉睡着,小心替他盖好被子,跟李婶交代不要吵他,自己先去见了来人,人后来不及乘马车,牵了马跟随来人一道前去。

他马骑得不太好,因为还是自己当了官有了马车后才抽空跟占勇学的,但勉强也能跟上来人的速度。

半个时辰后两人来到学堂,他惊讶看到易老的房门外站着一队面容疲惫的兵士打扮的人;室内还坐着一位年轻憔悴的魁梧小将,正焦急与易老说着什么。

见他到了,易老面色沉重直接道:“京城六百里加急传来消息:半月前,蛮族南下犯我边境,抢掠数座村庄……还,还屠了一座城。”

温以良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问道:“这是要开战了?”

易老点点头,转身对他介绍:“这是自北边的定北军而来的姜小将。这个消息就是他亲自带来的。”

年轻将领朝他拱手道:“末将见过温大人。”

温以良瞬间心思飞转,简洁明了问:“需要我做什么?”

易老拿起桌上的军报,又看了一遍,再次确认上面的内容,然后叹了口气愧疚道:“朝廷命你携带军医培训班的三百名预备军医即刻出发北上,由姜小将军护送,需在一个月内抵达北方战场。”

“粮草已先行了,这是军令。”说完把一封文书递了过来。

温以良接过,仔仔细细看过,面色漠然,但事已至此无可转圜,自己是无论如何都要走这一遭的。于是坦然笑道:“既是朝廷有令,下官莫敢不从。”

既然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自己只能去接受它。温以良没有心思怨天尤人,把要带能带的东西在脑子里快速过了一遍。

一旁的姜小将抬头看了他一眼,眼中有钦佩闪过。

旁边的易老倍感惭愧,忍不住解释道:“原本朝廷发文说的是培训好这三百军医后,由朝廷派人护送去定北军中。到了地方先跟老军医实习两个月,再逐渐正式接手伤兵营。谁料今年天气转冷北方遭了白灾,那些蛮族竟是片刻喘息的机会都不给留出其不意劫掠我中原百姓,眼下朝廷只能开战。否则还会有更多百姓白白丢了性命!”

“老朽年纪大了,朝廷不允我上战场。若是年轻个十岁,老朽说什么也要去走一遭。”

“这有何难?我陪温小友去就是!”忽然一道大笑声传来。门外走进来两个人,是姜老和蔡大方。

“万万不可!”易老一见他就急道,“你都一大把年纪了,怎么上战场?蛮子来了跑都跑不掉。”

“对,师父,您不能去!还是我替您陪温大哥去!”蔡大方也苦口婆心劝。

“是不是看不起我?虽说是老骨头,但我也还有两把刷子!老朽也曾在军中服役了十几年,还怕那些蛮子不成?”

姜老态度坚决,两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最后一人各退一步,姜老妥协只在距离战场最近的落雁城中待命,不会上前线。易老的要求是一旦发现蛮子逼近,即刻撤离。

况且易老知道他是个医痴,还是天下外科第一人。他自己铁了心要去北方谁也拦不住。

蔡大方见状只好请命自愿跟随师父左右,关键时刻可以搭把手。

军令如山,刻不容缓。

朝廷体恤这些军医原本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体弱大夫,军令中说让他们明日午时前出发即可,留了一日给他们准备行李、与亲友告别。另外还给军医配了牛车,虽只是五六个人分得一辆,但好歹不用一路走过去。

听说北地苦寒,越往北越冷,真要他们走估计路上就得折一半。

征役的消息传到学堂后,有人心生胆怯,有人瑟瑟发抖,还有人听闻蛮族屠城面露不忍想早点出发。

面冷心善的楚九郎就是其中一个。

温以良要抓紧时间赶回家跟孟哥儿告别,还要安顿医馆的事,最重要的是要准备携带的药材。事情太多还不知道能不能来得及,他在门口匆匆骑马准备走人的时候见到了同样急匆匆出门的姜小将军。

只见他身形矫健单人单骑,手上拎着个包裹正欲挥鞭,看见他却停手打马过来问:“温大人,赶巧您也在。正想跟您问个路。您可知景氏酒铺怎么走吗?”

温以良方才就心有猜测,挑眉笑道,“姜小将军与姜戈是什么关系?”

“您认识我大哥?”

姜小将笑笑,长期呆在北地的他脸上有两酡明显的高原红,一笑起来时身上的兵戈锐气减弱了几分,竟显得有几分憨厚淳朴。

“原来是姜大哥的弟弟。”

温以良也笑了,道:“此处走到头右转,第二条巷子进去,酒香最浓烈的那家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