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雪之冬[破镜重圆](25)
而没过多久,她便知道原因了。
在J大的校园论坛,有人在散播她勾引辅导员谣言。
帖子里面还附有照片,是从监控影像里截出来的一帧。
从照片中的角度看,她大半的脸对着摄像头,倾身向王文庆,是一个主动靠近的姿势,看起来就像是她在勾引那位端坐着的老师。
顾漪的心顿时沉了下去,一股无形的寒意无声地将她缠绕绞紧。
因为监控的录像存档一般为三个月,到期自动删除,而这已经是三个月以前的事了。
她现在简直百口难辩。
顾漪望着帖子正上方代表热度的小火苗,色泽t正愈发鲜艳猩红,摇曳的火舌像是要冲出屏幕将她舔噬。
必须尽快解决这个帖子,控制住扩散的谣言,否则众口铄金,她的声誉将积毁销骨,烂成滩泥。
而令她感动的是,她闺蜜苏格在危难中的倾情相助。
苏格打电话说,她打算用三个月的零花钱去雇公关和水军,那可是将近七位数的金额,得知后的顾漪简直头皮发麻。
顾漪安抚了苏格好一会儿,总算是暂时打消这位大小姐氪金的念头。
挂了电话后,顾漪面上的笑容瞬间消散,她面无表情地拨通一个号码。
“你好,我有事要见你老板。”
“对,就现在。”
---
北方十月晴朗的天气就像个爱情骗子,看着艳阳高照热情似火,其实稍有树荫的地方便十分清凉。
顾漪坐在未名湖边的椅子上,体感有些冷,尤其是笔记本那冰凉的金属底透过薄裤,冰块似的压在大腿上,搭在键盘上打字的手速不禁又快了几分。
现在于她的局面几乎可以用险恶来形容。
可她目前拿不出可逆风翻盘的证据,只要站出来只会适得其反。
但是,也不能让那群人这么嚣张不是?
舆论公关的黄金时间是24小时。
舆情开始扩散并引起公众关注的一段时间内,公众对危机事件的态度和看法尚未定型,因此是进行公关的最佳时机。
而这篇帖子发布的时间在昨晚的凌晨,据此已经过了16个小时,人们对这件事的观点已在逐步成型之中,留给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在无法一次ko对手时,众所周知应该玩消耗的打法。
彻底反转她暂时做不到,但可以混淆视听,放出有一定替代性的证据,去延长人们形成固化观点的时间,以此给自己争取时间。
无人在意的湖边,顾漪坐在长椅上,少女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像在弹奏李斯特,放在腿上的屏幕里无数行代码飞速地滚动着,飞舞的指间与屏幕的变幻甚至都能看到虚影。
一道虚幻的黑影钻入论坛的防火墙,管理员留下的后门不出三分钟已经被顾漪破解,暗处运行着的程序毫无知觉地被植入新的指令。
与此同时,隔着大半个校园的307女寝里。
李佳白和张子伊还在一人一句地骂着,越骂越兴奋。
而殊不知,在她们仅三步距离之隔桌上、藏在的书堆里的ipad,鲜红的音波线无声地跳动着,她们说的每句话,正一字不落地被悄然同步到云空间。
同一时刻,J大经管院的辅导员办公室中。
王文庆端坐在电脑桌前,语气惋惜地向一位女老师讲述着,他那误入歧途的女学生。
虚拟的网络世界里,J大论坛中的舆论还在发酵,形形色色的观点在传播,无数的人在屏幕前刷新着,跟帖着,创造着一浪更比一浪高的热度。
而“校花勾引辅导员”这一事件借助着无线电磁波穿透空间,在网络上的扩散速度呈以几何倍,宛如蛛丝病毒通过网络蔓延开来,甚至开始出现在公众社交平台上。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着,人们猎奇着,人们批判着,人们唾骂着。
狂热的舆论风暴席卷每一个网络上的人,刺激着他们狂热,支配着他们走向兴奋和猖獗。
舆论是疯狂的代名词!
而与这虚拟世界形成极其强烈对比的,则是现实世界的J大校园某处。
未名湖畔。
天边的流云舒展着,澄净的天空不染半分尘埃,秋风轻抚过水面漾出浅浅涟漪,一位娴静的女学生坐在木质长椅上,精致的笔记本电脑置于她的腿上。
这一幕宛如山水画卷般祥和宁静。
可是,如果拉近镜头至女生的电脑屏幕,便会看到密密麻麻滚动着的代码,快到让人还来不及看到屏幕上新打出的代码,就见无数的对话框此起彼伏,飞快地出现又在眨眼间消失。
终于,她的手指在键盘上落下最后的回车,完成!
下一秒,全论坛彻底沸腾!
而对此还一无所知的苏格焦急地来回踱步,终于她还是忍不住拨通了顾漪的电话。
视频电话一被接通,苏格便迫不及待地问:“顾顾,你还好吗?微博上的热搜我已经在联系人撤了。”
“你没看到吗?”顾漪微微疑惑,遂提醒道:“J大论坛,你现在刷新一下。”
苏格手忙脚乱地点开论坛,直接呆住了!
那篇所有流言蜚语的源头——J大论坛那篇帖子的主楼,在它的最顶端内容瞬时刷新。紧接着,每秒的跟贴呈井喷式涌出,更新快到让人应接不暇。
流量和热度竟达到一个恐怖的全新高度。
这一刻,屏幕前的所有人都为这措不及防的反转所震惊。
当然包括苏格,她连忙翻起下面的跟帖查看风向。
风向变了!
虽然没有彻底反转,但是和先前一边倒的谩骂相比已经好很多了,越来越多的人表示立场中立。